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类型及相关知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着重分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渊源.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整个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21世纪全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日益显现,对其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年7月20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七会议通过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首次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地位,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坚实保障,同时也对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名城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世界各国已引起广泛关注,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熟潮.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初始宗旨--建立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看,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实践并不完善,其中显著问题便是非物质文化保护严重缺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非物质文化与历史文化名城活性关系,认为未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的完善应重视研究非物质文化对于城市历史环境的精神意义,并从管理体制方面和非物质遗产保护方式表达方面探讨了相关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刘书羽 《管理学家》2020,(2):153-15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伊斯坦布尔宣言》中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意义.在大数据的时代环境下,我国数字化信息不断发展,但社会各界还未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与珍贵文献资源数字化的工作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文章将以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的川剧系为例,论述川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川剧文献资源数字化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文化领域的关注焦点。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吸引了从国家到社会乃至每一个人的关注。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占有天然的独特优势。如何发挥高职院校的优势以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促进社会文化大繁荣,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日益提高。为了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政府必须承担起主导性作用,在提升保护意识、改进保护措施的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不断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受到多方面的广泛重视,国家和地方纷纷出台各种法规与规范,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层面的探讨则较少.本文通过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开放式博物馆的概念,提出了保护文化空间的思想,并指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空间保护上具有一致性.借鉴国外的保护经验,认为构筑开放式博物馆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有效的结合点,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规划技术手段引入到历史地段保护规划之中.最后,对构筑开放式博物馆规划的技术手段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种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的现有保护模式,分析了对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参与式保护的必要性,提出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参与式保护的运行机制,指出社区居民应成为保护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将保护和当地社区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使二者达到和谐统一。参与式保护成为一种新的保护模式,值得在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阐述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职能和作用,提出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遗产廊道与大运河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遗产廊道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区域化趋势和绿道思想结合的产物,不仅强调了遗产保护的文化意义,而且强调了其生态价值和经济性.我国有着丰富的线形文化景观遗产,但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还缺少遗产廊道这个层次上的架构,这一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类似于重要遗产如大运河的保护.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既是保护众多的线形文化景观遗产的需要,也是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建设高效和前瞻性的生态基础设施的需要,同时更是进一步开展文化旅游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文化遗产概念的不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探索一种区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我国自2006年起开始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迄今已设立了15个。在对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特点分析基础上,对文化生态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以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从民族历史文化整体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间的整体性保护以及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护三个层面,对整体性保护的内涵与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根基,它作为我们民族发展史的见证者,也是这许许多多城市发展的记忆.在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物质财富聚集在一起,同时也是意外地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其中之一就是历史文化遗产的大量消逝.保护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同时,我们也要协调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现代化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城市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3.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线路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近年来世界遗产保护领域最重要的动向之一就是对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 or cultural itinerary)的保护.系统介绍了文化线路保护的发展动态,并将之与在美国已经盛行有年的遗产廊道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做了探讨,认为借鉴两者的有关理念,对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区域规划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韩国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取得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成果.韩国模式告诉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并非是背道而驰的.笔者将在本文中逐一探讨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谷秋琳  蔺宝钢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2):中插15-中插20
近些年,在国家对红色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的大背景下,红色文化遗产地的保护与展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反应出诸多现实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以陕北为例对我国目前红色文化遗产地展示中出现的关键问题进行总结,并结合国际文化遗产展示的相关理论和发展变化,推导出当代城市空间中,适合红色文化遗产地展示和文化传承的场所空间艺术介入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赵虎敬 《河北企业》2013,(10):85-86
<正>一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文化遗产是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民族或族群创造积累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的总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政府对于相关概念的认识与界定经历了一个艰难与复杂的历程,最初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开始。最早以地方法规形式提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是云南、贵州两省,分别出台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两条例都以列举的方式罗列了本省保护的民族民间文化。2011年6月11日,《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7.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峰 《城市问题》2008,(2):41-45
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发展特定阶段不可回避的问题.借助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的方法,在阐明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南京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两难境地,剖析了其原因,进而提出了协调二者关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艺容  曾嘉 《中外企业家》2009,(18):190-191
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的国家,但由于保护不到位,很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面临失传和绝迹的境地。我们必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人们日常消费活动有机的结合,探索出一条消费性保护的道路来,这样既保护发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适应了现代人的文化消费需求,并且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淑娟  汤静 《价值工程》2010,29(16):124-124
本文作者深入研究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内容,总结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四大主要的实施机制,以期给该公约在我国的适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从民间舞蹈文化传承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辉 《价值工程》2014,(36):295-296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强,对于民间舞蹈的发展和传承带来了更加优越的社会环境,这一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民间舞蹈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同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也形成了全新的文化解读。然而,当前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到位和不全面的问题也是值得去研究和关注的。时代发展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文化内涵,这既是一种民族性格和民族信仰的体现,同时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也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作为民族传统文化审美体现的重要方面,民间舞蹈是对我国各民族人民生活体验和思想精髓的有效概括,这对于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价值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需要从历史发展眼光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同时也应辩证地看待民间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发展与传承问题。本文从民间舞蹈文化传承方面探究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及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