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一个企业中,职工文化活动显示了整个企业群体的精神文明程度。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不仅可以使职工获得更多的知识。更是职工展现自我的舞台,从而培养职工的道德修养,提高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使企业的凝聚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本文阐述了目前煤矿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现状,针对业余文化生活对煤矿职工的重要性进行研究,提出相关的对策,以供参考。以期达到职工与企业和谐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在工余时间主要做些什么,他们对于自身文化生活的满意度又如何?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课题。为此,文章以台州市路桥区为例,以问卷、走访为主要形式展开了面向当地农民工群体的文化生活调查,借以总结归纳当今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基本特点,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从政府、企业、农民工自身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赤心木 《中国就业》2011,(11):57-57
为进一步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明确:到2015年,我国将形成相对完善的“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农民工文化经费保障机制,农民工文化服务将切实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华网》9月26日)  相似文献   

4.
<正>在长期实践中,中交一航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装公司)工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是职工获得知识的肥沃土壤,是职工展现自我的广阔平台,是职工培养良好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是提高企业凝聚力和职工企业归属感的有效途径。丰富和规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使广大职工群众在愉悦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启迪、激励和鼓舞,对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维系职工与企业劳动关系稳定和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安装公司工会认真贯彻落实一航局《项目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实施纲要》,在局工会和公司党委的正确领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是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生力军,但农民工离土离乡,他们的难处突出表现在精神生活的匮乏,社会学者称之为“农民工文化生活孤岛化”现状,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是本文着力研讨的重点。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农村乡镇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近几年,由于干部体制的改革,使乡镇干部的群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大批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年青人充实到乡镇。这些年青干部白天下乡工作,但到晚上就感到难以打发时间。由于很多乡镇机关没有组织业余文化生活,使这些年轻乡镇干部只好  相似文献   

7.
《中国就业》2009,(2):59-59
2008年,重庆共创建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101所,免费培训农民工2.1万人,实现转移就业2万余人。据了解,重庆市目前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占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的20%以上,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成为建筑行业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公共文化空间对农民工了解城市生活和更深层次地融入城市有着重要意义,但农民工对公共文化空间的使用和消费水平较低,在公共文化空间消费过程中,并未形成有效的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交往。导致农民工公共文化空间消费水平偏低的因素有代际差异、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及时城市的认同程度等。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降低公共文化空间进入门槛、将农民工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公共文化空间的交往功能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贫乏,急需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在现实中,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农民工群体有着制度性排斥,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十分有限。认为应通过健全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机制、建立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创新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参与机制、完善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机制和创立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机制等途径,为农民工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从而推动农民工有序融入城市和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文化消费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农民工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消费水平,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农民工文化消费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多元回归模型,进行了相关数理分析。在结论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指出要解决农民工文化消费水平普遍偏低的问题,必须加强农民工自身的城市文化认同、提高其收入、减轻其劳动强度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的内部出现了代际分化,青年农民工的队伍日渐壮大.由于特殊的成长背景及生活经历,他们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对城市文化的认同也有自己的特色.本文通过对南京市的青年农民工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他们在乡土认同感、对城市的归属意识、生活方式的认同等方面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正概述南京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是一家合资企业,承担着保障南京市管道煤气用气的重任。公司现有员工2000余人,随着员工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改善,精神文化上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公司工会应着眼于提高职工群众的文化素质,巩固工会的维权建设机制,不断满足广大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广大员工做到"快乐每一天"。为此,公司工会吸取外资企业有益的企业文化理念,让他山之石为我所用,结合我公司实际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3.
新年伊始,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被明确提了出来,引起众多媒体的关注。目前,60%的外出务工人员是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他们对09年工作生活的评价以及对10年的期待,可以为政府和企业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鉴于此,汇思人力资源研究所对在长三角地区工作的900多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调查,回收807份有效问卷,调查涉及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生活、节后计划等各个方面,并围绕这些方面进行了探讨、提供了建议。在当前“用工荒”问题凸显、两会聚焦新生代农民工的情况下,本文以其基于样本的扎实调查和层层深入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及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企业世界》2007,(9):47-47
一部通过省级人大常委会立法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地方性法规《山西省农民工权益保护条例》近日正式实施。此《条侈勤为在山西就业的农民工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保障。《条例》涉及农民工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等方面。重点保护农民工劳动、工伤、养老、医疗和生活居住等权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相对于经济方面的适应,其文化适应更具本质意义和决定作用。因此,政府与社会各界对农民工适应城市文化的过程应给以格外关注,应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农民工尽快适应城市文化,以使农民工尽快完成其城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民身份的,通过离乡或不离乡途径,以工资作为主要收入的群体。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指国家应该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农民工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农民工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农民工福利水平,提高农民工生活质量的一项社会经济制度。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互助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持续发腱,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日趋增多。两江环抱的重庆,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其特殊的山水相融的地理和人居环境,接纳了更多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这些“农民工”,尤其是无固定工作或工作场所的人员,居住生活条件极差。研究和改善农民工住房生活条件问题,对坚持以人为本,为农民工群体办实事做好事,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辽宁经济统计》2006,(12):40-40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前不久针对全国29 425名城市农民工的生活质量状况专项调查结果表明: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工资收入比较低,生活质量比较差,居住、医疗条件得不到保障,休闲方式比较单调,劳动技能普遍偏低,子女教育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农村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既是社会主义文化是否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解放的程度。而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农村业余文体队伍,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繁荣农村文化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以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为调查对象,根据融安县长安镇农村业余文艺队伍现状,从文艺队伍自身和社会因素的角度,分析农村业余文艺队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从认识、财政资金投入、管理机制、培训机制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珠江三角洲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农民工,描述了现阶段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农民工闲暇生活方式的基本情况,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其闲暇生活的内容、观点等进行探讨,得出农民工(特别是80后“新生代”农民工)的闲暇生活有“多样化,知识化,健康化”的趋向。并提出珠江三角洲中小型制造企业应根据这种趋向,引导农民工树立科学健康的闲暇方式,促进农民工的全面素质发展,从而增强农民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