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几年来,由于煤炭产能过剩、煤炭有效产能、煤炭产量过剩,煤炭产量增加量持续超过需求增加量,导致煤炭市场疲软,产品供过于求,库存积压比较严重,整体销售价格持续下滑,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呈大幅度下滑趋势,不少煤炭企业经营陷入困难,煤炭企业进入全面亏损阶段,下一步可能还要进入更加困难的时期,整个行业形势不容乐观。在当前这个环境下,作为国有煤矿企业的各生产队组处在困难的最底端,生产不稳定、工资持续下降、安全压力大,甚至面临停工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2012年,在国家取消重点电煤合同、实施电煤价格并轨、推进煤炭价格市场化之后,煤炭市场遭遇了"寒冬季":煤炭价格一路飙低,企业持续亏损,市场供需矛盾激烈。煤炭市场遭遇"寒冬季"的深层原因在于产能过剩,而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来自于供给方——煤炭供给持续增加,需求方——煤炭需求增速下降。我国煤炭市场现状与国际油价困境类似,因此借鉴应对国际油价下跌的国际经验,提出了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的煤炭市场治理对策,包括企业补贴、控制劣质煤生产使用、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拓宽亚洲煤炭市场、出台强制削产计划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王帅 《企业活力》2008,(1):56-57
<正>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对煤炭等基础能源需求旺盛,煤炭价格持续走高,受经济利益驱动,煤炭生产企业扩大产能,超能力、超定员、超负荷生产,造成事故多发。由于我国大部分煤矿及其管理机构(各地矿务  相似文献   

4.
<正>为调整煤炭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大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工作力度,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2011年4月,河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大小煤矿关闭力度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决定》(冀政〔2011〕45号)。现在,河北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正在按照"关小建大、重组一批、关闭一批"的整体工作思路有序进行着。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正在按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经济中,由于供过于求、产能过剩,煤炭价格大幅回调,煤炭市场持续低迷,随着煤矿产业开采工艺的进步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已经显现出它的诸多弊端,这就需要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于煤矿而言,以其自身实际生产地质条件,研究探索科学合理的精益化生产组织模式,对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将通过实例详细地阐述精益生产管理和思想对煤矿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煤炭市场状况2013年以来,受欧债危机影响,使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放缓,煤炭及其下游行业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煤炭出现了明显的产能过剩,导致煤炭市场严重疲软,产品供大于求,煤炭销售价格持续下滑,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经营压力特大,很多煤炭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山西、内蒙等地许多煤矿开始限产、停产,今后,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煤炭市场较为低迷,国外煤炭的冲击、国内生产产能过剩和供大于求使得煤炭的价格不断下滑。面对严峻的形势,本文对当前国内市场的进行了分析和判断,明确了国内煤炭经济形势,结合对新煤炭政策的分析,探讨了煤炭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赵福帅 《英才》2013,(2):120-121
港口上积压的煤炭、市场上赔本赚吆喝的钢材、仓库里滞销的服装、深陷债务危机的新能源企业……目前,随处可见的产能过剩使人们心生忧惧。"现在中国到处都是生产过剩。"  相似文献   

9.
