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财     
《财会通讯》2008,(3):6-7
邮储银行推出首只理财产品;建行储蓄卡全面升级为“龙卡通”;工行私人银行成立在即;外资行仍主推高风险品种;挂钩股指期货的理财产品将推出;银行回应QDII“浮亏60%”;  相似文献   

2.
试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昊 《企业导报》2011,(19):128
个人理财业务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新热点。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各家银行纷纷积极推出了各种个人理财产品。本文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现状入手,旨在提出创新发展银行理财业务的对策,对未来的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商业银行不断推出各种委托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所引发的法律纠纷也日益增多。在处理理财产品纠纷时,就是适用合同法上关于委托的法律规定,还是适用信托法,一直是存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即试图通过探究信托及委托的起源和异同,揭示我国现存理财产品的委托本质。  相似文献   

4.
从2005年开始,外汇理财产品从最初的挂钩利率、汇率,发展到挂钩一篮子货币指数汇率,受到了回避人民币升值风险的投资者的追捧。此后,挂钩海外股市指数的产品层出不穷,渣打银行推出了挂钩道琼斯工业指数的美元理财产品,给投资者开辟了分享海外股市收益的新路。紧接着,荷兰银行也推出了挂钩香港恒生指数及挂钩国际商品指数的美元理财产品,而后又推出挂钩海外水资源指数、挂钩金价和石油价格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本金安全;年收益率在3%左右,甚至更高”、“投资无风险、安全有保障”。这是近一年来日渐火爆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常用的广告语。相信许多老百姓都无法拒绝这样的投资回报。事实上,自从去年中国光大银行推出首支人民币理财产品以来,多家股份制银行也纷纷涉足,人民币理财正成为最受老百姓青睐的投资方式之一;而前不久,四大国有银行分别证实已获准开办人民币理财业务。面临新的变数,人民币理财市场在新的一年何去何从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6.
新险出炉     
《中外企业文化》2007,(6):91-91
人保健康推新型旅游险产品,“太平智胜”理财产品投放市场,中美大都会推出新一代万能寿险,国泰人寿推出妇婴保险计划,永诚财险新推出租屋综合险。  相似文献   

7.
张然  林燕 《财会月刊》2008,(6):97-97
当前,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各银行推出的产品信息往往是不透明、不对称的。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的专业术语越来越多,对于含糊不清的语句,要向银行的专业人士咨询,对于投资者来说,防范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中的文字“陷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面向居民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或理财计划,居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和银行签订理财合约,投入一定资金委托银行运作,银行集中理财资金投向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信托贷款、基金、股票、协议存款等金融工具,到期日投资者获得合同约定的收益。自从2004年9月光大银行在国内同业中率先面向人民币储户推出第一期“阳光理财B计划”以来,人民币理财产品发展迅猛。  相似文献   

9.
新险出炉     
《中外企业文化》2007,(2):92-92
平安财险推出“夫妻房贷险”,渤海财产保险推出理财产品,生命人寿推出生命至鑫两全保险,太保启动“宠物犬主责任保险”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投资者、发行商更好的投资或者推出一款新的理财产品,本文将继续扩大参考利率的区间范围,选择单向浮动的利率挂钩产品使得投资者有更大的获得空间,发行商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产品设计和对产品定价,更有效地运用结构化理财产品筹集资金,有鉴于此,本文针对浮动型利率挂钩理财产品动态定价区间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理财产品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兴起 2013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同金融业的结合更加深入,一些互联网公司开始问金融机构合作,设计并发行线上理财产品。2013年6月13日阿里巴巴正式推出余额宝,并在半年的时间内,  相似文献   

12.
清楚认识到全民理财时代已经到来,中信银行不断推出形式多样的理财产品,充分满足投资者对于理财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家》2008,(3):101-101
1月25日至2月2日,工行北京分行限量推出“灵通快线”超短期理财产品。据了解,这是一款真正实现实时交易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可于每个工作日办理申购和赎回。投资者主动购买本产品,资金实时结转为理财产品份额,即享受收益;主动赎回本产品,资金瞬时到账,流动性高于目前市场中任何一种理财产品,能够帮助投资人进行有效的现金和投资管理,特别适合股市震荡加剧时为闲置资金寻求一个安全的港湾。  相似文献   

14.
王炎 《西部财会》2014,(1):44-46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个人财富的增加,个人投资者对其资产的保值增值的需求愈发强烈,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了种类繁多的个人理财产品。通过介绍理财产品现状,分析目前理财市场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06年资本市场的火爆,“打新股”理财产品在市场上崭露头角。2007年在新股上市频繁的背景下,各家银行推出的新股申购理财产品收益率一般不低于15%,“打新股”已经开始成为最热门的投资领域之一,受到了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普遍追捧。  相似文献   

16.
最近,网上不断出现各种高收益理财产品,余额宝规模达500多亿元后,又有公司推出年收益8%的理财产品,在引发热议后,虽然又澄清不保本不保收益,但8%这个数字着实很有诱惑力。那么,抢购高收益理财产品要注意什么呢?互联网企业纷纷跨界经营在余额宝规模不断扩大之后,许多互联网企业都看好了互联网金融领域,各个互联网企业都想涉足分享互联网金融这块诱人的蛋糕。今后,投资者可能会看到更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出的理财产品,肯定不乏高收益产品。但是高收益背后能否实现低风险,这就需要投资者擦亮眼睛。如何挑选高收益产品《中国质量万里行》提醒投资者,挑选高收益产品以下几点需要关注:1.产品是否保本。  相似文献   

17.
自从2004年9月光大银行在国内同业中率先面向人民币储户推出第一期“阳光理财B计划”以来,人民币理财产品发展迅猛。但由于受法律法规、金融环境和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的制约,人民币理财产品在快速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风险,居民在选择人民币理财产品时还需要理性投资。  相似文献   

18.
1月25日至2月2日,工行北京分行限量推出"灵通快线"超短期理财产品。据了解,这是一款真正实现实时交易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可于每个工作日办理申购和赎回。投资者主动购买本产品,资金实时结转为理财产品份额,即享受收益;主动赎回本产品,资金瞬时到账,流动性高于目前市场中任何一种理财产品,能够帮助投资人进行有效的现金和投资管理,特别适合股市震荡加剧时为闲置资金寻求—个安全的港湾。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6,(32):81-8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由于具有分布广、灵活性高、筹集资金迅速、附加值比较高等特点,现在已经成为银行业的发展重点,各家商业银行为了吸引广大投资者从而快速抢占市场不断推出各具特色的理财产品。当个人理财产品市场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的时候,一些夸大理财产品收益、银行进行虚假销售的现象开始出现。这不仅给投资者带来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这便引起了大家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的关注。因此,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面临的风险及风险控制进行研究,并提出风险控制建议,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市场风险。一些银行推出的外汇理财产品与汇率市场、黄金市场等挂钩,约定如果相关市场指数在事先划定的区间内波动,就可以按实际运行天数得到一个较高的收益率。一般来讲,汇率市场要比黄金市场的波动幅度大很多,因此投资者选择挂钩黄金指数的外汇理财产品更为稳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