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是指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对资产负债表构成潜在实质影响、能够改变商业银行损益、虽不占用银行资金但又能对银行资金构成或有损失的银行业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分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及表外业务三大块。近年来,表外业务的发展已越来越成为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成为各家银行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的新手段。然而表外业务也隐含着一定的风险,有些表外业务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隐含的风险极大.一旦转化为现实风险.就很可能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探讨表外业务会计处理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表外业务英文名称为off-Balance-Sheet Activity,简称OBS业务,是指不反映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但对资产负债表构成潜在的实质影响,不占用银行资金但对银行资金构成或有损失的银行业务。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上将银行业务分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以及中间业务三大块。上世纪80年代初,西方银行界金融创新不断涌现,原表内业务的职能渐以某种形式脱离资产负债表,但银行的风险并没有消失或减少。  相似文献   

3.
国际上表外业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有可能引起损益变动的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所有不在表内反映的业务,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或有债权(债务),即狭义的表外业务;二是金融服务类业务,如支付结算、代理与咨询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等。本文论及的表外业务指广义表外业务。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种类日益丰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4.
表外业务,简称OBS(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即不列入资产负债表,而仅可能出现在财务报表脚住中的交易活动。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对表外业务狭义、广义概念的区分。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总额,但由于银行已承担了经济责任,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转化为资产负债义务,并能改变当期损益及运营资金的业务活动。这些业务构成了商业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需要在资产负债表外记载、反映、核算和管理,在风险成为现实时,就转为表内业务,在资产负债表中得到反映。 一是各类担保业务,包括贷款偿还担保、银行承兑汇票、有追索权的交易、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商业信用证)、保函、背书等。 二是承诺业务,包括可撤销的承诺业务和不可撤销的承诺业务。可撤销的承诺业务主要有:贷款限额与透支限额。不可撤销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银行要想办成真正的现代化商业银行,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挖掘潜力,充分发展表外业务,现就如何促进和规范表外业务的发展问题,谈点看法。一、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范畴及发展趋势表外业务是指不涉及资产负债表上资产与负债金额的变动,但能改变当期损益状况的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业务经营活动,其实质是在不改变表内资产负债的条件下,扩大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运用,降低成本,以增加银行的盈利,按照国际巴塞尔委员会的划分.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相似文献   

6.
田秀兰 《甘肃金融》2002,(Z1):65-66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大致可以分为结算类、代理类、担保类、承诺类、交易类、基金托管类、咨询顾问类及其他类.中间业务虽然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具体反映,但可以改变银行当期损益,属于可能影响未来资产负债状况的银行业务,具有风险小、成本低、收益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钟凌 《金融会计》2012,(5):23-27
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范围确定及特征分析 (一)定义 巴塞尔委员会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定义为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8.
中间业务是指不动用银行资金,而利用银行在技术、信息、资金、机构、人员和信誉上的优势,向客户提供服务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它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由于它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故又被称为表外业务。目前,国际上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已发展到上百种。根据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分为四大类:(1)银行承担风险的各种担保,如普通担保、银行承兑担保。  相似文献   

9.
浅论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根据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对表外业务的解释"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改变损益的业务。具体包括担保类、承诺类和金融衍生交易类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不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 ,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它虽然不产生利息收入 ,但是它依靠银行的信誉 ,依靠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信息和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来收取手续费或佣金 ,是银行收益的重要来源。大力发展表外业务 ,增加手续费收入 ,作为一种提高金融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正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普遍共识。但表外业务的发展进程并非是商业银行一厢情愿的事情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表外业务领域应有什么样的战略定位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经济、金融环境。  一、我国…  相似文献   

11.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及不影响银行资产和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其实质是要保持资产负债良好外观的条件下,扩大银行的资金来源与运用,以增加银行的盈利。按照《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的表外业务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各种担保。主要包括贷款偿还担保、汇票承兑担保、跟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表外业务以其盈利性高、对资本要求低的特点,成为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一个重点.但表外业务不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反映,运作透明度不高,风险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较难预测和评估,且其风险易转化成整个银行系统甚至金融系统的风险.本文着眼于表外业务的特征与各种风险,提出了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进行监管的主体、目标、手段和工具,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外业务(Off-Belance Sheet Items简称OBSI)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银行业务发展的一个亮点。目前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一般在银行收入中占比达30%以上.而国内商业银行则远低于这一水平。由于开展表外业务不但可以为银行带来丰厚收益.还可提高银行社会化服务水平,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份额也在逐渐加大。但是表外业务不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反映,运作透明度不高因此其风险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较难预测和评估。加之表外业务风险  相似文献   

14.
肖佳丽 《中国外资》2011,(20):62-62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表外业务以其盈利性高、对资本要求低的特点,成为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一个重点。但表外业务不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反映,运作透明度不高,风险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较难预测和评估,且其风险易转化成整个银行系统甚至金融系统的风险。本文着眼于表外业务的特征与各种风险,提出了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进行监管的主体、目标、手段和工具,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代金融》2012,(12):9-10
农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指“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占用经济资本或需农行承担风险的业务”或“在资产负债表内,属于信贷业务但不在信贷类科目核算的业务”。当前,各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表外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业务竞争也由单一的表内业务竞争演变为表内、表外业务的全方位竞争。基层农行如何在打造“表外农行”的战略指引下,有效提升表外业务服务功能和价值回报,实现表外业务稳健和协调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经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延 《黑龙江金融》2008,(12):98-100
2001年4月23日发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指明,“中间业务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英文Intermediary Business,意为居问的、中介的或代理的业务,因此,中间业务业可以称为中介业务、代理业务。中间业务是银行在办理资产负债业务中衍生出来的,作为一种资产负债之外的和占用银行资产较少的业务,它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7.
齐娜 《金融纵横》2004,(4):25-27
一、引言 银行表外业务是指那些不引起(或暂时并不引起)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或负债变动的银行业务(易纲等,1998)。这类业务能改变当期损益及营运资金从而提高银行资产报酬率,因此需要在表外进行反映、核算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冯晓 《浙江金融》2006,(7):35-36,31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改变损益的业务,表外业务因其具有形式灵活、交易集中、知识含量高、对资本要求低、盈利大、透明度低等特点.从而成为了解决商业银行盈余闲境的一条重要途径,表外业务兴起的同时,由于其不影响资产负债表项目金额的变动.而是利用自身较高的信用将企业的风险转嫁给自己.从中赚取回报.所以这些业务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对银行的经营管理.特别是风险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基于管理工作的基础性要求.表外业务信息披露也就自然成为了银行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9.
对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谊 《浙江金融》2005,(4):18-19
所谓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金,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和佣金的业务.中间业务英文为Intemediary Business,意为居间的,中介的或代理的业务,它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出来.大致可分为九大类:支付结算类,代理类,担保类,承诺类,交易类,基金托管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其他类中间业务.  相似文献   

20.
中外银行中间业务竞争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卫红  刘湘云 《南方金融》2001,(11):47-48,3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大致可以分为结算类、代理类、担保类、承诺类、交易类中间业务及其他中间业务.本文首先从中间业务收入水平和业务品种两个角度对中外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