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梁盛  潘高峰  谢勇 《国际商务研究》2017,57(9):1088-1091
为满足船载X频段测控设备信道相位修正和伺服性能检查的需要,设计并研制了一款X频段信标机。首先,选用HMC765LP6CE芯片,利用频率合成技术设计了信源并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实现了发射频率用户自定义;其次,针对安装平台面积小的限制,基于高频结构仿真器(HFSS)设计了高次模微带天线并完成了仿真分析和指标优化;最后,完成了X频段信标机的工程实现并给出了硬件电路结构和软件程序设计方法。经测试,该信标机锁相效果良好,控制简便,性能可靠,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建设自主完善的时间频率系统是国运所系(王义遒) 从叙述时间频率是当代测量最为精密、准确的物理量,并可用电磁波传递标准信号的特点出发,概述了时间频率系统对于国家的政治独立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意义,指出在精确打击时代,原子钟的作用不亚于原子弹。文中简单介绍了原子钟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指标以及国际发展概况,对现在实用原子钟的工作与性能做了详细的描述,同时也指出了近年来国际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的搜索救援系统存在的搜救效率低下和容易发生二次灾害等不足,研究了一种以无线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无人机搜索救援系统,主要讨论了机载探测器的设计。系统以MSP430微处理器为控制单元,机载探测器通过无线收发模块RFC33A与救援信标机通信,激活信标机并接收信标机获取的遇险人员地理位置信息,通过数传电台XTend将信息实时地传回地面站以及接收地面站的控制指令。实验测试表明,机载探测器对信标机的有效探测距离达到2 km,与地面站的通信距离大约为10 km,工作时间超过3 h,实现了搜索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当令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高,对生命的威胁性大。因此,就要求对其有直接、高效、易操作,易普及的检查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心电图机和PC机实现心电信号的处理,并完成心电图的显示、打印、分析及诊断。在处理心电信号前,心电信号的采集就至关重要。在采集心电信号时要求多通道、高采样率、高速、电路精简等。该方法利用TI公司生产的MSP430系列单片机配合其它元器件,对人体心电信号进行采集并满足上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新研制一种S波段引导信标机,它采用了抗振高稳定度泛音晶体振荡器,场效应放大模块。通过整机周密的热平衡设计,结构强度和应力设计,使该机性能稳定,体积小,重量轻,耐冲击振动,实现了“硬装”。  相似文献   

6.
连续波测速雷达需在应答机的配合下才能完成目标的捕获、跟踪和测量。针对双频多测速应答机信标测速数据系统误差较大问题,分析了应答机应答和信标测量模式的工作原理,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实现了多台测速雷达信标测速数据的综合处理,获取了目标在地心系下x、y、z 3个方向的速度分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文中此测速雷达布站和火箭射向模式下,采用直接法解算的速度分量精度优于间接法。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民航各地方空管局陆续更新安装全新的INDRA DVOR VRB-53D型全向信标系统。针对此套新的全向信标系统,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了载波和边带信号的相位控制调整以及误差来源,为民航安徽省空中交通管理分局启动了新一代DVOR/DME平台的搭建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以其极高分辨率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介绍了基于dds技术的ad9854芯片的内部结构以及5种工作方式.设计了一种采用dsp控制ad9854为核心的信号发生器,它具有输出信号高精度,高分辨率,可编程等特点.文中详细分析了该信号发生器的系统结构,硬件接口以及部分软件程序.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PCM/DPSK数字信号解调方法。通过数字测频算法,获取PCM/DPSK信号频率突变点,根据DPSK调制原理,实现PCM/DPSK信号的解调。文中详细介绍了此种解调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实现过程,分析了解调过程中多普勒频率对解调结果的影响。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比相干解调性能优越,抗干扰能力强,便于软件编程及DSP器件实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射电星幅射的射电噪声信号用作单脉冲角跟踪和、差通道幅、相校准的信标源的校相 方法。介绍了其跟踪和校准原理,分析了与正弦标校信号的区别,讨论了其在宽带跟踪和窄 带跟踪中的不同应用。  相似文献   

11.
日益发展的新体制雷达技术的大量使用,给分选识别雷达信号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能快速准确地从繁杂的信号环境中识别出各种雷达信号源,本文提供了一个能够分离信号流中固定重频和抖动重频的电路。在介绍了电路结构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电路工作原理以及时序实现等。  相似文献   

