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萍 《技术经济》2004,23(3):17-18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一种全新的发展观。1992年6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等件后,我国政府积极响应该倡议,于1994年3月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本分析了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解决环境污染是21世纪各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保护环境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我国政府也相应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化工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遵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战略目标,发展化学工业必须走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狠抓管理两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高殿军 《技术经济》2001,20(2):40-43
0引言“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一种全新的发展观 ,自 1992年 6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 1世纪议程》等文件后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我国政府积极响应世界环发大会倡议 ,于 1994年 3月发表了《中国 2 1世纪议程———中国 2 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白皮书从我国具体国情和人口、环境与发展总体联系出发 ,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 ,并对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要求。本文就矿区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谈一些个人的看法。1、矿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4.
山区人力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云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斯德哥尔摩联合国环境会议、经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至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其间20多年来、尽管由于各人的认识角度和深度不同.对于持续发展定义侧重点不同.、但是、已逐渐建立起科学的共识、认为人类活动强加于自然环境的破坏造成了非持续性,提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井把人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问题。我国根据环发大会精神制定了《中国对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全球到区域不断深入和扩展、各省也把可持续发展提到日程上。就云南省地理环境而言.以山区为主、其…  相似文献   

5.
蒲敏 《经济论坛》2006,(21):138-140
一、引言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的共同未来”发表后,涉及全球环境问题的持续性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概念在全球被普遍接受。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公约——《21世纪议程》,确定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共同发展战略和行动指南。1995年3月,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13次会议在日内瓦万国宫举行,会议主要议题是环境会计,讨论了“对各国环境会计法律法规情况的调查”、“跨国公司环境绩效指标与财务资料的结合”、“跨国公司年度报告中对环境事项的披露”等文件。19…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孝胜 《经济论坛》2004,(19):21-22
当今世界面临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失衡的严峻挑战。1994年3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2l世纪议程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中国将实施人口、经济、社会、生态、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此后,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而对于占全国陆地面积71.7%、总人口为3.5亿的我国西部来说,在人口素质低下、自然资源衰竭、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落后的条件下,探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Sutainable Development)自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的报告中正式提出,到1992件联合环境与发展大会,人类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共同追求的目标,并对其内涵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到1996年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近百种,从全球的观点看,Gro Harlem Brundtland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得到广泛的接受和认可。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根据《21世纪议程》中关于制定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要求,各个国家和有关的国际组织,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学,纷纷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研究,转向对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的研究,根据自己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和自己国家地区的特性,给出了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统计指标体系。联合国有关机构,研究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中期方案和指标体系。英、美等国相继制定了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我国先后有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郝晓辉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探讨》中给出的指标体系,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课题组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指标体系”等,至此,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由指标体系转向可持续发展系统内部规律。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表现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性,有关献对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做了探讨,本拟对可持续发展系统进一步分析,给出科技知识分子系统是“协调器”的结论,在此基础上,给出描述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发展战略却是历史的,可变支的。人类长期没有意识到工业文明与自然环境的矛盾的深刻性,却沉醉于高速增长的胜利喜悦中,把这种“高增长、高浪费、高污染”的发展战略视为当然的、不言而喻的和可持续的,是不思改弦更张,环境的全球恶化的事实和罗马俱乐部等学术团体的呐喊,为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正处于矗性的大觉醒之中。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人类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会计通过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全球的基本发展战略和行动指南,可持续发展观的出现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结果与创新。会计结束后,我国政府就在世界上率先推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和发展白皮书》,将可持续确认为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这是顺就世界发展潮流,从我国实际出发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人类21世纪的共同选择郑国璋1992年联合国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并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提出了人类通向未来的共同追求目标———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本世纪人类社会又一次重大转折的起点。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以后,意大利出于它在西方七国集团和欧盟中的地位等考虑,积极制订了《为实施21世纪议程意大利可持续发展全国计划》,(以下称《计划》),而并没有专门制订意大利的21世纪议程。  相似文献   

11.
制定和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和自身需要的必然选择。为了深化生态经济领域的理论研究,推动《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久前,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辽宁省本溪市人民政府在辽宁省本溪市联合召开了"全国第二展生态经济教育会议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北京有关方向的专家和全国部分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教授和实际部门的同志共聚一堂,就加强生态经济教育、生态经济学科建设、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认…  相似文献   

12.
张宇  齐欢 《经济论坛》2005,(18):9-11
自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1962年发表《寂静的春天》,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只有一个地球》以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在世界各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1992年始,我国相继发布了《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等重要文件。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特别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按照“五个统筹”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地域广大,人151众多,地区发展水平差距大,地区地理自然条件差距大,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21世纪议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政府为解决面临的一系列全球问题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国川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该文件参照联合国《21世纪议程》的框架与格式写成,内容分以下四个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该文件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社会经济不再重蹈发达国家的覆辙,而是要按“低消耗、低污染和适度消费”的模式发展。根据我国的国情,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即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该文件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即要提高解决全球问题的认…  相似文献   

14.
《环境经济》2012,(8):10
编者按:20年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签署了《21世纪议程》等重要的政府间协议,提醒各国关注环境与发展的关系。20年来,世界政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可持续发展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丽红 《现代财经》2003,23(11):49-52
1994年,我国政府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确立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体系的要求。目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与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需要相比,是滞后的,软化的,甚至是空白的。因此,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立法的相关问题亟待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进入70年代以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的概念和定义。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包括《21世纪议程》在内的5项文件和公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议程。自此,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提出来的。以1992年联合会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为标志,人类已跨出理论探讨的范畴,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目标。衡量可持续发展有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的主要指标,这三方面缺一不可。虽然可持续性这个概念是由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提出,现已成为一个综合、多维的概念,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发展学等学科中,内涵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8.
一、《建下开采战略》的提出《建筑物下煤炭资源可持续开采战略》(以下简称《建下开来战略》)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几点:1.世界对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普遍的呼吁和高度重视、自80年代以来,世界自然保护组织委托并组织了一系列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件,例如《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保护地球)、《我们共同的未来》等。联合国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向大会提交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中国ZI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向大会做出了庄严承诺。在该《白皮书》…  相似文献   

19.
地球峰会的成果举世瞩目、全球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可持续发展会议——地球峰会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此次会议有6万多与会者,包括104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192个国家的1.7万名正式代表。地球峰会基本达到了事先设定的回顾全球在实施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展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目的。应当说,大会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大会秉承务实、摒弃“光说不练”原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称“会议是成功的和令人满意的”。但是由于南…  相似文献   

20.
国际多边环境协议与中国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1年11月多哈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上,一致同意关于贸易与环境进行谈判。世界范围的环境保护使得中国外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保压力加剧。新一轮谈判要在2005年1月1日前结束,但关贸总协议/世界贸易组织仍没有专门的环境政策。发展中国家应积极明确多哈宣言对环境议程的授权,积极协调本国的贸易利益与环境利益,启动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环境问题”议程,对后期谈判和产业发展制订指导性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