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中国特色民族—云南傣族聚落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入手,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科学保护和协调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概念.然后,进一步揭示加强建设我国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意义及面对的现实,并基于以上认识提出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和社会转型,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成为一种迫切的要求,关系到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从介绍甘肃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历程和现状入手,通过分析现行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5.
土地整治中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测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作为坚持节约用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有效合理地估算农村建设用地潜力是顺利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重要环节。因此,应用系数综合法、规划衔接法和人均用地估算法对浙江省某地A镇的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潜力测算,对不同方法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着重探讨从农户意愿、房屋建造年代和人均用地角度而构成的系数综合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到规划目标期,A镇14个行政村复垦潜力为386.97hm2。该方法估算的农村建设用地潜力较规划衔接法和人均用地估算法而言,更符合A镇的实际,具有现实可行性和科学合理性。该研究可为区域土地整治规划以及确定和实施农村建设用地整治项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种以城乡属性分层社会保障的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公平。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农民也同样面临市场风险和程度同等的生活风险。特别是非农化与城镇化进程以及人口转变等使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大大提高,因此,重视并全面审视农村社会保障已成为社会保障学界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信息时代新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农村信息化含义与意义的理解,全面分析了政府推动型信息化建设,国营农场模式的信息化建设。农村各种行业协会的信息化建设,合作社、专业户带动形式的信息化建设和农资企业主导的信息化建设等五种实践途径,并认为农资企业主导是实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8.
尽管目前农村支付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不断提升,但农村地区支付服务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农村支付服务市场的内生发展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本文提出了分类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工作思路,并提出基础保障类、提质增效类、内生发展类三类工作推进策略,有重点地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促进农村支付服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重视和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林后春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是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建立市场体系的主旨在于为生产服务,为农民服务,利用市场力量,将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建立市场体系对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至关重要。加...  相似文献   

10.
《经济地理》2021,41(5):165-175
村镇聚落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自然—人文景观系统,具有显著的地域分异性和相似性。文章基于中国村镇聚落的发展现实,梳理并界定村镇聚落的概念和空间范围,识别村镇聚落空间分异要素。在借鉴已有区划成果的基础上,以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禀赋、地域文化、外部驱动力、人口、经济和产业等要素为划分依据,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区划思路,运用空间—属性双重聚类法、综合指数法和专家经验评判,将中国划分为5个村镇聚落大区、12个村镇聚落区和48个村镇聚落亚区。各个村镇聚落大区、区和亚区之间呈现出不同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和发展阶段特征,体现了村镇聚落在全国层面的地域分异规律。通过对村镇聚落概念、识别和区划的研究,不仅能够推动村镇领域的交叉学科应用与发展,还为面向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提升村镇建设和规划管理提供基础性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1.
株洲市辖区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两型村镇建设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农村居民点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是"两型"村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分析株洲市辖区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现状以及时空变化的基础上,总结出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定量测算了制约株洲市辖区农村居民点土地节约利用主要因素的关联度,探讨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株洲市辖区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提升与优化对策,旨在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村镇建设中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乡差距与统筹城乡发展途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分析了城乡差距日趋扩大的现象及原因,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背景,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和意义,并提出加强体制和制度创新、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微观视角的河南省农区经济类型划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乔家君  李小建 《经济地理》2008,28(5):832-836,840
以河南省2191个乡镇单元为基础,从农区区位条件、经济发展、社会状况、土地资源支持、农区科教管理子系统来勾勒河南省的农区经济系统,利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将河南省农村经济类型划分为富裕区、小康区、温饱区、贫困区4种类型.再进一步划分为9大亚区、28个小农区,并就每个类型区的空间分布、社会经济发展特征进行了阐明,为进一步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GIS支持下的传统聚落景观管理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广大地域范围内分布着为数众多的传统聚落,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但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大多数传统聚落面临着被损毁甚至完全被破坏的危险。目前管理模式缺乏科学的手段,保护规划的执行难以落到实处,而且后期的保护管理也较为困难。以我国南方传统聚落为对象,研究GIS与传统聚落景观管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而采用基于GIS的传统聚落景观管理模式,将极大促进传统聚落的保护规划和保护管理,对城乡规划与建设也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与中国政府支农方式的调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支农方式与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国际化相关,表现出间接化、多元化、双重制约的趋势。中国加入WTO后,政府应对支农方式进行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城市化类型的划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安祥生 《经济地理》2000,20(4):50-54
区域城市化类型研究,旨在把握不同区域的城市化特征和面临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城市化的发展对策,为全省城市化战略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在讨论城市化类型划分的原则及度量城市化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山西省的区域城市化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分析了主要城市化类型的特征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滇西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永岸  王筱春 《经济地理》1999,19(3):111-114
滇西北横断山区,由于地质的强烈作用,形成三江相间并流的地貌大奇观,有众多峡谷和高大雪山群,低纬低海拔的冰川。气候多样,生物资源品种繁多,垂直地带性非常明显。集聚了最壮丽的自然风光。多民族聚居,社会发展层次有先有后,有人类社会发展的博物馆之称。民族风情浓郁。大理、丽江、巍山三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与众多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融为一体。随着香格里拉在滇西北的定位以及丽江古城被列为人类文化遗产,它将成为21世纪中国最具开发潜力的旅游热点。  相似文献   

18.
为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中国提出统筹城乡这一新的发展思路。文章以重庆为例,通过对国内研究现状和研究指标的分析,运用定量化的手段,尝试建立重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监测体系。文章系统总结了重庆直辖以来统筹城乡发展的特点,并以重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对2003—2007年重庆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全方位的横向与纵向比较,比较重庆城乡经济发展可能产生和存在的差异、原因、问题和特点,并加以对照分析和研究,进而揭示出影响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及其重庆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的落实程度及其发展特点,以此作为确立和制订重庆城乡经济发展对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今大学对社会的影响不再局限于生产知识与培养人才,在地区持续繁荣和产业更新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上海、北京两地94家创意设计企业的问卷调查,分析大学在发达城市创意生产系统中的实际功能。研究表明,大学对创意经济响应迅速,受其专业发展与经费筹集等内部利益驱动,以及企业需求与政府激励等外力助推,大学不再是地方发展的被动参与者,它们可以作为新产业的驱动者。除了担当企业和政府的决策智囊和人力资源库之外,大学还凭借其专业品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优势资源,通过提供资源与设施、师生创业,成为创意企业孵化器,其功能为其它机构难以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