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中国西部农村贫困的社会特征及其反贫困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要在本世纪内消灭绝对贫困、实现小康生活水平,西部是重点,农村是关键,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是中西部农村贫困问题。西部作为中国的半壁江山,其价值远远超越了资源基地这一经济层次。解决西部的贫困问题,将是中国政府本世纪末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一、贫困状况197...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是我国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贵州的贫困根源在于农村的贫困。本文基于统计数据对贵州农村的贫困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农村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产业发展缓慢、固定投资不足、教育发展滞后等,贵州农村实现反贫困的任务艰巨而紧迫。为此,必须调整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教育反贫困"战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为了缓解和消除贫困,我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反贫困行动,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我国农村贫困现象明显缓解,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依据我国政府确定的农村贫困标准,从1978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反贫困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反贫困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特别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经过7年的扶贫攻坚,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到2000年底,我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3000万左右,贫困发生率也从33%下降到3%左右。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在20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己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5.
农村文化建设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社会的发展,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进步,一个经济发展文化落后的社会将是一个畸形的、不健全的、不和谐的社会.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文化建设事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我国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四川农村贫困状况与反贫困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四川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促使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是新世纪四川农村反贫困工作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进入21世纪,四川农村贫困面临着许多问题,其成因复杂,因此,四川农村反贫困必须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在思路上实现“七个转变”,在措施上着力于制度、产业的创新和环境的塑造。  相似文献   

7.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思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长远看,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最终要靠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从现实看,我们必须积极创新思路,创新举措,从理清农村社会管理的思路入手,找出一条适合农村现状的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怒江州集边疆、民族、高山峡谷和贫困为一体,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山高坡陡,人均可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余径。  相似文献   

9.
李万明 《新疆农垦经济》2010,(3):F0004-F0004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贫困问题在中国的发生率高、发生面广,且在不同的地方导致贫困的原因不尽相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劣、交通信息不便、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是中国最贫穷、最落后的地区之一。要想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真正发挥后发优势,首先要解决的是西部地区人口的生存问题,其次才能谈的上发展问题。所以在西部地区实行扶贫攻坚工作是西部各地区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坚持增收与稳粮并重的方针,紧紧抓住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主线不动摇,绝不放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统筹城乡发展,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又积极拓宽农业外部增收渠道;坚持统筹区域发展,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既注重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又注重农村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加强农业系统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1.
红河州经过10多年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成就:一是贫困面大幅度下降,贫困状况有所缓解。全州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从1986年的210万人下降到2000年的2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94年的44.3%下降到6.2%。二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是重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区域。各种自然资源、生态系统也主耍分布在农村。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区域开发、小城镇建设以及各种人为经济活动因素的影响,农村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已十分突出,严重地阻碍着农业现代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农村的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菲 《农业经济》2006,(4):22-2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任务,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幅员辽阔,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社会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经济能否发展,农村社会能否稳定,直接影响到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长远看,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最终要靠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从现实看,我们必须积极创新思路,创新举措,从理清农村社会管理的思路人手,找出一条适合农村现状的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反贫困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阿玛蒂亚·森将贫困定义为能力不足而不是收人低下.沿着阿玛蒂亚·森的思路,结合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基层治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倦的国情,本文提出"农特反贫困应以社区为‘体',以发展社区能力为‘用'"的农村反贫困新思路.认为农村反贫困攻坚工作应从农村社区层面入手,坚持"授之以渔",以"输血"带动"造血",以发展农村社区能力为根本,建构政府主导、村民自治、社会支持和市场调节的立体化反贫困体系,以形成能力型的农村反贫困杌制,走以内源式脱贫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让更多的农民过上保障有力的富裕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虽然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截至2002年底已经全面启动实施,并获得快速发展,但农村医疗保险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系以外.针对我国国情,我国农村的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关键,因此,必须构建一个和谐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中国农村贫困经济标准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1世纪初是中国农村实现扶贫开发战略目标的新的历史时期 ,也是中国贫困农村解决和稳定解决脱贫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贫困标准是关系到稳定解决脱贫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农村贫困标准的界定是反贫困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拟就贫困经济标准的可变性、界定的客观依据和新时期农村贫困标准的基本构想谈一些认识。一、贫困经济标准的可变性世界银行根据贫困程度将弱势群体划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中国现阶段的贫困是指弱势群体的绝对贫困。贫困是指按恩格尔系数理论的界定方法 ,即年人均食品消费占全部生活消费 6 0 %…  相似文献   

18.
江西农村贫困问题研究赖建军80年代以来。江西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收入水平显著提高,贫困程度明显减轻。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全省仍有部分农户未能摆脱贫困的阴影。为了做好扶贫工作,打好"九五"扶贫攻坚战,本文利用农村...  相似文献   

19.
加快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发展面广、量大、门槛低、收效快、示范带动效应强的劳务经济,是解决农民增收难的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效的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秀红 《农业经济》2006,(10):19-20
贫困问题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被联合国列为社会发展问题的三大主题之首。我国的贫困人口90%集中在农村,这些贫困人口的存在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阻碍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因此,如何消除贫困是我国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