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多层非均质油藏的特点出发,提出差异化开发的理念,强化地质基础和剩余油认识,通过精细地质模型和油藏模拟,瞄准差异化开发的靶点,以井网井距的优化、变密度射孔、换层时机优化、注水方式优化等方法提高差异化开发的效益;配套分层注水、一体化测调及分层采油技术保障差异化开发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进良 《化工管理》2013,(8):206-206
卫2块属上气、中油、下水的窄油环气顶油环油藏,针对采气速度快、注水强度大、油井气窜、油气水关系复杂等水淹严重,产量递减大的问题,开展储层精细对比、相控剩余油研究等,建立了气顶油环油藏特高含水开发期精细挖潜实现稳产的开发模式:通过事故井大修、侧钻、换井底等恢复完善局部注采井网,通过油、气、水井井别转换及井组层间精细调整实现剩余油的精细挖潜。通过强化转注、分层调配等实施"点弱面广"的注水,控制油气界面附近注水井的注水强度,保持合理的注采比,有效控制了油气界面,防止气窜、水窜的连续发生。  相似文献   

3.
海外河油田已步入开发的中、后期,受储层的非均质性、井网的完善程度、微构造及沉积微相的控制,剩余油挖潜难度不断增大。海外河油田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支持下,通过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优化井位、优化设计、优化管理、优化射孔等系统攻关,使侧钻技术在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油藏储量动用程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等方面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文33断块区沙三上油藏属典型的深层高温、高压、低渗透油藏,为解决该区块目前开发中存在的井况损坏严重,局部注采井网不完善,注水压力高、注水状况差等问题,通过相控剩余油及相控井网的研究方法,开展层间精细注采调整,配套工艺新技术,改善了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石油勘探和开发程度的延深,低渗透油田储量所占的比例愈来愈大,低产井愈来愈多,目前镇原油田低产井占总井数的三分之一,如何提高低产油井产能,形成有效的治理技术,是进一步保证稳产、提高油藏开发水平、保障油田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针对镇原油田低产井的生产特点,分析低产井分布规律、主控因素,并对低产井进行分类,通过井网优化、注水技术政策优化、储层改造措施等手段提高单井产能,实现提高储量动用程度的目的,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6.
本次研究对目的区块油藏的非均质特性、开采特征及影响开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区块地质油藏储油层的地质类型复杂,层内层间连通情况复杂并且油层分均质性高。在油层开采油层合采合注的开采方式下,最终导致了开采油层剩余油储量控制的程度下降,注入水上窜现象严重,在注采的过程中出现了采油井和注水井再利用的情况以及井网不适应等因素,使油层处于低开采阶段。针对开采油层地质特性、油藏非均质行、开采等矛盾并结合成功实例,在单组砂岩体精细的刻画以及储油层剩余油分布的特性基础上,以减少开发目的层位非均质特性为目标,进行细化分布开采以及开采井网之间重新组合的研究,并提高开采油层剩余油储油量的控制程度、并进一步提高水驱开采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西北油田采油三厂对全厂现有单元、单井进行重新梳理,打破原有思维定式,运用注水、注气、措施、优化工作制度等手段,盘活现有资源。西北油田采油三厂面对油藏能量衰减加快、注水效果变差、低产低效井增多的局面,实施定量化注水、精准酸化,"注气三采"等技术,对"阁楼油"、剩余油进行深度开发,提高储量动用率,自然递减率从去年同期的28.14%降低到15.46%,综合递减率从26.71%降低到7.13%。  相似文献   

