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低轨道(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卫星距离地面500~1500km,运行周期2~4小时的卫星通信系统.铱系统、全球星系统及系统是地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最快的范例.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卫星通信是地面通信的补充.因此我国的卫星通信一开始除了国防科研军事单位使用外,卫星通信在电信部门中算不上一个角色,只是在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下作为补充的手段.所以严格意义上讲卫星通信在我国没有形成商业性市场,然而,此次发生在汶川的8.0级地震给不仅给人们看到了卫星通信的重要救援意义,还有其潜在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3.
低轨道(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卫星距离地面500~150Okm,运行周期2~4小时的卫星通信系统。铱系统、全球星系统及系统是地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最快的范例D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针对浮标卫星通信系统中卫星覆盖范围广、接入链路传播时延差异大的场景结构引起的统一延迟分配协议中端到端时延长、吞吐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时隙分配协议。协议中卫星通过获取浮标位置信息来控制时隙分配的起点,实现时隙离散分配,增大可用传输时隙长度,同时降低传输时延。OPNET 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时隙分配协议可以显著提高单信道传输模式下的网络吞吐量,并有效降低单信道与双信道模式下浮标卫星通信系统接入时的端到端时延。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述了跳频技术的原理,在KU波段卫星通信系统抗干扰技术中的应用,以及跳频卫星通信系统的特点卫星通信系统抗干扰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低轨(LEO)卫星通信系统中,航行在国外的特殊终端位置更新时需查询国内地面站访问位置寄存器(VLR),导致了长距离的信令开销.为此,提出一种星上VLR数据库管理方案,使移动终端能通过查询星上VLR进行位置更新操作.将该方案运用于具体低轨卫星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优化系统的位置管理性能.  相似文献   

7.
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卫星通信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信息制高点。印度从本国实际需求出发,统筹规划,以研发满足国民经济需求的多用途通信卫星为突破口,迅速建成了亚太地区最大的国内通信系统之一。在简要分析印度各军种卫星通信需求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印度的几个重点卫星通信工程项目,重点论述了 “印度国家卫星”(INSAT)系列和“静地星”(GSAT)系列中在役和在研通信卫星的性能和作用,最后总结了印度研发通信卫星系统的经验,期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卫星通信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已成为现代通信传输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卫星通信系统的开放性,也决定了其易受到干扰的特性,本文总结了卫星通信系统常见的干扰,以及常见干扰的判断方法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利用船载惯性导航系统提供的姿态信息,建立了船载A-E-C三轴稳定卫星通信天线的坐标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推导了横倾角和纵倾角的计算公式,以及海上动态条件下极化角实时修正公式,控制船载卫星通信天线隔离船摇。经过MATLAB仿真运算和数值分析验证,并应用于实际系统中,提高了船载卫星通信地球站天线的性能。该模型还为优化船载卫星通信天线的控制提供了数学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0.
在简述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基本概念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列举了目前世界主要同步和大椭园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及中、低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提出了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主要关键技术,最后评述了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目前卫星通信的频段分布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对S频段卫星通信给出了链路预算,并进行了卫星移动通信的探索和实验,通过低信息速率的短报文和语音通信设备的研发,对低速率卫星移动通信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全向天线的S频段低信息速率的卫星通信系统完全可以在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通信中发挥作用,并具有成本低、终端简单、应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对基于码分多址(CDMA)体制的通信卫星系统及其容量进行了分析,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CDMA体制的通信卫星系统容量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用户数量与系统的扩频增益、抗干扰能力指标、卫星转发器饱和功率等的关系,容量分析的结果可供人们在选择和设计通信卫星系统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阐明科学发展观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关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外贸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分析我国外贸增长面临的新环境,正确处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是迎接新挑战、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需要;重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以人为本出发,在发展新思路、做好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卫星通信中比较常用的多址接入方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一种固定分配与自由分配相结合的卫星混合多址接入协议,对指标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协议具有业务接入灵活、卫星频带利用率高、系统实现简单等特点,适用于高动态平台卫星通信。研究内容对相关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海上低截获通信应用,提出了一种低截获卫星通信技术并分析了其抗侦测性能。通过宽频带、低信息速率实现高增益扩频,系统设计上综合高工作频率、高增益天线等措施,降低卫星通信信号的功率谱密度;结合卫星链路计算,重点分析在同步轨道、低轨道电子侦察卫星侦测时的抗截获性能。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增大扩频增益和天线增益可有效对抗同步轨道电子侦察卫星天线增益优势,对抗低轨道电子侦察卫星轨道优势,实现卫星低截获通信。  相似文献   

16.
随着VoIP技术的发展,VoIP技术结合卫星通信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Inmarsat卫星系统是地球同步轨道系统,网络传播时延大,卫星VoIP电话的语音通信是否可行值得研究。结合VoIP关键技术和海事卫星通信语音通信应用场景,探讨了基于Inmarsat卫星网络实现VoIP技术的方案,并分析出此方案下VoIP系统通话过程的单向时延为350 ms,低于ITU G.114的400 ms的要求。在实际使用环境中进行了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Inmarsat网络下实现VoIP的方案是可行的。该方案实现复杂度低,可以方便地实现Inmarsat网络与地面电话网之间的互联互通,也可以为我国自主研制的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实现VoIP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首先简要介绍了卫星通信中扩频系统的基本模型和表达式,给出了系统在失真信道中进行计算机仿真的基本模型。然后,利用通信系统仿真软件包ACOLADE,建立了扩频系统在群时延失真信道中的仿真模型,建立了群时延失真信道模型,进行了QPSK、QPSK+DS、QPSK+FH等体制在群时延失真信道的特性仿_真分析,最后得出了一些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8.
微纳卫星组网应用可大幅度提高航天装备的能力,较单颗大卫星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微纳卫星组网的研究情况,以组网侦察应用为例分析了星间测量与通信链路的技术需求,并进行了系统架构和体制设计;其次,在星座设计基础上开展系统仿真,并提出了一体化设备实现方案;最后,分析了微纳卫星组网系统中几项重要的关键技术及其解决方案,对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现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全球主要现役防空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网络通信、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装备中 的逐步推广以及商用货架产品用于军事装备的特点,预测了未来防空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 了基于联合组网和自动控制的智能化防空系统给目前广泛采用的基于信号层的压制和欺骗式 雷达对抗所带来的挑战,针对未来防空系统的特点给出了综合化对抗体系发展的三个层面并 建立了对应的应用模式。最后得出网络对抗、智能反辐射以及传统传感器电子对抗综合化是 未来防空系统对抗体系主要发展方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远程局部战场的通信需求,提出了一种以小卫星为中继的远程通信方案。在 分析远程通信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环境因素推算了小卫星轨道参数,构 建了具备通信中继功能的中椭圆回归轨道小卫星星座,实现了战机-作战指挥中心通信功能 ,通过STK软件建立了基于小卫星中继的远程通信覆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对指定 战区的平均覆盖率为9969%,作战指挥中心与战机的可连接时间达到98.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