12.
直接数字合成 (DDS)是一种重要的频率合成技术 ,具有分辨率高、频率变换快等优点 ,在雷达及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介绍了一种高性能DDS芯片AD985 0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点 ,阐述了如何利用此芯片设计一种频率在 0~ 5 0kHz内变化、相位正交的信号源 ,给出了AD985 0芯片和MCS5 1单片机的硬件接口和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13.
正交镜象滤波器组(QMF)是一种新型的滤波系统.与普通滤波器组比较,用它实现对信号的频域分析及综合时可大大减少所需的计算量.本文除阐述了双信道及多信道QMF的概念及频响要求之外,还对有关的设计理论及执行方式作了简述.最后对QMF的主要应用领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频率步进合成高分辨雷达体制受目标径向运动速度的影响极大,为了获取目标准确的高分辨距离像,需要做运动补偿。目标运动速度的估计精度直接决定速度补偿效果。首先分析了顺序跳频和随机跳频两种高分辨信号的特点,然后概述了相参合成处理实现高分辨的方法,最后研究了目标运动对这两种信号合成一维距离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波形的设计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目标速度的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频率步进雷达信号实现距离高分辨的工作原理。针对采用步进频信号的某W频 段末制导雷达在系统调试过程中,由于频率源本振和激励源不同频点的相位差不同造成距离 像畸变的情况,分析了信号相位变化对高分辨距离像的影响,根据步进频信号距离高分辨的 原理,提出一种对各频点间相位差进行相位补偿的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 其可行性,并在试验中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通过该方法可以不用对步进频信号各频点的相 参性过高要求,即可得到高分辨距离像,达到理想的距离分辨率,有效降低了W频段频率源 设计和调试的难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卫星接收机对模拟器件性能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直接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采样,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续处理用软件模块实现的方法。同时结合自动识别系统(AIS)本身两个载波频率接近以及带宽较窄的特点,根据Nyquist带通抽样定理实现以较低速率采样来获取船舶状态信息,研究了一种星载AIS信号全数字解调方法和信息检测恢复技术。首先介绍了带通采样原理,其次详细研究了多用户AIS信号采样频率的确定、两个频道信号分离方法以及单通道信号如何下变频为基带信号,其中基带信号检测采用简化的基于Viterbi的非相干检测方法,最后结合AIS协议进行信号的恢复,并通过示波器采集实际船台发送的AIS信号进行了实验,验证了该过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陈瑛 《国际商务研究》2007,47(4):190-193
根据微差变频移相原理,提出了一种射频相位校准的新方法.该新方法采用固定电长度,微小改变信号频率实现移相的新途径对射频相位进行校准.理论分析和实测结果证明,此新方法能提高射频相位的校准准确度,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抑制脉冲噪声对电力线正交频分复用(OFDM)通信系统的影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在接收端OFDM解调器之前前置一个置零非线性单元,即传统置零法。然而,由于引入了非线性失真,其性能并不理想。针对传统置零法引起的非线性失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消除非线性失真的改进置零法。首先,对接收到的时域OFDM信号进行脉冲噪声检测和置零处理;然后,在频域利用已检测的符号来重构时域置零处理引入的非线性失真,并通过迭代提高重构的准确性;最后,从频域接收信号中减去重构的非线性失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改进算法与传统置零法相比,有非常大的性能提升,增强了电力线OFDM通信系统对脉冲噪声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未知衰落信道中的MPSK信号的非数据辅助载波频率估计是通信参数估计中的复杂问 题,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针对性研究成果。针对该问题,提出采用先补偿信道影响,再去调制 , 然后进行非衰落信道单频信号频率估计的方法。该方法比进行频率和信道冲激响应联合估计 的方法简洁和高效,而且解决了联合估计中难以有效去调制的问题。通过和非衰落信道的频 率估计结果对比,表明其估计性能的下降小于3dB,能很好地满足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20.
<正> 所谓产业政策,是指政府对产业的均衡及其发展所采取的政策。产业政策是以产业结构的高层次化和合理化为基本目标,这说明产业结构政策在产业政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出口产业政策涉及生产出口商品的这部分产业。一国的外贸政策取决于该国的出口产业政策,也就是说,外贸政策的制定,必须与出口产业政策互相保持协调和一致;而出口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确定又必须首先考虑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从二次大战后日本、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对出口商品结构及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