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新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是传统意义上反映造船国境遇的直接变量.在船舶市场处于熊市2.0的情景下,对于手持订单的研究尤为重要对2018年初中日韩欧手持订单质量进行探究,可以了解该国船舶工业的竞争力,同时也能反映未来一段时间内造船国的生产和风险情况. 2017年全球船舶市场整体情况 新接订单大幅增长三大主力船型回归 2017年全球新船成交1043艘、7382万DWT、2380万CGT,同20 1 6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73%、133%、83%.20 1 6年全球新船成交仅3 1 7 8万DWT,为33年来新低.2009年以来新船成交年度均值为9600万DWT,2017年的成交量从绝对值上来看仍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订单     
《船舶经济贸易》2013,(12):56-56
前10月全国接单量持续增长1~10月份,全国造船企业承接新船订单464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3%;10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1787亿载重吨,同比增长1.1%,比2012年年底增加10.2%。其中,手持出口船订单为1.0313亿载重吨,同比增长5.9%。前10月全球新船订单增长超七成  相似文献   

3.
造船三大指标有升有降 2011年,全国造船完工量为766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9%;新接船舶订单量为362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9%;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为1.4991亿载重吨,比2010年年底下降23.5%。按载重吨计,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5.1%、52.2%、43.3%。  相似文献   

4.
截至7月底,我国造船企业手持船舶订单量为18816万载重吨,其中油船手持订单约占20%。在今年上半年新承接的2378万载重吨船舶订单中,油船订单达200余万载重吨。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还有4200万载重吨的单壳油船需要拆解,这使得油船更新需求量铰大。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世界造船市场延续了2006年的繁荣景象,各类船舶新船价格不断攀升.远远超出年初人们的预期。截至2007年年底,全球新船订单突破2.5亿载重吨,手持订单超过5亿载重吨。其中,散货船成为2007年船舶市场的主角,成交异常活跃,新船订单达1.5亿载重吨;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建造不断升温,成为推动船舶市场整体繁荣的另一主力。  相似文献   

6.
造船     
《船舶经济贸易》2013,(10):59-60
前八月全国造船完工2695万吨 1--8月份,全国造船完工269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8.7%。承接新船订单349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9.3%。8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146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4%,比2012年底增加7.2%。  相似文献   

7.
4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发布了一季度我国三大造船指标。造船完工量63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5.5%;承接新船订单7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94%:3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9934亿载重吨,同比增长12.7%。专家表示,从一季度造船完工量来看,我国造船企业生产依旧稳健,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后3个季度平均造船完工量将大幅超过一季度。全年造船完工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8.
2003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手持订单均创历史新高,船舶总量居世界的第三位.各大船厂手持订单充足,全行业任务可以排到2006年.2004年,我国造船行业用钢量将会出现阶段性的高峰,但造船板呈现短缺趋势.  相似文献   

9.
根据工信部最新发布的消息,2011年1-9月,全国造船完工量510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3%,其中海船为1497万修正总吨;新承接船舶订单量290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2.8%,其中海船为1023万修正总吨。截至9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6886万载重吨,比2010年底手持订单下降14.5%,其中海船为4897万修正...  相似文献   

10.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按载重吨计.2009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4.8%、61.6%和38.5%。这些数据表明.去年我国船舶工业总量指标已超额完成。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江苏8家骨干造船企业交付船舶227艘.计1639.01万载重吨,首次突破1500万载重吨大关.再创历史新高。信息还表明.2011年这些造船企业船舶产品出口创汇达810852.25万美元.创历史新高。这些企业(除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公司未提供数据外)截至2011年底.手持有效船舶订单385艘.计2608.16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12.
《财经界(学术)》2009,(12):26-28
一、生产运行情况 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总产值、出口交货值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增幅呈现下降趋势;重点监测船舶企业造船完工量同比大幅增长,新船订单同比大幅减少,环比出现回升,手持船舶订单连续9个月下降,金融危机对船舶行业的影响逐步显现,经营形势不容乐观。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全球航运市场运力过剩仍然持续相当长时间。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节点上,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韩国造船界可谓掀起了一股接单“旋风”.在LNG船、海洋工程船舶及装备、大型乃至超大型集装箱船领域频频出手.不断获得高额订单。据韩国韩联社报道.今年上半年韩国造船企业的接单情况仅次于市场景气度大好的2007年.接单总量在全球市场的占比达53-2%。与此同时.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统计,1~6月.我国造船企业承接的新船订单同比下降了9.2%.  相似文献   

