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与人口的增长加剧了人地间的矛盾,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四川省内江市为研究对象,以灰色系统GM(1,1)预测法为基础方法,定量阐述内江市土地生产力与合理人口承载量的动态关系,并结台温饱型、小康型与富裕型等三种消费水平,分别探讨预测期内内江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状况,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云南人口变动与土地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85%的人口是农业人口,国民收入的75%,财政收入的75%以及80%的外汇收入都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于农业。同时云南省又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的地区,特别是近年来,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矛盾随着人口的增加而更加突出,使得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备受注目。如何利用自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的土地人口承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土地人口承载力是一个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根据三峡库区土地可承载人口的现状,以人口、土地、粮食三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其土地生产力的估算和对未来10年耕地变化、粮食生产、人口发展的预测,得到了该区2010年土地人口承载量,并提出了提高该区土地人口承载力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山西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山西省人增地减的矛盾日趋突出。该文分析了山西土地资源的变化趋势,利用相关统计模型计算了山西省土地资源绝对承载力与相对承载容量,明确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山西经济人口容量必将高于自然人口容量。因此,山西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控制人口数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土地资源的人口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湖南省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湖南省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研究土地人口承载力为湖南省的重大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湖南省1978-2004年的统计和普查数据,采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和一元回归分析模型对湖南省未来年份的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等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土地人口承载力状况,研究表明在小康型和富裕型消费水平下,湖南省人口数出现超载,为此提出了提高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生存空间理论在区域及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问题中的应用探讨王小博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选成的巨大压力已是全球性问题,随着人类对这一问题逐渐深刻的认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各级决策部门的重视,并将逐渐做为制订农业发展政策、计划,研究农业发...  相似文献   

7.
为服务土地管理实践,从耕地人口承载力、建设用地人口承载力的角度研究了安徽省及各市县的土地承载力,还从生态环境承载量的角度研究了建设用地最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建设用地还有很大挖潜空间。按人均100m2计算,安徽省及各市建设用地人口承载水平在20%~40%之间。多元回归结果表明,区域常住人口、土地总面积对建设用地人口承载水平的影响显著。但GDP、人均GDP和二三产业占比对建设用地人口承载力的影响不显著。利用GIS的研究表明,在扣除生态必需用地后,安徽省建设用地生态适宜量为36 847km2,超过目前的建设用地总面积。耕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目前的耕地面积能满足全省常住人口粮食需求,但各市县差别很大。若不提高单产,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安徽省到2020年可能会面临粮食缺口。  相似文献   

8.
土地承载力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首先回顾了上地承载力研究的源起与发展,接着讨论了土地承载力研究的多重涵义及其主要估算参数的不确定性,最后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土地承载力研究的四大趋向:①以粮食为标志的上地承载力研究仍是主流;②由静态分析走向动态预测。日趋模式化;③资源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类研究日益活跃;④由粮食单一指标走向综合指标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介绍了国家土地管理局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粮农组织合作,应用按我国实际情况改进了的农业生态区法,研究我国土地资源在不同投入水平下的生产力和不同营养水平下的人口承载力所用的具体方法和研究的结果.结论是在不断提高投入水平、保护耕地、控制人口并保持东方型膳食结构的条件下,我国土地资源可以养活、养好我国的人民。  相似文献   

11.
我国面临着人口骤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因而资源承载人口的能力问题在我国已受到广泛关注。从80年代初陆续开始研究,1986年9月国家农业区划委员会,委托中科院综考会主持“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项目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应重视和加强土地承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土地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空间区域,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条件下,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人类各种活动的规模和强度的限度。文章分析了我国土地承载力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调整区域耕地承载力评价观,建立我国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等重视和加强土地承载力评价研究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石家庄市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以石家庄市为例,在对该区域耕地资源及人口数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耕地资源现 实粮食生产潜力和可承载的人口数量进行了评价。石家庄市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预测评价以2009年为基础 年,对2009年及以前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并以2015、2020、2030年为目标年,确定不同的营养标准, 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GM(1,1)灰色预测模型法相结合对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两个指标进行了预测, 继而对该区域预测目标年的人口承载能力进行了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珠江三角洲的主要特点,提出土地承载力的新定义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计算的新思路。并据新近资料,对珠江三角洲9市进行计算评价,结果表明:各市土地资源承载力高低不同,深圳人口超载,东莞、广州处在临界边缘,其他区域还有不同程度的剩余。  相似文献   

15.
河西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也是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最集中的地方,由于长期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加剧了这一矛盾的激化。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甘州区为例,来探讨该区土地潜力,通过应用生产潜力模型,并结合统计资料,建立了绿洲农区土地潜力评价系统和指标体系,通过应用气候(光温水)生产潜力模型和气候-土壤生产潜力(自然生产潜力)对该区的土地生产潜力进行评价。希望研究对于绿洲农区合理、有效、可持续的利用土地资源,使其最大程度的发挥土地生产潜力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农用土地资源人口负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总结河南省农用土地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分析预测了2000年的河南农用土地资源主要农副产品的生产能力、同时分析了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和消费水平.根据预测2000年的河南人口可望控制在9800万人.届时人均消费水平将有较大提高。经过农产品生产能力和人口消费水平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本世纪末之前。河南人口的土地负载尚可达到超过温饱、接近小康水平的基本平衡。而进入21世纪之后.将会出现土地负载力严重超载。随着时间发展.全省土地人口负载前景不容乐观。本文最后提出了提高土地负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土地人口承载能力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资源能否生产足够的食物供养未来人口的问题受到普遍关注;以营口土地人口承载能力研究为例。试图探讨一种简单易行的土地人口承载能力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单一,属于典型的绿洲经济。本文通过构建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压力指数与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情况,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进行评估,进而得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盘锦市作为研究区,通过对盘锦市2000年、2004年和2010年三个时间段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处理,获取盘锦市2000年、2004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并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构建了盘锦市土地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及多因素加权求和法,对盘锦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土地资源承载力及影响因素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明土地资源承载的特定含义之后,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影响作用,以及一些重要因素的计量参数取值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