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探讨了宽频段电台机内干扰频点的来源、产生机理及途径。应用频率设计流程,分析 了宽频段电台机内干扰与时钟、本振等主要设计要素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频率流程设计 思路及消除机内干扰频点的方法。工程应用表明,宽频带电台的机内干扰频点控制在总工作 点数的0.2%以内。  相似文献   

2.
针对航天领域多路相参转发应答机的小型化、通用化需求,提出了一种集成设计方法。根据软件无线电思想,在本振合并、频率修正的基础上,采用数字中频拓展、通道共用的方法,扩展了数字处理电路的覆盖频段,用数字电路取代了传统中频通道中通过低次倍频本振实现的上、下变频,从而统一了晶振、本振,简化了频率流程。方法得到了相应产品的试验验证,首次实现仅用一个本振、一次变频,完成C频段以上多路相参转发的功能,且便于芯片集成和通道拓展,可作为类似收发信机的通用架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我国远洋测量船S频段统一(USB)测控系统对扩频/USB体制的测控、校飞需求,运用软件无线电的设计理念,在相同的硬件平台下,用不同的基带软件实现不同的测控体制.通过与相同的上下变频器相连,实现了S频段全频段通用应答机功能的设计.同时,还介绍了基于综合基带技术的通用应答机系统组成以及重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并总结了其在工程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与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Ku频段多通道抗振激励源设计,采用X频段抗振低相噪介质稳频振荡器(DRO),通过结构固连减少各部分电路在振动环境中的相对运动,保证了激励源在振动条件下的稳定性.采用二次谐波镜频抑制混频器一次变频,简化了激励源电路并实现了对本振泄漏的高抑制度和良好的边带抑制.多芯片微带混合集成设计实现了激励源的小型化.研制的样机达到了振动环境下相噪优于-97 dBc/Hz@10kHz,本振抑制大于32 dB、边带抑制大于35 dB的优良性能,验证了设计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Ku频段接收前端的高本振抑制设计方法。归纳并分析了高频本振信号的泄露途径,针 对性地进行相应的电路和结构优化设计,实现了对泄露信号的高抑制度。最终研制完成的Ku 频段接收前端对本振泄漏信号的抑制度最大达到96 dBc。5套样机的测试结果验证了分析与 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种采用体波的新型滤波器。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小巧而坚固,高频带宽可达百分之几,而插入损耗较小。这种新器件叫做叠合式晶体滤波器,它将几个晶片做成层状结构。这种新型结构有可能作成宽带和中等带宽的声滤波器,而在这个频段,通用的单片晶体滤波器是不适用的。到目前为止,试验工作主要是改进10MHz以下的结构,同时尽量使插入损耗小于几分贝。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Ka频段收发前端的工作原理和工程研制结果。该收发前端采用四次谐波混频器、毫米波微带滤波器、多芯片混合集成等技术,具有高性能、小型化、高可靠性等优点,并在宽温度范围、振动、冲击等条件下,满足毫米波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一种适用于散射通讯用的前馈抛物面宽频带正交器双线极化馈源设计,该馈源工作于0.8GHz频段。实践证明,该馈源在20%的工作带宽内基本上具有近似于旋转对称的波束,且系统VSWR<1.3。因此,对工作于较低频段的天线,该馈源是很好的选型。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美国为支持对地观测卫星等宽带用户日益增加的高数据率数传要求,缓解Ku和X频段日益拥挤和干扰日益严重的窘况,将测控网(天基网和地基网)向Ka频段转移所作的工作。主要讲述了美国在“Ka频段转移”计划中所作的研究和演示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超宽带射频前端组合杂波干扰过多和体积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将射频前端通过采用毫米波二次变频的设计方案,使得输入中频和输出射频之间的频率间隔加大,削弱了混频导致的频率组合、杂散和本振反向辐射等干扰。通过对器件功率及电平的合理配置,实现了低噪声、宽频带、大动态的输出,在大于4 GHz的接收频段内,其噪声系数小于3.6 dB,动态范围大于55 dBm。该接收前端还具备低成本、结构紧凑、重量轻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子对抗、宽带侦察接收系统。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Ka频段T/R组件立体混合集成封装。针对Ka频 段T/R组件高频率和高密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多层组装和双面密封的立体电路结构 ,采用软基片、FR-4等简单成熟工艺,实现了Ka频段M-MCM的混合集成。该封装具有集成度 高、散热性好和可靠性高等特点,能够应用于Ka频段二维有源相控阵T/R子阵的工程研制。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单频连续波对连续波引信装置的辐照效应规律,在200 V/m场强范围内,对加电工作状态典型引信装置开展了单频连续波辐照效应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普适的单频连续波辐照下连续波多普勒引信装置效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引信装置具有最佳能量耦合方向,该方向且与引信装置的具体结构有关;天线为单频连续波辐照下引信装置的主要能量耦合通道,弹体作为天线的一部分也会产生影响;引信装置存在敏感频点和敏感频段,在本振频率附近,引信装置临界干扰场强可达几V/m;不同引信装置抗单频连续波干扰的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3.
