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前言本文介绍的精密跟踪雷达,现设在东京大学宇宙航空研究所鹿儿岛宇宙空间观测所,用于火箭发射试验和跟踪科学卫星,它为仅在日本具有最高精度,而且是具有世界水平的跟踪雷达。本雷达自动跟踪火箭达8000公里以上的远距离。角精度为1/10000度,距离精度为5米的高精度,向火箭发送脉冲编码指令信号,进行控制。本文着重叙述以三菱电机为主制造的角跟踪系统,对其要求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这种应答机是美帝60年代产品,由斯伯里(Sperry)公司研制,用于火箭、导弹和无人驾驶飞机,主要用途是: ①用二次雷达来跟踪目标,达到增加跟踪距离的目的;也可起到识别目标的作用。②可作遥控指令接收机。③可作遥测信号发射机用。特点是: ①设备内部为真空状态,防止电源(主要是发射)在高空  相似文献   

3.
1.前言本公司的火箭装载设备的研制过去几十年来都是和火箭的研制同时进行的,直到近年的大型火箭所装载的设备。火箭装载(以下简称箭载)电子设备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遥测发射机,各种观测机器等测量装置 (2)指令接收机,译码器等控制装置 (3)雷达应答器,姿势控制装置等引导装置 (4)电池,稳压电路等电源装置 (5)各种天线  相似文献   

4.
在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和电子干扰的背景下,雷迭系统在买现目标探测与参数估计的同时,还需完成相关设备的通信应答、敌我识别以及通信控制等任务,这就要求对雷达系统与通信系统进行一体化设计。基于扩频技术的雷达通信信号处理实现就是以雷达系统中的通信系统为研究背景,通过扩频调制技术完成雷达与相关受控设备之间的通信。  相似文献   

5.
日本研制了一种非相参C波段脉冲雷达应答机和制导用的指令译码器,用于测量Mu火箭的轨道和传输无线电制导系统的指令数据。这种应答机具有一个灵敏度高(-70dbm)和动态范围宽(65db),能经受住射频输入电平变化范围大的接收机和一个发射功率大(最小峰值功率400瓦),能发射漂移小,抖动小(30毫微秒)的测距回答脉冲的发射机。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电磁兼容性是通过电磁屏蔽和电路措施来实现的。译码器的设计是利用‘6判3’指令码方式和“验证后执行”的指令序列来减少错误译码概率。这些箭载仪器广泛地使用了国内部件。  相似文献   

6.
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系统的超声波无线测距检测的倒车雷达,硬件系统由超声波发射、接收模块,单片机处理模块,包括数码管显示和报警模块。软件系统是用C语言编程且采用模块化思想来设计。本设计能够准确的测量雷达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并发出报警声,且能够手动调整两青间距离最小与最大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的超声波测距系统,采用渡越时间法实现了空气测距目的。该系统以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控制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记录超声波由发射到反射所经历的时间,最终计算出距离,并显示。系统软硬件均采用模块化设计,硬件电路结构简单,多采用集成芯片,减少了电路间干扰,便于调试。该测距系统通用性强,可用于倒车雷达、物体位置测量等场合。  相似文献   

8.
英国的空间试验所究活动开始于1957年11月从澳大利亚发射的一个“云雀”科学空间探测火箭,它由当时的航空部研制。从后每年都发射这种探空火箭8~19个。近年这种火箭由飞机公司负责研制。在1970年2~4月之间英发射了3个 SKUQ2型空间探测火箭。以后每年计划发射 SKUQ2型探空火箭10个,另一种 Petrel2型探空火箭30个。这两种2型控空火箭都由布里斯托尔空气喷气发动机公司研制。  相似文献   

