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整合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促进京津冀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地区历史悠久,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厚,世界文化遗产众多,皇家文化遗产集中。梳理了京津冀地区的皇家文化遗产、长城军事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遗产、红色旅游资源、民俗文化遗产和馆藏文化遗产,从政策、规划、交通、教育、科技、财政、金融、监管和宣传等诸多方面对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旅游产业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殷蕾 《企业导报》2011,(17):253-25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现存的文化记忆以及与其他国家、民族不同独特的发展标志。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迅速的变异甚至消失。我们应该正确的人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它是我国的重要旅游资源。有利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得到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绍兴黄酒在中国酒史和世界酒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加强对绍兴黄酒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本文在挖掘绍兴黄酒文化的基础上,对应该如何开展绍兴黄酒文化保护性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最后提出若干切实可行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花山文化是壮族先民骆越族群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现代表征,是基于花山岩画延伸出来的综合文化体系,具有优势较为明显的物质资源、精神资源和相关人才资源。花山文化遗产在产业化的开发保护中面临着文化资源整合重组不够、大花山文化产业格局和文化创意产业链尚未形成等挑战,需要从大花山文化产业格局和文化创意产业链等方面打造三维一体的花山文化遗产旅游产业体系。花山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与保护不同于一般的文化产业和经济产业,文化遗产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其产业资源和市场供给的多元性,也规制了其产业绩效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入21世纪以来备受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回顾了相关学术研究情况;接着对赣北非遗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赣北非遗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角度,从完善各级非遗名录体系、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建设非遗数字化工程、开拓非遗保护资金融资渠道、建立非遗传习基地以及在创意中进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保护策略,力求找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实现有效的旅游开发,达到合理管理、保护和传承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覃少菊 《价值工程》2014,(12):328-32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本文对红水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状况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旅游业开发对策,以期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便随即提高.而文化旅游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直接方式,已经成为了多数人钟爱的精神享受之一.但是,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将视线从以往仅是欣赏名胜古迹转移到精神上的享受.这就出现了非物质文化遗憾繁荣昌盛的景象.在这种前提下,非物质文化遗憾不但成为了旅游的热点,更成为了旅游业时刻关注的对象.但是,我们不得不发现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多种问题.因此,为避免非物质文化遗憾在开发的过程中受到破坏,就比较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其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8.
那些已无“历史”可言的所谓“历史文化名城”,在经济起飞、城市发展与“古塔”重压的尖锐矛盾下,已命悬一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上海临港新城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玉琴 《企业经济》2005,(11):135-136
本文论述了上海临港新城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及条件,阐述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产业定位和步骤,进而提出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暴海波 《活力》2011,(5):140-140
一、关于发展宾县生态旅游产业认识与定位 发展生态旅游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要求高、可持续性强等特点,是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先导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既符合县情,又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我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发展宾县生态旅游产业认识与定位 发展生态旅游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要求高、可持续性强等特点,是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先导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既符合县情,又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我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先选择.因此,要举全县之力,尽全县之才,聚全县之智,像重视开发区一样重视生态旅游产业;像抓开发区发展一样,抓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等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和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13.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准确把握旅游与文化的关系,采取切实措  相似文献   

14.
哈尼梯田是哈尼族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形成的农业文化景观,具有独特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2013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干扰导致哈尼梯田的农业文化遗产受到严重的胁迫,遗产保护迫在眉睫.同时,元阳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的可行性模式,试图通过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寻求精准脱贫的机制.本文根据元阳县实际情况,为开展哈尼梯田遗产地遗产保护和旅游扶贫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本文将河南的区域文化与旅游状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相结合,比较分析了在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下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三种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主题公园和实景舞台剧,并提出了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式开发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试从产业培育的角度宏观分析浙中城市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对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市旅游产业现状分析,从区域、形象、产业三个方面对宜昌市旅游发展进行了定位,提出了建三峡旅游中心、水电旅游城和支柱产业群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曾被认为是经济和城市发展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但现在整个国际社会都意识到,这绝不能继续下去!因为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千百年一点点创造、积累、继续下来的,它标志着我们文明的足迹。"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专员理查德·恩格哈特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国际会议上发言中的一段话。我们云岗镇对这段话深有体会,也有着深刻的教训。举世闻名的云岗石窟就在我们镇。它始建于公元五世纪中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现存洞窟53个,东西绵延一公里,有大小造像51000余尊。其艺术价值历来为考古界、艺术界所推崇。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经济》2013,(5):90-93
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十二五"期间将迎来重大的战略发展机遇。针对四川省旅游产业目前发展的现状和出现的矛盾与问题,结合产业集群理论,提出依托旅游产业集群优势,以技术进步、制度创新、观念创新为核心加快四川省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并在旅游产业政策与制度创新、旅游产业管理模式创新、旅游产品开发创新、技术途径创新和旅游产业营销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自从2004年5月成立了桐乡市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工程领导小组以来,桐乡市开展了本市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普查、保护工作。通过多次收集和整理,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充分展示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状况和保护成果,桐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筹资50万元,于今年年初开始筹建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展览馆设在桐乡市文化馆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