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时域分析方法得到了测速误差与测控系统中各振荡器短稳的关系式,分析与工程实践的结果说明,测速误差不仅与频标源的短稳有关,而且与系统中各相干本振的附加相位噪声有关,在工程研制中,必须合理地分配各振荡器的短稳指标并减小其短稳损失,才能获得高的测速精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轨三星无源定位系统对空中恒定高度运动目标探测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利用信号到达时差(TDOA)、到达频率差(FDOA)的无源定位与测速方法。详细描述了算法原理、算法处理步骤,利用STK(Satellite Tool Kit)软件结合计算机仿真,分析了时差测量误差、频差测量误差、高程估计误差对定位精度与测速精度的影响。该方法定位精度与测速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GLONASS测速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载波频率号解算方法对箭载GLONASS测速的影响,发现载波频率号解算方法错误将导致测速精度变差,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载波频率号错误引起的测速精度误差为目标飞行速度的1/2850~1/220倍。设计了4种不同的载波频率号解算算法,采用火箭飞行试验数据对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卫星数判断载波频率号以及通过保留位判断载波频率号能获得正确结果,直接计算载波频率号以及丢弃保留串无法获取到全部正确结果;通过保留位判断载波频率号的算法具有最小的首次测速时间,比通过卫星数判断载波频率号的算法至少缩短30 s以上,载波频率号解算错误引起的测速精度误差与理论值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针对加性高斯白噪声的正弦信号,提出了基于自相关函数相位的频率估计新算法。首先,推导了一种新的自相关函数相位的频率估计式,然后,针对频率估计范围与频率估计精度之间的矛盾问题,提出了一种消除相位模糊的方法。算法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高于6 dB时,估计方差接近克拉美罗下界(CRLB),与TSA算法相比,在估计性能相同条件下,具有更低的计算量,便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用信号源的相对频率起伏的阿仑方差描述它的频率稳定度。因为测量次数m总是有限的,所以只能求得随m而变化的阿仑方差的估值。计算了常见的频率起伏谱密度的阿仑方差,推算了评定频率稳定度的相对不精确性(作为m的函数)。这一理论就相位白噪声和频率闪变噪声进行了检验。对计算的主要前提—频率起伏的高斯特性,进行了验证。计算频率稳定度所得的m与不精确性(1σ)之间的关系值,同予叶值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多普勒单点测速技术是单GPS天线测姿技术的核心,但其测速精度易受卫星速度误差、卫星钟漂、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以及飞行器位置误差等因素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结合GPS地面基准站卫导观测数据,对机载GPS多普勒观测量进行双差处理,从而得到GPS多普勒双差方程。求解该双差方程,能够有效缓解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得到精度更好的飞行器实时速度。半实物仿真计算结果与跑车实验计算结果都表明多普勒差分测速精度大幅优于多普勒单点测速精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深空探测和天基测控系统的发展和应用,采用相干应答机将使星载系统变的复杂且测速精度很难提高。本文对非相干测速原理进行了讨论和公式推导,给出了系统设计方法。在精度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设计参数图表。分析了非相干测速系统中测距音辅助捕获的实现方法,并分别讨论了ESA标准和CCSDS标准情况下非相干测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一种与哥达德测距测速系统相似的测距测速系统在远地点发动机点火前的整个楕园转移轨道上对辛康姆Ⅰ(同步通信卫星Ⅰ)进行跟踪。本报告讨论辛康姆测距测速跟踪系统的作用和数据处理。测距和测速相对于所执行的轨道要素的标准差分别为15.49米和0.05米/秒。分析某一外段连续时间间隔上的数据表明,当使用100千赫或20千赫测音时,其测距精度优于20米,而测速精度在0.05米/秒以内。  相似文献   

9.
优质信号源的频率稳定度在傅里叶频域中用相对瞬时频偏y(t)的谱密度Sy(f)来表征,而在时域中用阿仑方差σ_y~R(τ)来表征。用于估计这参数的两种熟知的测量装置分别是模拟式频谱分析仪和数字式电子计数器。对σ_y~2(τ)和Sy(f)之间的关系式结构的详细分析表明,即使在时域中没有相应的测量序列时,也可用傅里叶频域中它的传递函数来定义一个方差,即时域的测度。于是定义了两神不同的方差,它们对白相噪声和闪相噪声具有不同的特性。这些方差之中有一种方差是阿仑方差的一种估值。在相位捡波器的输出端适当地滤除相位噪声就可以测得这些万差。  相似文献   

10.