梁盛  潘高峰  谢勇 《国际商务研究》2017,57(9):1088-1091
为满足船载X频段测控设备信道相位修正和伺服性能检查的需要,设计并研制了一款X频段信标机。首先,选用HMC765LP6CE芯片,利用频率合成技术设计了信源并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实现了发射频率用户自定义;其次,针对安装平台面积小的限制,基于高频结构仿真器(HFSS)设计了高次模微带天线并完成了仿真分析和指标优化;最后,完成了X频段信标机的工程实现并给出了硬件电路结构和软件程序设计方法。经测试,该信标机锁相效果良好,控制简便,性能可靠,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李志成 《商界》2009,(3):20-20
最近,工信部一纸公文宣告:小灵通将在2011年底前完成清频退网工作,以确保不对1880-H900MHz频段TD-SCDMA系统产生有害干扰。一时之间,舆论哗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测控系统的不断更新,设计实现兼容多种测控体制的应答机非常必要.介绍了S频段多模式、多功能、宽频段应答机的设计方案,论述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和工作原理.该应答机在扩频模式和调相模式下具有测距、测速、解调遥控指令和发射遥测副载波的功能,相比以往的S频段应答机方案,具有电路简化、功能较多的特点,因而能适应多种测控工程.  相似文献   

16.
通过使用容性馈电贴片、短路面和短路探针,设计并分析了一种宽带微带天线。该天 线的相对带宽达到47.3% (S11<-10 dB),频段覆盖16~2.59 GHz。 工作频段内的3个谐振频率形成了足够大的带宽。仿真结果表明,容性馈电贴片对辐射贴片 表面电流的耦合效应会影响天线的性能,通过调节短路探针的位置可以获得稳定的辐射方向 图。该天线的工作频段和特性符合无线通信系统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所需的多个陷波频带中获得额外的谐振频率,设计了一种具有五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单极子天线,天线包括蚀刻了两个不封闭口字型槽的秤砣形贴片、矩形微带馈电线、缺陷接地板和两个类U形谐振器。将两个类U形谐振器耦合在馈电线附近,与辐射贴片上蚀刻的两个槽及缺陷接地板共同实现五陷波特性。该天线工作带宽为3.01~12 GHz,有效滤除了WiMAX通信频段(3.73~3.89 GHz)、C频段卫星通信系统(4.25~4.9 GHz)、无线局域网通信频段(5.51~5.83 GHz)、INSAT(Indian National Satellite System)频段(6.77~7.32 GHz)和ITU 8GHz频段(8.13~8.38 GHz)的干扰,且天线在通带频段内五个陷波特性和方向性结果均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在40.5~42.3 GHz和48.4~50.2 GHz频段引入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的可行性,对该频带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与频率划分表中各主要业务系统间的共存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机静态建模方法,分析了此频段内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对固定、卫星固定、广播、射电天文等业务系统的干扰功率密度随距离变化情况,并根据相关业务的干扰保护准则获得对不同业务的隔离距离,从而证明在一定隔离距离条件下,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不易对同频段的主要业务造成有害干扰,可以在该频段引入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研究成果可支撑我国无线电频谱管理部门对该频段业务的再次划分。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在1668~1675 MHz频段引入卫星移动系统的可行性,对该频段卫星移动系统与无线电探空系统间的兼容共存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了两个无线系统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参数,讨论了两系统间潜在的干扰链路。针对卫星移动业务终端对二次测风雷达的干扰以及二次测风雷达对卫星空间电台的干扰两条主要干扰链路,采用计算机静态建模和蒙特卡洛仿真方法,对干扰情况进行了计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卫星终端密度在50个/km2时,二次测风雷达所需的保护距离为60~80 km,而单个二次测风雷达主瓣方向发射二次测风雷达的功率高于空间卫星国际保护标准达60 dB。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无线电管理部门对该频段的重新规划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分析了振冲碎石桩加固处理软土地基的相关内容,介绍了方案设计、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要点等内容。工程实践表明,振冲碎石桩满足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需要,能够取得良好的加固处理效果,类似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