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光 《北方经济》2010,(13):19-21
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世界各国失业增加,普通阶层家庭收入减少,消费水平下降,廉价消费现象日益突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人们普遍倾向于寻找经济实惠的商品,即便是没有受到直接影响的消费群体,也会产生忧患意识,在消赞决策上趋于理性化.  相似文献   

2.
就团队游客的消费来看,感性消费的心理和现象较为严重,从而导致游客的权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这是由于市场的不规范导致的.要遏止这种行为就要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与消费引导,让整个旅游消费向理性的方向发展,从而使整个旅游市场走上良性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随着买方市场的到来,非理性消费现象日益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和社会个体的健康发展,因此,政府要从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角度去引导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4.
杨宜勇  辛小柏 《开放潮》2003,(10):27-28
就业是当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几个月来,温家宝总理在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曾多次提及就业问题。当谈到本届政府所面临的困难时,他把下岗和失业人口不断增加,看作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之一。失业问题不但造成消费市场的不景气,而且制约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它不但使许多家庭陷入困境,而且加大了两极分化,造成不稳定因素,成为社会安全的巨大隐患。因此,目前我国的失业与就业问题已进入攻坚阶段,扩大就业是政府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5.
理性视角下的农民人情消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情消费已经成为农民的一项沉重负担,但人情消费却仍然能够得以存在并持续增长.文章基于对当前农民人情消费的现状分析,透视人情消费持续增长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民的人情消费行为是否是一种理性选择.研究发现,当前农民的人情消费看似非理性的行为,实际上是农民在既定条件约束下为了博取利益最大化所做出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在因华尔街投资银行家们胡作非为而哀鸿遍野的金融风暴中,近期美元却形成连续大幅度上涨走势!当前国际金融形势下,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  相似文献   

7.
倡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共建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全社会共同参与。当代大学生是开创 21世纪大业和振兴中华的主力军,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更应该身体力行,树立科学的消费观,适度花钱、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8.
杨敏  王静娴  杨洋 《中国经贸》2009,(24):129-129
本文以有限理性条件下的进化博弈模型作为分析工县、分析美国长期以来金融调控的内在机制。从数理分析上尽可能给出较为精确客观的证明,揭示美国金融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的某种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9.
刘畅 《特区经济》2009,(9):163-164
近几年,我国农业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加速了农村产业的转型。现代农业的逐步实施、农村环境的改善和保障体系的初步建成,使得农村消费增长的内在条件基本成熟。然而,刺激农村消费增长必须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理性消费机制,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理性回归才能更好地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磊 《魅力中国》2009,(16):56-57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运行下行趋势依然,各国政府采取的各种应对措施,也由于政策的“迟滞效应”或药不对症,成效乏善可陈。全球各地企业、劳工饱受煎熬,众多企业减产、倒闭,大批劳工降薪、失业,劳资矛盾大量涌现,纷繁芜杂,干头万绪,劳资博弈日趋激烈。而梳理劳资博弈脉络,分析劳资博弈成因,探究劳资博弈对策,将有助于劳资博弈难题的缓解、解决,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1.
虽然一季度经济整体下滑,但消费基本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这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入蔓延、国内经济增长下滑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支撑国内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立足国情引导公众理性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清 《特区经济》2012,(5):131-133
要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环保之路,"超越凯恩斯主义"和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除了在生产领域节能环保外,要立足中国人口众多的国情,从社会生活的微观层面倡导公众的节约意识,减少和克服公众消费的浪费现象和盲目高消费甚至挥霍性消费,政府要通过制度安排和公共政策引导公众理性消费,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培养公众丰富的精神追求和简约的生活方式,培植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生活基础。企业和商家要在引领公众节约行为和理性消费中寻找商机做环保产业,承担相关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隐性失业人口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从隐性失业人口水平估算结果来看,自1978年以来,隐性失业人口数量从3902.8万呈波浪式增加,到2002年达到21598.4万高峰,此后隐性失业人口开始迅速下降,直至隐性失业人口总体消除;隐性失业率在2003年之前基本在9—30%之间呈波浪式、缓慢增加的趋势波动,第一个波峰在1982—1984年,第二个波峰在1990—1991年,第三个波峰在2001—2002年,此后隐性失业率快速下降,自2004年以来隐性失业率几乎为0。从隐性失业人口水平影响因素来看,科技进步、市场化、产业结构演进、公开失业水平和经济增长等不同程度降低社会的隐性失业率,而政府干预则提高了社会的隐性失业率。  相似文献   

14.
15.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调整的影响,2008年我围经济增长9%,增速比上年大幅下滑。在经济连续减速的同时,反映消费变化的重要指标——消费品零信额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据此有观点认为,消费呈现与经济不同步的反周期走势,消费有可能独立于经济变化,继续保持旺盛态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本文认为,通过深入客观、多角度地分析消费需求的变化,消费需求在本轮经济凋整中受到的冲击小亚于其他指标,当前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仍保持基本同步变化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张志秀 《浙江经济》2010,(15):21-23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已近两年,世界经济避免了可能由此引发的大萧条式崩溃。但是,全球经济格局不平衡状况依旧,危机后续影响仍然变幻莫测,各国大量的财政货币强力刺激与高失业率、主权债务风险并存,发达国家通缩与新兴经济体通胀并存,全球有效需求面临长期不足窘境,未来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扩大内需特别是刺激社会消费需求是保增长的重要措施,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尤其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如何进一步让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19.
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应对,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大规模的投入、大范围的产业调整和振兴、大力度的科技支撑和大幅度地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国内各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重大决定,在增加投资方面,采取了项目建设提速、扩容,努力争取国家支持的策略;在加强自主创新方面,采取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强科技基础建设,突破重大关键技术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戎时俊 《中国经贸》2010,(12):49-50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零售业也面临着市场消费需求不足的困境,消费者消费欲望降低。受此影响,2009年春节期间,余姚华联商厦同比销售首次下滑,超市销售增长放缓,作为余姚商业龙头企业的浙江华联商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华联管理层认为:“危机”中包含了“危”和“机”,如何化“危”为“机”,才是寻找答案的根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早在2008年10月,公司董事会就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对零售业的影响具有滞后性,2009年必将面临需求不足、消费不旺的局面,因此公司制定了应对策略,通过提升服务,促进消费,保证了销售业绩的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