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田车辇 《国际商务研究》1998,38(6):25-27,53
介绍用于TDRSS的12m口径20/30GHz地面测控天线研制情况及性能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TDRSS通信系统对地址码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平衡Gold码的特点及产生方法。此外,还分析了TDRSS多址返向链路的干扰信号,计算结果表明,它远小于有用信号。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TDRSS中的码同步技术进行了理论研究。首重讨论了定长检测和序贯检测这两种捕获方法。基本理论分析和TDRSS正返向链路同步性能的计算结果,序贯检测的捕获性能优于定长检测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航天测控体制的三个发展阶段-分离测控系统阶段、统一载波测控系统阶段、天基测控系统(TDRS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阶段。并对近代测控系统的新应用进行了介绍,如载人航天、小卫星测控、巡航导弹测控以及深空跟踪测控。最后概述了航天测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TDRS定位,对三种定位方案一(A,E,R)法,角度交汇法,距离交汇法的最佳布站几何和定位精度进行了分析、比较和计算,其结果说明三种方法中,距离交汇法是对TDRS进行高精度定位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十几年里,Ku波段(12GHz)卫星直播(DBS)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DBS接收天线趋向于小型化、低成本和平面型。目前,各种高性能平面型DBS接收天线成果之多,已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者。本文综述了当今世界上Ku波段DBS平面型接收天线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7.
Gira.  CC 《国际商务研究》1993,33(6):61-71
本文介绍了欧洲空间局(ESA)目前广泛使用的航天测控系统,描述了两种系统:Meteosat测距系统(MRS)和多用途跟踪系统(MPTS)。MRS现在正用于Meteosat,其设计满足其它任务与多点测距共享一个信道的要求。结果设计出一种以相位分层数据格式为基础的新颖的编码测距技术且得到了发展。MPTS(原深跟踪系统-DSTS)首先因Giotto任务而研制并推广使用。在稍后阶段中,该系统增加了近地跟踪  相似文献   

8.
美国陆军航空与导弹司令部导弹研究发展与工程中心(MRDEC)将投资“小企业创新研究”(SBIR)计划,研制小型廉价的抗干扰天线,用于火箭弹和导弹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现在用大型电子器件设计制造的多元天线阵列,对干扰信号的初始跟踪、抑制过程一般需要50ms,而制导多管火箭炮系统(GMLRS)和陆军的战术导弹系统(ATACMS)要求该过程不能超过10ms,因此多元天线阵列对于这样的武器系统来说反应太慢了。由于上述弹药系统尺寸的限制,要求使用电子器件小于10×10×25m3的双频单元天线。SBIR计划的研制目标是提供一种抗…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我们在“无线接入中心交换局系统”(WACOS)中提出的基于“简单网络信领协议”(SNSP)的“分布式呼叫处理模型结构”(DCPA)。该结构根据路由状态执行呼叫许可控制(RCAC),采用“预建立链路”和“并行连接控制”(PCC)相结合的“改进的并行连接控制”(IPCC)算法加快呼叫处理进程。分析结果表明,同样的网络条件下〉RCAC更能保证业务尤其是低优先级业务的;QosDCPA结构更易实现  相似文献   

10.
HPE6000AMini OTDRHPE6000AMini OTDR是HP最新推出的供光纤网络的安装和维护使用的便携式微型光时域反射计。Mini OTDR是对HP8147A光学时域反射测量仪(OTDR)和HP81700、200系列远距离光纤监测系列的...  相似文献   

11.
对中继卫星SMA(S频段多址)反向链路多波束形成开环数字波束形成算法(DBF)、3种闭环自 适 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验证了开环波束形成算法和闭环波束自适应 形成算法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飞行器捕获、跟踪的不同阶段,采用开环波束形成与 自 适应波束形成相结合是SMA反向链路波束形成的最优方式。  相似文献   

12.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Ku频段的同频干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就中国入世后物流业面临的压力和问题,借鉴欧美国家政府推动其物流业发展的有效举措,从宏观上阐述政府促进中国物流业发展的方略:设置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构建统一的大市场;政府政策扶持物流业,推进中国物流现代化进程;鼓励支持物流教育与研究,培养现代化物流急需人才。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天基数据链系统卫星间的传播时延较大且节点间距离变化较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提高时频资源利用率、提升系统容量、减小时延的方法。在时分多址与空分多址相结合的接入方式下,进行了时隙调度的分析与优化,利用卫星星座的空间复用与大跨度传播时延特性,采用时隙编排、收发状态调整、帧格式优化等手段,将信道利用率和系统容量提升了1倍,将卫星节点在某一方向获得服务的平均等待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4,提高了天基数据链系统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无人机通信链路模式单一、通信带宽与设备简化相互制约、设备可替换性差等缺点,基于频分双工和时分多址通信体制、软件无线电技术、双天线自适应抗遮挡技术,设计了一套可用于直通模式和中继模式的宽带双模测控链路。该双模测控链路解决了传统机载设备必须换装才可切换飞机模式的难题,同时具有集成度高、可靠性高、小型化、通用性强等特点,适应测控链路小型化通用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多连接技术允许用户同时建立和保持与多个小区/接入点的连接,通过网络元素之间的协调在吞吐量和可靠性方面大幅提高网络性能。针对毫米波通信中超高频段的链路中断问题,研究了多连接基于链路配置的调度算法,以提高链路调度效率,降低复杂度。首先,在系统模型中采用链路配置作为优化变量;其次,设计了多连接比例公平的调度准则;最后,提出一种基于列生成算法的链路配置调度优化算法,利用Dantzig-Wolfe分解将原问题分解为限制主问题和定价问题,并结合分支定界方法获得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在数值上逼近全局最优,并且比现有的毫米波蜂窝网络链路调度方案增益平均提高40%以上。  相似文献   

16.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是转发地球站对低、中轨航天器的跟踪测控信号和中继从航天器发回地面的信息的卫星通信系统,自适应多波束形成是TDRSS中的一个关键技术。讨论了一种基于中频实数加权的LMS算法的自适应多波束形成方法,采用两路正交实信号进行实数加权,大大节约了硬件资源。理论分析及计算机仿真结果都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 (TDRSS)中关于多波束形成的算法 ,优选的有LMS自适应方式和相位调整自适应方式 ;并简单介绍了波束控制和波束形成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目前卫星通信的频段分布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对S频段卫星通信给出了链路预算,并进行了卫星移动通信的探索和实验,通过低信息速率的短报文和语音通信设备的研发,对低速率卫星移动通信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全向天线的S频段低信息速率的卫星通信系统完全可以在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通信中发挥作用,并具有成本低、终端简单、应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王靖 《国际商务研究》2006,46(4):185-189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能以不同的数据率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支持不同类型的通信业务。随着同时接入系统的用户数目的增加,多址干扰(MAI)也逐渐增加,不仅严重影响了CDMA通信系统的性能,也限制了系统容量的提高,且在异步传输方式下,多址干扰将更为严重。为此,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多址干扰对单速率CDMA系统容量的影响;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讨论了异步多速率CDMA通信系统中多址干扰对系统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