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永青 《商界》2011,(2):143-144
看了这个情景案例,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发生在我们公司的真实案例。有部门主管向我投诉,指另一个部门未征求他的同意就收留了他的一个刚离职的同事。他说,这个同事应该是被撬走的,因为,他在新部门竞获保留原有年资和福利,  相似文献   

2.
下午,堵车。她路过一个小学的门口,她说:“我还从来没有下午从这里走过,从来没见过这群孩子们放学。”她是从联想的FM365转到这个部门,经历了FM365那次疯狂的裁员,她也送走过好多同事,但这次,离开的是她。他的老婆怀孕在身,而他自己刚刚分期付款买了房子,他此前何曾想到自己会是此次联想战略裁员的棋子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今天晨会上,一位同事讲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儿: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骑车的速度变慢了,开始他认为是自己发胖了,之后别的同事帮他分析,有的说他年纪大了,体能下降得吃补品了;有的说长期坐着办公,并且工作压力大.是亚健康了等等。听了这些分析,这位同事真的觉得自己是有病了,一直生活在阴影当中,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骑车慢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北京奥运会火炬已经点燃。但在2007年6月,一家国际机构发表报告,指责广东4家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许生产商雇佣童工,且严重侵犯其权益。消息一经发布,引起国外媒体的广泛报道,我国奥组委和有关部门也迅速做出反应,开展调查,并且承诺“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对商务社会责任国际协会(BSR)中国办事处总监周卫东来说,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他表示,六七年前他和同事们刚刚开始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对出口加工企业检查工作时,发现他们的劳工权益意识普遍不强,使用童工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5.
《商务周刊》2010,(8):66-67
永业集团CFO喻越的办公室是一个开放透明的空间,整块落地玻璃墙采取的是普通玻璃,他的工作状态甚至表情能够轻易地被其他同事看到。  相似文献   

6.
现实男女     
洪阳 《商界》2005,(9):83-85
周庆娣总也记得第一次见到朱强时的情景。9年前,她到北京出差,去某职能部门找一位同乡。到了办公室,同乡不在,他的同事告诉她他出去了。那位同事问,有很着急的事么?她讲,我来北京出差,来看看他,顺便蹭餐饭。同事说,没关系,我请你吃饭。她就这样跟着这位第一次见面的陌生男人去吃饭,这对她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这位同事就是朱强。  相似文献   

7.
80后"农二代"张鑫,2005年7月,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进入武汉一家私营公路勘测公司做了一名测量员。刚进公司,他就发现大部分同事都毕业于重点本科。当同事们一起讨论野外测量等专业话题时,他竟不知所云张鑫有了危机感。他心里清楚,要想在人才济济的公司里占有一席之地,惟一办法就是把自己提到和同事一个高度甚或比同事更高。于是他借来勘测规范书籍,经过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8.
王晓玲 《商务周刊》2009,(15):48-49
ABB(中国)可持续发展部的环境经理郑世文在同事眼里是一个喜欢自然光的人——“他座位上的照明灯经常是关着的;天色很暗时,他才去开灯。”  相似文献   

9.
斯坦福大学教授罗伯特(Robert Sutton)说:“一个好的经理应该聘用那些让你感觉不舒服的人”,他的同事们听完之后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10.
布莱恩·K·韦斯特是美国俄克拉何马州一家互联网服务公司的售后服务人员。他办了件好事,却遭到了法律部门的指控。去年2月1日,韦斯特的同事制作了一个广告标识,准备放在Poteau日报的网站上,为本公司老板做广告促销活动。这件事是合法的。  相似文献   

11.
前几年,有人对美国20000名公司职员进行了调查。从调查中发现,有的公司称他们的员工为“雇员”,而有的则称其为“同事”、“工作成员”或“小组成员”。一个公司或部门如何称呼他们的“员工”?员工对该称呼是否介意?目前还没有人对此进行研究。但是,员工是否愿意参与部门或小组的决策与他们的企业精神和他们对工作的满意程度直接有关。如果一个较高水平的员工参与了决策,就说明他对公司或部门有着高度负责的精神,也表明他对该公司是相当满意的。 所有的管理者或上级领导,都想让人们知晓自己愿意让每个员工参与部门或  相似文献   

