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高新区》2010,(2):17-17
2009年,广州高新区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创新人才政策,积极推动以人才集聚带动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双提升”。  相似文献   

2.
唐琼 《特区经济》2011,(8):270-272
本研究借鉴以往学者研究的成果,从区域(产业)创新的视角,把高新区演化的路径划分为要素聚集、产业主导、创新突破及产业转移、财富聚集与创新要素扩散四个阶段。并以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高新区")作为实证分析,从产业、空间以及创新主体关系等三个方面判断西部高新区总体处于主导产业发展阶段,其中,成都高新区和西安高新区正向创新突破迈近。  相似文献   

3.
国家面新区从创办至今已经走过了20年发展历程,其间伴随、参与和引领了中国社会及经济布局的变迁。在中国经济的转型背景下,高新区是市场的先知先觉者,也是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者,在不断问鼎中国经济发展的高度和拓展经济领域的广度的背后,凝聚着指导高新区发展的政策理念。回顾过去,20多年来指导高新区建设的创新政策理念发生了三次转变,一是传统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蓝图定恢宏目标 在科技创新的春风下,长沙高新区已经描绘好了"十一五"蓝图,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发展全景."十一五"期间,长沙高新区将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竞争能力由单纯依靠政策优势向着力营造政策、产业、环境等综合优势转变,着力把长沙高新区建设成为聚集各类创新资源的主要载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特色明显的生态科技新城.  相似文献   

5.
在产业集群能否促进创新这一问题上,存在理论上的分歧。我国国情特殊,产业集群在形成机制上存在一定缺陷,更增加了这一问题的不确定性。与理论研究相比,国内规范的计量研究十分匮乏。为释疑解惑,利用我国国家级高新区详实的统计数据检验了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与高新区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产业集群显著提升了我国高新区创新能力。这一研究结论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集群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国家高新区经过16年的发展,探索了一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成功之路。但是,在目前国家税收、土地、能源等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不断赋予高新区新的生命力是一个值得所有高新区人研究与探索的问题。由石家庄国家高新区承办的“2007年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暨国家高新区(石家庄)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将于5月27日在石家庄召开。这次会议将集中国内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方面的专家,共同探讨高新区新的生命力问题,为国家高新区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舆论及政策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产业转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趋势。文章以南宁高新区为例,分析了南宁高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从产业转移原则,产业布局,产业扶持政策,产业链构建,人才体系、服务体系、项目库建设,招商引资理念和招商方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南宁高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地方政府应以国家高新区建设为重点,围绕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探讨创新型产业集群对高新区产业综合发展能力的影响状况,构建起高新区产业综合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结构,进行产业结构、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率、经济效益等指标的评估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政策与财政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集群集聚效应、盈利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对国内典型的三大高新区的人才政策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三个园区的福利性政策内容丰富,但结构基本一致,差异主要体现在政策力度上;然而,发展性政策的内容则显得较为单一。以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为框架,实证分析发现,三大园区的人才引进政策效果显著,其人才保有量大大增加;但是,在人才管理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人才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人才的规模效应以及产业转型的贡献还不明显,对此,为今后高新区的人才工作开展提供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新区》2007,(12):73
《中国增长极-高新区产业组织创新》一书近日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在深入分析了高新区内生增长机制路径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就中国创建一流园区和创新型园区,推动创业、瞪羚企业、高技术大公司、产业集群发展及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镇江高新区位于镇江市主城区西侧,核心区面积44.03平方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2012年创成省级高新区,镇江高新区2014年升格为国家高新区,2017年6月进入实体化运行。镇江高新区采用“管委会+公司”模式,通过创新平台的打造和创新政策的落地,立足全球配置创新资源,抓住项目发展的“生命线”,围绕项目发展、产业转型,推进园区开发建设、载体运营、双招双引、产业投资和资本运作等工作,努力做好“引盘转升”四字文章,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稳中向好。  相似文献   

12.
作为落实科技创新政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平台,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四川省高新区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从多个维度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并从创新能力、发展质量、开放水平、可持续能力等方面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四川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郑杰 《中国高新区》2013,(5):102-103
成立于1989年的孝感高新区,在2012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后,站上了新的起点,高新区工委提出加快建设“五个高新”,即建设产业高新、创新高新、生态高新、智慧高新、幸福高新,把高新区打造成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通过政策激励和环境营造,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和创新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14.
周飞 《中国高新区》2014,(7):111-115
正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东湖高新区充分利用先行先试的优势,在金融与资本市场正在酝酿着一场新"风暴"。早在2011年6月,在湖北省和武汉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武汉东湖高新区"资本特区"建设正式启动,科技金融的发展由此步入快车道。领航金融创新,圆梦科技腾飞。三年来,东湖高新区为了打造"资本特区",先后出台了15项科技金融服务专项政策,并得到省市金融专项政策支持,形成了东湖示范区2颂科技金融创新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高新区》杂志是由国家科技部主管,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国高新区协会主办的以反映我国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为主旨的大型综合性科技月刊。《中国高新区》杂志高擎"火炬"旗帜,秉承"传播创新文化、服务科技园区"的办刊宗旨,及时传递国家和有关部委关于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战略、方针、政策,真实记录高新区改革发展、创新创业的历程,生动反映高新区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6.
20年斗转星移,20年风雨历程,天津滨海高新区从区域发展理念、服务企业创新、提升创业环境、建生态硬环境、创政策软环境和驱动未来发展等各个方面都贯穿着创新的理念与行动。可以说,创新已经成为天津滨海高新区这艘“创新号”产业巨轮桅杆上高悬着的最亮眼的旗号。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是乐山高新区迈上国家级新台阶、踏上新征程的开局年,也是高新区攻坚克难、爬坡上行、追赶跨越的攻坚年。高新区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引领、体制机制改革等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两年增长30%以上,保持了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其中,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更是获得了乐山市委、市政府的倾力支持。6月27日,乐山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乐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文件(以下简称《决定》),破除了高新区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为高新区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政策支撑和空间保障。  相似文献   

18.
8月26日上午,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一号会议室,一场满载着激情和希望的新闻发布会正在召开。历时半年余调研、磨合,14个带有“红头印章”的政策文件终于在“光谷”出炉,它不仅是我国高新区中创新力度最大的系统政策体系,同时也是东湖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后交出的“初试”答卷。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但长春说:“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示范区高度重视,在政策支持,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了高新区极大的支持,举全省、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高新区发展亮点突出,在产业发展、研发机构建设、创新载体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多方面体现出江苏省高新区特色。文章抓住高新区快速发展契机,具体分析并举例说明江苏省高新区在产业、平台、载体等方面的创新亮点,同时总结出高新区发展中存在的苏南苏中苏北发展不均衡、产业定位不明、创新投入较少等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区位聚集以及生产和贸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与国内各高新区一样,南宁高新区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在新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加强自主创新、深化体制改革、促进产业整合、优化创新环境、增强竞争优势,以推动高新区“二次创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一切都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