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油田由勘探阶段步入开发阶段,可供钻探的大型缝洞体越来越少,由缝、孔、洞相互连通的大型缝洞集合体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缝洞体系连通性分析成为高效井位部署的关键,重点需要落实裂缝方向和密度两方面的问题。目前常规叠后裂缝预测方法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不能满足高精度勘探开发的需求。鉴于叠前裂缝预测方法在预测裂缝方向上的优势,本文从叠前裂缝预测原理进入手,应用解释性处理方法提高资料品质,进而提高裂缝方向预测的精度,并进一步探索了利用各向异性曲线识别多组裂缝的方法。应用表明,叠前裂缝预测及各向异性曲线识别多组缝方法有机结合,可有效指导缝洞体系连通性分析,为哈拉哈塘地区碳酸盐岩缝洞连通性分析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经过构造及岩溶作用之后大尺度溶洞、裂缝发育比较成熟、尺度差别不大的情况,建立了溶洞及裂缝发育的双孔模型。利用裂缝及溶洞中流体的流动方程,建立了考虑井筒储集系数及表皮系数影响的封闭边界油藏双孔单渗试井分析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法和Stehfest数值反演法算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实空间下无因次井底压力的解析解;绘制并分析了试井典型曲线,并对试井典型曲线特征及不同参数对试井压力响应曲线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建立的试井分析模型能够反映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实际储层特征和流体的流动机理。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试井模型、丰富试井解释方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缝洞型油藏多形成于碳酸盐岩型地层,油藏开采潜力的大小多取决于储层缝洞发育程度。本文对某油田缝洞油藏生产后期采取注氮气工艺分析产油量随着生产轮次的增加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对产出原油气油比的关系,以便给油田开采提供工艺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塔河油田采收率,深化开发单元储层参数预测及连通性认识,开展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刻画技术研究。目前缝洞目标刻画常用技术方法有张量,高频强反射分离,反演,分频,AFE,Aberrancy。区域断裂识别常采用频谱分解不连续性检测,曲波多尺度,蚂蚁体。目标刻画技术由前期的异常体轮廓刻画发展到现在内部结构及定量刻画,钻井放空漏失率由30%提高到58%。  相似文献   

5.
裂缝作为一种有效的储集空间和连通孔隙的重要通道,是储集层研究的重要内容。受地震资料品质和分辨率的限制,加之火山岩储层的非均质性强,岩性复杂,采用地震方法预测裂缝往往难度较大。地下岩层裂缝具有多尺度的特点,不同尺度裂缝在其强度、规模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主要利用测井响应和地震属性进行裂缝预测,利用地震属性进行裂缝预测的方法包括相干体、曲率体、倾角方位角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产能进行了预测研究,为了明确各层内影响因素与压后产能的关系,把塔河油田酸压井划分为一间房组、鹰山组两个层位,选用单隐层BP人工神经网络结构作为酸压效果预测的模型,并综合运用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及灰色关联度确定神经网络输入参数组合,通过改变输入参数的个数及改变隐层节点的个数研究不同结构神经网络模型与压后产能的关系,分别优选出两个层位的最优神经网络模型,现场应用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是适合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产能预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围绕油气勘探开发中复杂储层的实际问题,从地震物理模拟实验基础工作入手,开展起伏地表、缝洞物理模型模拟实验技术方法的理论研究,建立了比较实际的物理模型,并进行岩石物理研究,探索和认识起伏地表  相似文献   