12.
善在刹那间     
一天早晨七点半,下着小雨,我披着雨衣骑着电动车往单位赶。在一个学校门口,看到很多人聚集着。我凑近一看,同事小朱倒在地上,他的摩托车倒在一旁。小朱的一个脚指在流血,膝盖也擦破了。我忙问他,要不要紧?小朱说,不要紧,就是手脚擦破了皮。  相似文献   

13.
筝鸣 《广告大观》2004,(9):149-149
有这么一个广告人,已经三十岁,他已经做了三年的广告,但还是一个小小的文案,所幸还呆在一间算不错的公司里头,但身边所有的同事都比他的年纪小,而行内已经有大把和他同样年纪的总监,他的薪水,区区三千块,他生活在北京,上海,广州或者深圳某一个高消费城市的角落里。三千大元,可能只够别人缴一个月房租的钱。他没有什么积蓄,没有结婚,甚至都没有女朋友。家乡三十岁的同学朋友们都买  相似文献   

14.
10多年来,他频繁地往来于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他与同事的努力工作使中国的收入分配研究达到了国际水平。他们的数据chips(china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s)在国际经济学术界成了一个专有名词。  相似文献   

15.
<正>认识他,是在公司为成立新部门组织的培训班上。培训班结束,我和他也擦出了火花。为了避免被大家的闲话"浇灭","小火苗"只能在暗中发展。午休时间逛马路,我和他先偷偷约好地点,再一前一后分头行动。如果遇到"突发险情"(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忽然出现同事的身影),两人立即"作鸟兽散",要不是可以发"短消息"(直接打手机怕别人听见),我们恐怕要失散一个中午。  相似文献   

16.
虽然早过了“披头散发闯市场”的创业阶段,自《大河报》创刊以来便是报纸广告经营部门领军人的焦书晖早已习惯了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厦前的日出日落,勤勉敬业,十年如一日。没有意外,他会比同事们早半个小时来到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听取汇报,部署工作,接电话,签版……事无巨细,忙碌紧张,周而复始,这似乎与国内大多数报社广告部负责人的工作情景没什么两样。  相似文献   

17.
南通检验检疫局动检科科长、高级兽医师李建在最近召开的江苏检验检疫系统两个文明建设表彰会上,被评为江苏检验检疫系统2001年度"十佳勤政廉政优秀干部",他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热爱检验检疫事业,关心周围每一个同志的进步,满腔热情地帮助困难企业和下岗职工,以一个普通党员的高尚情怀,赢得了周围同事和工贸企业的一致称赞.1989年以来,他先后9次被省、市有关部门表彰奖励,1999年至2001年,连续3年干部考核被评为优秀.  相似文献   

18.
朱磊  徐卡 《广告导报》2008,(4):48-49
大学时代的韦凯元是个标准的才子。习书画、作词曲、玩乐器、踢足球、组织同学模拟联合国大会。八年北大时光回忆起来就一个字:爽!不过这份快乐的记忆也确属来自不易,从小被摁在案头苦读诗书,掩藏了他好玩的天性,却也培养了他谦逊好学的性格。动静之间,自然形成了他独特的魅力,韦的一位同事这样评价他:“我们老板很Nice!”  相似文献   

19.
娱乐     
《光彩》2012,(8):64-65
乐不停【山寨iPhone】有个同事拿着iPhone4S问另一个同事:"我的iPhone明明是真的,为何别人要说这是山寨的呢?"那个同事特干脆地说道:"你把那个最炫民族风的铃声给改了就没人说是山寨啦!"几天后,他找那个同事又问了同样的问题,那个同事说:"叫你把最炫民族风改了,但没让你改成月亮之上!"  相似文献   

20.
有感一套西服“价落千元”云育兵前不久,我与同事闲谈。他说:一个星期天,他和爱人准备给自己买一套西服,为了保证质量便去本市一家较大的百货商场购买.到服装柜台一看,不由得他们咋舌,各样款式全是高档货,价格没有低于1000元的.摸了摸口袋只准备了5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