<正>投资是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经济正饱尝其带来的"副作用"——产能过剩。近年来产能过剩不仅在钢铁、煤炭、水泥、有色金属、建材、电解铝、石油化工等传统行业凸显,目前更是扩大到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本轮产能过剩涉及行业广、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化解难度大,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风险之一。在2015年12月18日-21日召开的中央经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累计的水泥产能数字呈持续增长趋势,淘汰落后产能、去库存等单一的解决方式对于产能严重过剩的今天已无关痛痒,或许治得了一时之痛却治不了根本。关于解决产能过剩的根本问题,笔者根据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及水泥市场现实情况认为,"扼去产能才是解决水泥产能过剩的唯一途径",关于"去产能"的组合措施——关、停、并、转,则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在行动上才能根治产能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煤炭产能过剩,煤炭经济运行不见起色,促使当前煤炭市场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现象。煤炭大量积压,市场持续低迷,产量下降,全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难以改变,煤价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农民工是煤炭企业职工队伍中的基础力量。作为煤炭企业来讲,生产一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农民工,他们是矿井安全生产的执行者,同时在煤炭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煤炭经济下滑压力下,煤炭企业在加强农民工队伍建设中,更要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当前,产能过剩已成为政府部门和经济学界公认的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我国有11个行业存在产能过剩,其中钢铁、汽车、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铜冶炼等7个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等4个行业存在潜在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给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带来下调压力,而且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信贷风险。特别是产能过剩形成的信贷风险不同于以往个别企业的信贷风险,它是涉及整个产能过剩行业的大面积信贷风险,对银行业的危害性较为严重。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产能过剩的信贷风险,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3.
<正>现在国家各相关部门都在发出警告,中国局部过热,存在产能过剩之忧。而这些年来,中国的产能过剩似乎一直在此消彼长。上世纪80年代,是家电行业产能过剩;90年代,是纺织行业产能过剩;进入新世纪之后,又出现电解铝、水泥、铁合金、电石、焦炭等行业产能过剩,现在汽车、钢铁也面临产能过剩的挑战,还有电力、煤炭也可能存在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4.
煤炭资源整合是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生事物,目的是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高煤炭生产集约化程度和生产力水平,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促进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积累了丰富的煤炭生产经验,专业技术人才多,对小型煤矿进行整合兼并,可以实现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共享,带动地方小矿改革发展,既是一种搞活国有企业的灵活办法,也是对小煤矿进行资产重组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平稳,能源结构调整日趋明显,对煤炭的需求也进入"低谷",持续供应过剩产能,导致供需失衡。本文通过剖析煤炭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目前的处境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使用资本结构决策的相关理论,从而提出一些相关建议以促进煤炭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大量的产能过剩现象,无论是高耗能的电解铝、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还是新兴产业的光伏太阳能、造船和钢铁业中高端产品的硅钢,均被业界认为产能过剩。着力化解产能过剩,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2014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作出了强调和部署。产能过剩问题,似乎已成为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现象。究其发生的原因,人们几乎都倾向于认为是市场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煤炭行业遭遇“五期叠加”的外部环境,即需求增速放缓、产能过剩严重、外部市场竞争激烈、环境制约强化和行政管控严格。在控制能源和煤炭消费总量的大背景下,未来五年煤炭产能和市场扩张空间有限。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步伐加快,在煤矿掘进、矿井建设、高瓦斯钻孔施工、探放水等方面,需要相应高技术含量、高水平服务,孕育着较大的高质量矿建服务市场空间。在转变发展模式上,非煤和海外市场亦存在机遇。新常态、新挑战、新机遇,蕴含并强力推动传统国有煤炭建筑业的转型升级。推动转型,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更多是战略层面的,笔者认为应该从五个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18.
目前煤炭系统因产能过剩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不容乐观。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各个煤矿都在深入研究措施,千方百计摆脱这种不利局面。在去产能时期,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通过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来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共渡难关。通过党员干部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营造一个符合煤矿形势的发展方向,体现职工的正确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使每个职工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为企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资讯     
《新远见》2009,(2):18-23
瑞银预计中国铝产能过剩将持续一年瑞银(UBS)发布铝行业报告认为,中国铝市场过剩将持续1年。全球增长急剧下跌伴随中国产能过剩和需求疲软已经导致中国和全球铝过剩。瑞银认为,这将持续至2009年底,并预计2009年铝价为每磅75美分,氧化铝价格为每吨225美元,为5年来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产能过剩已成为政府部门和经济学界公认的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我国有11个行业存在产能过剩,其中钢铁、汽车、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铜冶炼等7个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等4个行业存在潜在产能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