14.
据克拉克松统计,韩国接获新船订单的数量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位.2004年年底,韩国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首次突破3000万修正总吨,达3540万修正总吨,比2003年年底的2630万修正总吨增加了910万修正总吨.现在韩国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量相当于今后4年的作业量,2004年韩国造船企业新船完工量为830万修正总吨.虽然多年以来,韩国造船业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各种高新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研发也一直处于领先位置.然而,韩国国内造船业在发展中也在不断地遇到困难,韩国造船业是如何不断的在逆境中开拓创新求得发展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船舶经济贸易》2013,(4):57-59
今年1~2月造船完工量大幅下降 今年1~2月,我国船舶行业承接新船订单量同比小幅增长,但造船完工量大幅下降,工业总产值出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首次下降,船舶出口加速下滑,1~2月,全国造船完工量为56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0.9%:承接新船订单量为50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9%;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为1.0629亿载重吨,同比下降27.4%,比2012年年底下降0.6%。同期,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29亿元,  相似文献   

16.
订单     
《船舶经济贸易》2013,(10):59-59
江苏新接订单破千万吨大关 今年1--8月份,江苏省船舶工业新接订单继续攀升,达到244艘、1027.4万载重吨:该省13家重点监测企业新接订单142艘、914.5万载重吨.占全省新接单总量的89%。截至8月底.江苏省手持订单量为861艘、4221.7万载重吨.吨位同比下降10.0%,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6.5%。占全国份额的36.8%,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7.9%。  相似文献   

17.
韩联社近日刊发的一则消息称,韩国产业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船舶行业的新船接单量、造船完工量及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市场的35%、30.7%和33.5%,且这三大指标均名列世界第一。而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近期发布的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报告,自2010年以来,中国船舶行业三大指标已经连续4年位居全球第一。  相似文献   

18.
浅谈国内船用球扁钢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造船工业的发展带动了船用球扁钢需求的增加 2006年,我国造船产量达到1452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6872万载重吨,创历史新高,跃入世界造船业第一方阵,2007年上半年,造船产量达到755万载重吨,新接船舶订单4262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10540万载重吨.2010年前的造船任务已经饱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船企手持订单前10强中,中国占有4家船企.  相似文献   

19.
2016年1-6月份,新造船市场极度惨淡,全球仅成交新船订单224艘,1768万载重吨/631.8万修正总吨,同比下降66.8%/65.5%.无论以载重吨还是修正总吨计,上半年新船订单成交量均创1 7年以来同期最低,而从艘数来看则创下1996年以来的同期新低.海工市场依然如旧,量价双跌.据克拉克松数据统计,201 6年上半年全球累计成交海洋工程装备36座/艘,订单金额约为13亿美元,新接订单金额同比下降近75.5%.手持订单方面,截至201 6年6月底手持订单金额1355亿美元,同比减少12.6%;交付方面,上半年共交付海工装备206座/艘,同比减少19.2%;交付金额125亿美元,同比减少34.2%.  相似文献   

20.
全球最大的船舶咨询公司克拉克松航运研究公司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截止2007年7月,世界船舶企业新接订单1.288亿载重吨,而中国船舶企业承接新船订单5730万载重吨,占全球新接订单份额近一半.历史上首次超过韩国和日本,成为国际船市的最大赢家,世界航运、造船界纷纷为之震惊,惊呼“中国造船时代来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