8.
塔河缝洞型油藏储层非均质性极强,裂缝、孔洞发育,为该类油藏重要的储渗空间。为了探究不同能量保持情况下单一溶洞生产特征的变化,文章通过设计与制作缝洞结构的简化物理模型进行单一溶洞的物理模拟实验,展示了单一溶洞在不同能量下的生产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单溶洞生产时,生产压差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生产压差越大,产量越高;单溶洞生产时,初始压力对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初始压力越高,产量越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致密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文章以大民屯凹陷安福屯地区沈352井沙四下亚段的细粒沉积岩和雷家地区雷93井沙四段的细粒沉积岩为例,采用铸体薄片观测法及扫描电镜法分析致密储层岩石裂缝及孔隙微观形态特征,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相结合分析全孔隙直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致密储层岩石孔隙类型可分为晶间微孔、溶孔、有机孔、构造缝、成岩缝、溶蚀缝;孔隙直径多以中孔为主,见一定量的的大孔和微孔。研究致密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对该类储层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爱平 《化工管理》2015,(8):110-111
埕海潜山位于歧口凹陷南部埕海断坡区,由一系列北东展布的前古近系潜山构造组成,该区紧邻歧口生烃凹陷,发育多套优质储层,是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有利地区.2009年针对其中部的张东潜山高部位部署风险探井g1井,于上古生界奥陶系峰峰组试油获得高产气流,证实了埕海潜山良好的勘探前景.本文深入研究了埕海潜山构造、储层和油源等油气成藏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叠前地震资料提取振幅和频率类属性,开展奥陶系灰岩储层缝洞预测,对下一阶段预探目标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低渗压裂开发技术在海洋油田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但受海上作业成本限制,压裂规模较小,且出现递减较大等问题。为了经济有效地压裂动用低渗油藏,从压裂参数优化角度出发,通过建立低渗油藏实际地质模型,应用数值模拟对裂缝高度、裂缝半缝长度、裂缝间距等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较优的压裂参数推荐值,并据此对压裂方案施工参数进行了优选,为相似储层参数油藏后续压裂开发方案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大庆油田加密调整井压裂改造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针对大庆油田加密调整井压裂改造难点,研究裂缝参数优化、水平缝脱砂压裂、限流法优化布孔细分压裂改造、保护薄隔层压裂和适合高破裂压力储层改造的55MPa多层压裂管柱等压裂改造配套技术。现场应用证明:该配套技术为提高加密调整井薄差层的储量动用程度及改善压裂效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对大庆油田高水平、高效益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特低渗透砂砾岩油藏储层厚度大、物性差、储量动用率低、采收率低的问题,采用长井段水平井分段压裂开发方式,最大程度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针对纵向多层水平井的部署,通过压裂裂缝立体缝网优化,既实现对储量控制的最大化,又降低压裂裂缝窜通风险。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茅口组有很大的勘探潜力,受地震资料品质和分辨率的影响,茅口组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不清晰,影响了对茅口组储层的识别和评价。通过基于谱反演的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减弱茅顶强反射对下部地震反射的影响。以高分辨率地震数据为基础,采用弹性参数反演技术,得到能较好区分储层和围岩的弹性参数,从而预测了储层发育的有利区。研究表明:纵横波速度比属性能较好地区分储层和围岩,预测结果显示茅口组储层发育受断裂带控制,储层主要分布在断裂带附近区域,预测结果与实际井情吻合度高。  相似文献   

15.
苏里格南合作区内储层河流相砂体具有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有效砂体规模小等特点,给井位部署带来严峻的挑战。高精度三维地震在平面储层识别与预测上体现出较大优势,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通过三维地震最小泊松比预测储层在开发1区应用取得较好效果,但在区块北部遇到困难。2018年重新处理解释和反演以及持续深化地震多属性研究,提出了平均泊松比、时间厚度与瞬时振幅等地震多属性综合评价储层的方法。经过近3年的井位部署应用实践,储层预测符合率达到75%以上,开发效果明显,完钻井静态I+II类井比例达到90%。  相似文献   

16.
结合地震、钻井、地质等资料,对昆北油田切6号构造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该区主要受切6号断层控制,为断背斜构造;主要发育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少见贴粒缝,尤以构造缝为主。  相似文献   

17.
在不断增多的大面积的高分辨率相关地震资料背景下,层序地层相关学说和地震地层学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层序地层学说为基础理论,将地震资料实行重新的处理,进而得出一种新的层序地层框架建立方法,在这样的框架下,可以对多属性的地震相体进行分析,对其的划相可以从纵向和横向同时开始,进而得出地震的相体,并利用其展开地震层序识别以及解释,也就能实现对沉积环境相关细致分析以及储层的预测。为此,本文分析了谈层序地层框架下的地震相分析及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18.
马焘 《化工管理》2023,(8):145-147
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是塔河油田奥陶系最重要的储集层类型,深入研究岩溶作用机制及其控制因素,对认识储层的发育规律和寻找有效储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岩溶发育的基本规律统计及对岩溶作用时间界定的基础上,分析认为塔河油田奥陶系储集层主要岩溶作用机制包括沉积期淡水溶蚀作用和受不整合面控制的构造岩溶作用两种,影响岩溶作用的主要因素为构造和岩溶古地貌,其次环境、气候及地层流体性质也对岩溶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水平井改造以增大改造体积、提高单井产量为目标。近年来,随着致密油藏开发规模不断扩大,水平开发技术随着得到不断完善提高,通过对国外水力泵送桥塞技术的借鉴,开展自主研究,形成了具有国内风格的水力泵送桥塞压裂新技术。该技术满足致密油藏体积压裂“多簇射孔、高排量、大液量”条件,通过现场应用,通过压裂过程裂缝监测发现该技术实现了人工主裂缝与天然微裂缝相互沟通,形成较大范围的缝网系统;同时采用“滑溜水+基液+交联液”的混合设计方式,增大低粘液体比例,降低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  相似文献   

20.
针对输水洞在伸缩缝处出现的渗漏问题,分析产生缺陷成因,找出处理问题的方法,选取缝内部采用化学灌浆,缝表面采用手刮聚脲封闭的方案进行裂缝处理,有效地阻截了渗漏通道,确保了输水洞内混凝土的完整性,延长工程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