后续深空探测任务要求微波测量精度提高至少一个数量级。在此背景下,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深空测控系统无线电测距、测速现状,给出了主要误差源分解以及精度提升具体措施。针对行星间等离子体附加的测量误差,提出了多频链路消除行星间等离子体的具体方案。理论推导表明多频链路的设计使得无线电观测量基本上不受角距的影响。针对目前米级的设备校零残差提出了设备零值在线校正技术,以满足分米测距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从信号发射波形出发,分析了一种由FSK信号和PSK信号组合而成的新型FSK/PSK信号.首先构造了信号的模型,参考二相编码和频率编码的模糊函数详细推导了其模糊函数公式,通过数值仿真得到了模糊图,然后从距离速度分辨力、测距测速精度、截获性能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理论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新型FSK/PSK信号也具有图钉型模糊图,具有良好的分辨力与测距测速性能,低截获性能也相对于单一FSK信号或相位编码信号有了较大提高,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在“神舟”任务中,航天测量船的定轨精度直接影响着整个地面测控系统的完成质量。 在分析研究测量船误差源对近地近圆轨道确定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海上定轨精度急需 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向,建立了测速数据的船姿船速修正模型,设计了自适应信息检测 算法,实现了测量船复杂误差的精确仿真并基于次序统计量研究了初轨根数的选优问题。这 些技术的应用使初轨计算半长轴外符合精度提高了3倍,为提高测量船定轨精度发挥了重 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SAW线性调频信号的相位噪声对雷达发射机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全相参雷达频率源的中频相干振荡源及时钟频率之间的最佳频率关系。用两种补充证实了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朱昌勇 《中国市场》2012,(23):42-43
本文研究了加权无标度网络上的三方演化少数者博弈模型。本文引入权重来表示经纪人之间联系的强度与频率,权重可以通过一个加权参数β来进行调节。数值模拟发现,系统方差与参数β之间存在非单调关系,在β=-1时系统方差达到最小,说明这时系统的表现较好,系统资源可以得到更好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有三种造成精密晶体振荡器频率起伏的噪声根源:振荡器的热噪声:辅助电路如自动增益控制等所引起的附加噪声;晶体自身的频率起伏以及与晶体有关的电抗元件的变化,它产生幕律谱密度为f(-?)型的频率起伏。微波激射器受前两美或许还有第三类噪声的影响。按照取平均对间的测量讨论了这几种嗓声源对频率起伏的影响。f~(-1)型的谱密度导致了与测童时间长度有关的结果。分析了有限观测时间的影响。讨论了带有伺服控制振荡器的无源和有源原子频标的特征。伺服时间常数的选择影响观测到的作为平均时间函数的频率起伏,对于给定的晶振和原于参考,必须通过选择获得最好的性能。把寻常处理随机倍号的方去,即方差、自相关以及谱密度应用于振荡嚣频率及相位起伏的特珠情形,以获得表征振荡器频率稳定度有意义的判据。文中阐述了这些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采用数据融合算法完成高精度外弹道测量对各测元时间同步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在分析时间不同步对融合弹道测速精度的影响基础上,分析了引起无线电测速时间不同步的因素,并构建了有效的数学修正模型。针对融合弹道速度异常超差现象,依据对测速误差理论模型公式和无线电测速原理分析结果,提出基于各测量设备测速数据解算模型的积分点移位和传播延迟修正模型算法,并应用于潜射弹的数据融合同步修正。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融合弹道偏差优于0.04 m/s,较修正前精度提高了4倍以上。由于陆基无线电测量系统的测距、测角具有类似的时间不同步特征,因此该模型也可作为多测元融合弹道解算过程中的一般方法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六端口测速测距基本原理,设计了X频段的微带六端口结,采用ADS软件搭建 六端口测速测距雷达系统,结合六端口结的测量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雷达系统具有较 高的测量精度和工作性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晶体振荡器内部噪声及噪声与短期频率稳定度关系的分析,利用幂律频谱密度的阿仑方差估算晶振的毫秒级短稳。提出晶振电路低噪声设计的主要原则,给出100MH_z晶振短稳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远望”号航天远洋测量船对航天飞行器动态测量的特点,分析了影响船载外测设备测速数据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对测速数据进行误差修正的设想和思路并给出了误差修正公式;同时用实战任务中的实测数据进行计算,考察了此方法误差修正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使用经各种误差修正后的测速数据参与初轨计算能有效提高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脉冲相参应答机本地振荡器的相位噪声、系统热噪声、电源波纹引起的末级功率放大器相位抖动等因素对单脉冲相参雷达测速精度的影响,导出了测速误差与脉冲相参应答机参数的数学表达式。这些表达式物理概念清楚,计算和测量方便,可作为单脉冲相参雷达系统设计、脉冲相参应答机设计及选择器件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