9.
短期频率稳定度是影响多普勒雷达分辨力和作用距离的主要参数。本文叙述工作于恶劣的振动和声响环境中的典型航空多普勒雷达系统和电路要求。由于多普达雷达用窄频带接收机检测比杂乱回波还弱的目标的多普勒频移回波,这就使它具有对短期稳定度有要求的特点。系统短期稳定度的要求由以下两点确定: ①目标回波线宽直接影响灵敏度和速度分辨力;它决定了最小的可用的滤波器带宽。②在杂乱回波上出现的发射机和接收机本机振荡器噪声边带决定了最大可能的副杂乱回波能见度。多普勒雷达短期稳定度是按线宽和频谱规定的。根据系统的要求推导了对振荡器和晶体的要求。本文叙述了在静止的和环境条件下线宽和频谱纯度的测量,并且研究了石英晶体的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平流层飞艇的毫米波SAR雷达系统(何均,任培宏)近空间平台雷达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平流层飞艇这一近空间平台,米波雷分析了毫米波SAR雷达的特点、系统组成、相关指标及关键技术等,初步探讨了毫达在近空间平台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YLC-121 雷达是一套用于常规武器和火箭的外弹道测量和分析系统。它能对各种轻重武器的动态弹道进行测量分析,其中包括测量各种弹丸及火箭弹的弹道速度,测量弹丸的连发射速及各弹丸的速度,计算弹道距离、高度、加速度、仰角、倾角、弹丸初速、阻尼系数并绘制相应曲线。对于火箭弹除能获得动态弹道数据之外,还能测量最大速度和熄火时间。 YLC-121雷达系统功能强,性能优良,其测速范围为30米/秒到3000米/秒,测量距离范围平均达到各种武器有效射程的50%以上。测量数据能记录存储,获取一次测量结果后能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雷达的射频隐身能力,合理分配相控阵雷达的工作参数,在目标跟踪时,对雷达的采样周期和辐射功率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根据目标运动状态的不同,对雷达采样周期与辐射功率自适应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在满足系统跟踪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建立了控制参数的优化模型;然后,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自适应采样周期和自适应辐射功率等参数,有效地降低了跟踪性能误差,提高了雷达系统的射频隐身性能。与传统的雷达采样周期和辐射功率算法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所提的算法取得了较好射频隐身效果。  相似文献   

13.
G4平台与嵌入式VxWorks系统在某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杨胜华) 本文主要介绍了通用G4硬件平台的基本结构特点和相关软硬件,G4平台能快速地处理板内节点间以及板间的大数据流通信;分析了基于抢占式多任务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的优点;作者充分地利用了VxWorks操作系统和G4硬件平台特点,完成了某雷达数字信号处理中的管理与控制,成功实现了某雷达系统的实时数字信号处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导弹·火箭及各类宇宙飞行器的飞速发展,对靶墒测量雷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跟踪距离高远并苏减中发欢起来叼找姓扫确钊啾环雷城己才免两足这省烫束。  相似文献   

15.
单脉冲雷达是一种精密测量设备,主要用于航天测控领域,为了增加测量的冗余度,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采用多站工作方式,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多站同频干扰。干扰严重时,易引起雷达跟踪目标丢失。本文深入分析了跟踪应答回波丢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方法,对提高雷达链中多站同频雷达的捕获跟踪性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日本利用火箭观测宇宙是从1958年开始的。当时采用高度达60公里的K-6二级火箭。此后,随着火箭性能的不断提高,电子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观测火箭中,包括有跟踪、数据传输、指令、姿态控制、定时、测量和电源等电子设备。下面仅就测控设备的发展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雷达手册》虽然给出了动目标显示雷达系统设备不稳定对改善因子的限制,以及短期频率稳定度要求最高的稳定本振满足动目标显示改善因子所允许的脉间频偏△f的计算式。但是,△f这一具体指标通常不易测量。工程上常用相位噪声频谱纯度作为稳定本振短期频率稳定度的表征。为此,本文导出了稳定本振的相噪声与其脉间频偏△f的关系式,以及稳定本振高频白相噪声谱对改善因子的限制。从而可以由系统分配的改善因子直接导出稳定本振的相位噪声谱纯度的要求。本文还对机载动目标显示雷达在各种工作模式情况下对频率源短期频率稳定度的要求进行了讨论,给出了近似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数据中继卫星传输运载火箭遥测数据本文提出通过数据中继卫星来传输运载火箭的大量高速率遥测数据的可行性方案。GPS用于火箭定位与测速的性能评价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利用GPS对火箭进行定位测速 ,替代雷达定位测速的方法。如果利用GPS提供位置、速度数据 ,便可省去地面雷达站而降低成本。此外 ,由于不受地面站位置的限制 ,可任意设定飞行路线 ,能很方便的为将来宇航提供位置速度信息。本文介绍了用GPS对火箭定位测速的例子 ,并给出H -IIA系统、GPS信号跟踪、GPS卫星可视分析、定位精度分析及发射窗口分析 ,证明其有效性。《电…  相似文献   

19.
田进 《科技转让集锦》2011,(18):114-114
根据雷达系统设计的需要,运用系统理论与MATLAB7.0仿真软件相结合的思想。给出了雷达相关仿真模型。文中用MATLAB对雷达系统进行了仿真,同时给出了具体过程的仿真图形。  相似文献   

20.
1.前言这个设备是宇宙开发事业团计划的,作为Q及N计划的一环而设在种子岛宇宙中心,其目的是为了在发射的火箭因发动机不正常燃烧等原因而明显地偏离预定轨道时能迅速、可靠地发射安全指令信号。下面介绍这个设备的概要、特点、结构、性能及各装置的情况。 2.概要图1为整个设备的方块图。如图1所示,本设备大致可以分为天线装置、发射装置及控制装置三部分。天线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