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目前,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实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方略,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一再强调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把它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出版业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出版业的改革,推进出版业的发展,已成为出版界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新,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们今天的思想道德建设不单单是面对着21实际全面的时代挑战,而且在经济上是正在转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时期,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将与现代发展不适应的旧的观念废除,要建立起符合现代化要求的能够代表现代化发展的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建设观念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不可避免地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建设观念与变化了的时代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财政建设,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特别是新的《会计法》的颁布实施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新形势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如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民主化是人类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愈加迫切。党的十七大围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六个方面的任务和要求,即: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在完成这一历史任务中担负重大职责,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发展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不适应的地方。本文通过介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点,以及对基层党组织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对其改革建设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审计文汇》2006,(10):1-1
李金华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对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审计机关责无旁贷地要通过强化审计监督为之服务。首先,从根本上说,我国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这决定了审计工作必须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努力探索为改革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加快区域经济建设,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1.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工作要认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投入运行机制和项目管理优势.进一步加强各项工作,搞好项目建设,提高开发效益,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2.
孙玉凤 《活力》2008,(12):45-46
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企业如果离开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难以保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就连生产经营工作也将缺乏手段和动力;而要开展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以此促进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则必须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政工队伍。从当前改革和建设的实际出发.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和探索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途径.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疆审计》2006,(3):1-1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审时度势,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顺应潮流、深得民心,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极其深远而重大的意义。为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服务,审计机关责无旁贷。最近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提出,审计机关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审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把审计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4.
多元文化传播环境的需求和国家建设发展的需求,使地方文艺院团必须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推出适应市场规律和人民  相似文献   

15.
《宁夏审计》2007,(4):11-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伟大任务。其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减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丰富内涵,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6.
马占江 《活力》2006,(10):11-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理论创新。但实践看,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体制转换的过渡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地区还是把经济增长,特别是GDP增长作为发展的核心,仍然延续着传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重发展速度轻发展质量,重经济效益轻环境资源,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特别是一些经济落后地区,为了经济发展不惜一切代价,为了现实发展不惜祸及子孙后代。所有这些,都是现实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而这种不适应的核心恰是领导班子和干部自身与科学发展观的不适应,由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思维理念和决策目标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  相似文献   

18.
张奎义 《活力》2006,(8):12-13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乡镇党委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作为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断加强和改革乡镇党委领导。按照发展生产、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一、建设服务型工商是新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面对当前以发展为主题的新形势,作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按照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以WTO规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为导向,推进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改革,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成为当前工商部门的一项主要任务。建设服务型工商,不仅符合加入WTO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李辉 《活力》2009,(1):45-46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的热切愿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基础的内在需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充分反映了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们国家文化发展的科学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