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校学报质量的提高和特色的形成,编辑人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充分发挥,取决于其主体意识,即取决于他们对学报及其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能动反映。编辑的主体意识决定着对文稿的抉择,对作者的要求,以及对自我的认知。本文讨论了学报编辑主体的学术意识的体现,当前增强学术意识的必要性以及培育途径,有助于认清学报编辑的学术素质的特征和科研上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李双臻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高校学报的发展基本前提是办刊宗旨,市场研究是学报发展的持续保证,编辑质量是学报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三个方面都基于编辑自身素质的提高。新时期学报发展要求编辑具备学术意识、市场意识、网络意识和创新意识等素质。这些素质是新时期高校学报发展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3.
4.
高职学院学报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编辑素质在办好学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从综合素质、职业素质、交际素质三个方面揭示学报编辑的特质,其中综合素质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高职学院学报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编辑素质在办好学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从综合素质、职业素质、交际素质三个方面揭示学报编辑的特质,其中综合素质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报承载着时代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展示着各学科内容的变化和发展,是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具有很强的学术性、超前性与先导性。而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其他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无可替代。编辑本身既是"专家",又是"杂家"。学报编辑本身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只有充分地完善丰富自身建设,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更好地胜任编辑一职。 相似文献
7.
8.
图书是一种富集文化含量的产品,它不仅凝结了作者的智慧,也渗透了编辑人员在生成图书智力活动中的意识及创新。编辑的策划能力却是图书出版中的重要因素,而提高编辑的策划能力,需要强化编辑专业素质的意识、知识的更新意识和市场及整体意识,从而提高摸准时代脉搏、掌握读者心理的能力,了解读者心理需求,掌握作者风格特点,看准市场走向,运用市场的调节功能,全面实现选题出版的意图。而推动选题的创新,是图书出版竞争的核心,是出版社及编辑发展的生命。所以,强化编辑意识,推动选题创新是编辑工作跃上新台阶的动力,也是编辑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9.
融合传播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对传统广播电视领域发展造成不小的冲击,对电视编辑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利用融合传播来更好地开展工作,为用户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电视节目,是广大电视编辑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剖析了融合传播时代的信息特点;其次,提出了融合传播时代电视编辑所应具备的素质;同时,深入探讨了提高融合传播时代电视编辑综合素质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0.
编辑人员要有高远的文化追求,高尚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职业素养,高深的职业技能,图书出版创新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中,学习新知识,提高编辑业务素质;掌握新本领,开创编辑创新能力;熟悉生产技术,提高编辑生产制造能力;建立信息平台,提高编辑宣传营销能力。本文就此探讨。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保险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为中国保险企业提供了跨文化的经营环境.鉴于中国企业文化具有不同于西方的特点,中外保险文化也各具优劣成份,中国保险文化的重塑,应通过中外保险文化的交汇、碰撞与冲突,走跨文化融合创新之路.中国保险文化跨文化融合创新所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平等互助,合作共赢;以国际化战略为导向,与本土文化相兼容;短期求同存异,长期相融共生;以诚信为根本,以综合竞争力提升为导向. 相似文献
12.
大学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直接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在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信息职能,负有特殊的教育使命。从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管理手段以及服务方式等四个方面探讨大学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3.
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活动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对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的个人成长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对其创业绩效具有很大影响,因而科学确立大学生的创业素质要求并对其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心理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等三个维度构建了大学生创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相关评价信息具有灰性和模糊性的特点,运用灰色模糊理论,建立了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得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知识的非消耗性属性,以利他行为的客观存在性为前提,将知识创新中的利他行为划分为知识共享利他行为和知识创新成本分担利他行为,针对两种情形构建知识创新模型,通过模型演算分析利他行为对知识创新绩效的影响。指出:利他行为对知识创新效益的影响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有助于提升知识创新度,但也会促使"搭便车"行为发生,即知识收益分享比例和知识创新成本分担比例都存在闵值,小于该闵值时知识创新整体效益将提升;利他行为受合作主体的知识积累效率和知识创新努力程度的影响。最后,以厦门区域医疗协同平台为例,阐述了信息系统集成知识创新中的利他行为。 相似文献
15.
16.
论述了合并高校对图书馆馆藏书目数据库进行简单合并后面临的问题。通过对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库现时的状况考察,提出搬迁新馆后对馆藏书目数据库整合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已有文献在研究“两化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时,忽略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企业活动通过价值链衔接而成,信息技术或产品会渗透到不同的价值链环节;二是,企业创新活动具有多样性,在不同价值链环节的创新形式具有差异性。基于此,文章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所做的营商环境调查,从企业价值链视角,考察了“两化融合”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环节与信息化的融合提高了企业产品创新投入的倾向,生产制造环节与信息化的融合提高了企业流程创新投入的倾向。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企业“两化融合”整体水平的提升能够增加企业的新产品产值,有助于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文章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关于“两化融合”与企业创新的认识,而且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We analyze the role of vertical innovation in trade patterns for developing economies trading with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countries. A model is presented where the international diffusion of knowledge, promoted by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the source
of a technological catching up and leads to a convergence in the quality of traded goods, with a positive effect on exports.
We then turn our attention on the evolution of trade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CEECs-5) and their
European Union partner countries, assessing whether economic integration has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the goods produced. For
the period 1995–2005, we find evidence of the increasing role of intra-industry trade and vertical differentiation and a process
of specialization in higher quality products, especially in the medium- and high-skill sectors.
相似文献
Marcella Mulino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
19.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从培养对象和社会需求两方面入手分析了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对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披露质量对股票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测和防范股票的流动性风险对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Pastor和Stambaugh(2003)的测度,利用滚动回归法度量股票的流动性风险,以投资者决策可用信息为切入点,从市场交易信息、公司财务报表和证券分析师预测三个视角,考察了信息披露质量对股票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息披露质量高的公司其股票未来的流动性风险较低。分析师预测信息可以较好地甄别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此外,信息披露质量对股票流动性风险的负向预测能力与市场流动性新息的强弱呈正向关系,且在市场流动性恶化期内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