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综合应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粒度及压汞曲线等资料,对漠河盆地侏罗系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箜篌特征及非均质性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5.
6.
7.
长6油藏在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中占重要地位,目前,长6油层的勘探已经进入勘探中后期,勘探难度越来越大,深入分析延长组长6油藏的成藏条件,搞清其成藏主控因素,对延长组长6油藏后期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化子坪北地区长6油层组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及烃源岩特征等各成藏要素的细致分析,最终解剖该区长6油藏,寻找其成藏主控因素。通过研究分析认为,化子坪北区内烃源岩厚度差别不大,长6油层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水下分流间湾微相,储层砂体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储集性能以分流河道中心的砂体储集性能最好;长6油藏主要分布在河道砂体较厚的地方。与此同时,构造对长6油藏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油气在长6油层组顶部构造高点或局部鼻隆部位富集。结果表明,沉积储层与构造是研究区长6油藏的主控因素,受其控制长6油层组主要发育岩性油藏及构造—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8.
9.
安塞地区延长组长2、长4+5、长6油层组勘探开发程度高,进行新层位认识是保证油气生产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安塞地区90余口探井的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岩石薄片等的研究,运用测井地质学、沉积学和粒度分析等方法,认为安塞地区长8时期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砂坝等微相,储层砂体展布主要受沉积相的控制,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油气的主要聚集场所,其中长82油层是重点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岩心、测井、录井、分析化验资料和地震资料分析对元坝地区须二段下亚段的沉积环境和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须二段下亚段为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亚相,三角洲前缘在西北部广泛发育,向西南部逐渐演变为滨浅湖。须二段下亚段储层属于低孔、低渗致密型,孔渗相关性较好,主要为孔隙型储层。粒间、粒内溶孔在水下分流河道和滨浅湖沙坝中十分发育,且微裂缝的发育有效提高了储层的储集性能,所以河道微相、滨浅湖沙坝与裂缝发育带的叠合区域即为相对优质储层发育区。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后期溶蚀作用形成大量次生溶孔。总体来看,研究区须二段下亚段储层发育主要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11.
河流沉积体系控制着蟠龙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2亚油层组储集层的物性。以辫状河为主的河道砂体孔隙度高于曲流河河道砂体。不同的沉积体系又制约着成岩作用的程度。与辫状河砂体相比,曲流河砂体经历了更强烈的次生溶蚀作用,从而使曲流河砂体的渗透率高于辫状河砂体平均;曲流河砂体中较高含量的黑云母及其在成岩过程中的蚀变膨胀使砂体的孔隙丧失大于辫状河砂体。碳酸盐胶结物是影响砂岩物性的主要胶结物,它和孔隙和渗透率成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基于姬塬油田延长组油井压裂投产的特点,从地质特征分析入手,对可能造成储层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姬塬油田延长组储层粘土矿物含量高、孔喉细微是主要的潜在伤害因素,注入水与地层水、储层岩石不配伍形成有机垢加剧了储层伤害,压裂改造过程中压裂液滤失滞留、水不溶物、破胶残渣对储层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根据不同的伤害机理分析探讨了解决对策,现场应用了酸化、前置酸压裂、酸蚀多缝体积压裂及高黏强溶蚀酸转向酸化4种工艺,整体改造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对姬塬油田提高稳产水平和开发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工程院储层改造研究所研发的创新技术,使中国石化页岩气压裂20口井322段、致密油气27口井156段、压裂施工创造了多项施工纪录,焦页1HF井首次获得重大商业性发现。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储层改造研究积极开展新工艺、新材料、新工具、裂缝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先后承担了"页岩气网络压裂机理及设计方法研究""致密砂岩丛式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设计研究"等50余项科研项目,经过近5年潜心研发,形成了页岩油气和致密油气水平井分段压裂设计方法、水力喷射工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