8.
针对杜家台稀油层系开发后期,地层压力低、井网不完善、采用天然能量下开采达不到标定采收率的的开发矛盾,通过精细地质研究、优化井网部署、优选完井工艺等手段,利用注水井网调整,部署加密井8口,取得较好效果,对同类油藏提高采收率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目前已进入氮气驱阶段。传统注水、堵水等开发技术存在剩余油动用盲区,随着研究深入,运用单井注氮气技术可有效动用井周阁楼型剩余油,为提升开发效果,亟需建立单井注氮气选井原则,同时开展注气过程中的注气参数、伴水量参数、焖井时间参数及开井生产参数等方面的优化调整,本文将重点阐述以上技术形成过程及在现场应用取得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L区块断层发育,构造复杂,纵向非均质性严重,层间矛盾突出,制约了油田开发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通过应用新的三维地震解释资料对构造进行精细解释,建立新的对比原则和对比方法,对断块构造及储层发育有了突破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剩余油分布进行进一步研究,实施了以井网调整及整体调驱为主要手段的开发试验方案,达到了完善断块二次采油井网、提高水驱采收率、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低渗透油藏在实际开发中多采用水力压裂方式进行储层改造。在实际开发中考虑压裂裂缝延伸方位及注采对应关系,初期采用五点法井网,但五点法井网在开发中存在水井间滞留油无法动用的问题,因此本文以东辛油田营11块北区为例探讨了初期采用反七点井网挖掘注水井间滞留油,后期转五点法井网注水开发的可行性。达到促进低渗透油藏均衡水驱开发、提高储量动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进入开发中后期以后,随着油田井网不断损坏,水驱动用储量损失严重。水井分注率也随之下降到39%,层间矛盾进一步突出,分层动用差异大,含水上升加快,导致自然递减、综合递减进一步加大,产量难以稳产。文中在构造及相控储层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精细分类研究,为井网损坏老油田剩余油挖潜探索出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含水老油田在中国的储量和产量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改善这些老油田的开发效果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高含水老油田的改善开发效果的工作是亟需的和十分重要。胡庆油田近几年通过剩余油精细研究、储层构型研究、有效注水方式研究等,取得了一定成果,实现了高含水期开发效果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李巧玲 《化工管理》2016,(12):109-109
桥口主体构造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中部,属于强非均质低渗油藏。随着注采井网的不断损坏,自然递减逐年增大,产量下降快,开发形势逐步变差。为了有效遏制油田产量进一步下滑趋势,围绕桥口主体井网恢复重点开展构造、储层、剩余油等基础地质研究和井网调整恢复经济政策研究。  相似文献   

15.
魏315井区位于魏岗油田四区Ⅴ断块的北部,被断层所夹持。通过对该区块的构造、井网控制及水驱控制状况认真细致的分析,取得了新的地质认识。为进一步提高该区块的井网控制程度及水驱控制程度,改善开发效果,提高水驱采收率,部署油水井6口。这些实践丰富了断块油田注采调整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处于注水开发后期的断块油藏采收率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依据曙3区开发特征,优选适合的开发方式和注采井网,数值模拟优化注采参数。分区规划,单元重组,油藏工程优化设计。提出开发调整建议,以直井为主重建注采井网,采用精细注水、深部调驱、化学驱等多元开发方式,改善区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7.
法哈牛砂岩油藏由多个小断块构成,构造复杂,非均质性强,难以形成有效的连通系统,经过多年注水开发,目前井况复杂,井内工具多,造成停关井的比例是逐年增高,而且剩余油分布十分复杂,影响了区块的整体开发效果。针对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复杂、认识不清的问题,通过剩余油分析再认识,利用老井侧钻重构井网,完善了注采系统,同时通过单井调剖和压裂等措施手段提高了单井日产水平,整体上实现区块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8.
萨北开发区北部过渡带进入特高含水期后,综合含水高于全厂1.78个百分点,采出程度较全厂低10.76个百分点。现井网条件下常规方法难以有效动用剩余油,利用水平井的技术优势可有效挖掘厚油层顶部及注采不完善型剩余油。为解决该区低效无效循环严重,综合应用精细油藏描述成果、取心井解释结果、试油等资料,对水平井潜力区域的优选问题开展研究,并优选布井改善区块开发效果。结果表明,区块构造落实清楚,井区砂体发育厚度大、上下隔层及层内夹层发育,选择局部区域注采不完善、平面或纵向剩余油富集的纯油段,是水平井优选原则。厚油层顶部、断层边部和注采不完善型剩余油,是水平井方法挖潜剩余油、提高采收率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9.
曙2-6-6断块主力目的层为杜家台油层,由于开发过程中采取了井网加密、层系调整和强注强采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目前水淹严重,剩余油高度分散。为进一步动用剩余油,提高区块开发质量,进行了断块治理对策研究,有望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从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等方面研究了特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结果表明:影响特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地质因素主要有孔喉半径小、储层非均质性、裂缝、敏感性等,开发因素主要有工作制度、注采井网及注入水质等;提出了五点法井网调整完善注采关系、混相驱等降低界面压力、注水方式调整提高井间动用程度、改善水质降低污染等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