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感到很孤独”,今年9月,施振荣在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子面前说这番话时.眼镜后面流露出几许无奈,“华人的品牌在国际上只有宏一家,我感到很孤独。” 这只是施振荣孤独的一个侧面。让施振荣更感孤独的是当他真正闯进国际舞台时,所创造的企业模式却无人喝彩。如今,施振荣又在全球率先提出“联网组织”模式——IO,这使他的肩上又多了一层灰色的孤寂。 在北京大学讲台上,施振荣侃侃而谈。他认为,未来的产业趋势是一种超分工整合的模式,而IO就是超分工整合中最有效的运作模式。小到公司内部门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大到…  相似文献   

2.
9月1日上午10点正,本刊记者如约来到了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在大门口,匆匆从外面赶回的孙公麟副秘书长,手里还拿着不少待处理的文件。一进办公室,他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相关资料和简报递给我们。这一细微的举动让我们感到了他工作的细致和对本次采访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说到大连的教育,不能不提起一所学院;说到大连的教育改革,也不能不提起一所学院。2008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省级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会议上,这所学院的党委书记用15分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信息》2004,(21):46-47
2004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三农问题顿时成为各方关注焦点。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生养我们的土地,把关心给与勤劳朴实的农民,呼吁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但事实上,有一个人为了“三农”的问题,已经研究了几十年,实践了几十年……他叫温铁军,现在人们叫他“温三农”,他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中国体改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理事长兼院长。  相似文献   

5.
黄河之恋     
柏雨果 《西部人》2003,(2):30-31
雨果是一位智慧的人,他有一双善良而又刚毅的眼睛,忧伤着这个世界,却又热情礼赞着生命的伟大。人怎样才能为万物之灵?人存在的意义和力量在何处?他的作品反复在揭示着这一主题。这一主题虽然一切真正的艺术家都在为此寻找答案,而雨果有雨果的法门。这就是他震动我们的根本原因。而他在揭示这一主题时,并不刻意,不造作,不小器,作品无硬结,雍雍大度,充满了东方的情调和一个经过中国文化大革命的中年人的宽厚与温情,这便又使我们感到了一种亲切。——贾平凹《读雨果的摄影作品》黄河之恋@柏雨果  相似文献   

6.
周大平 《中国西部》2012,(15):46-47
“这所学校的教室很小,让我在上课提问时不会感到紧张。”“学院的老师会牺牲自己周末的时间为我辅导到很晚。”“学院教会我学习,支持我找到工作。即使在毕业后也为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在吴一坚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铜匾,上刻“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八字——这源于画家徐悲鸿的艺术观点.现在则成了吴的决策方针。多年来,在金花企业集团.已经很少有人能左右吴一坚的思路。整个公司的决策全在他一人心中,而全体员工,从副总经理到每个普通员工,所有人都是吴一坚思想的执行者。  相似文献   

8.
1996年12月20日下午2时,笔者来到北京永定路上的南德集团总部,采访牟其中先生。在四楼的总裁办公室里,牟先生给我留下了难忘的第一印象。他的平易近人和亲切诚恳,他那开朗个性和轻松活泼的神情,他对市场的深刻洞察和敏捷的经营思路,他的坚强性格和崇高抱负,所有这一切令人肃然起敬。坐在总裁办公室红木椅子上,倾听着这位传奇人物、大陆首富的侃侃而谈,我感到自已像被一位智者引到一座高山的顶峰,从那里可以鸟瞰到整个世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座无比巨大的金矿、取之不竭的自然资源财富,  相似文献   

9.
冯中强 《魅力中国》2014,(20):97-97
前言:马尔特·马丁致力于一系列具有一定规模的项目,这些项目被称为公众语言,这些也使得他得以在巴黎的圣布莱斯区展示他为街道带来新活力所进行的实验。在一个人的边缘视觉感知到的许多现象往往被当作是一种警告,而有些平面设计师仍然对马丁的作品感到难以理解和困惑。马尔特·马丁的边缘视觉是没有限制的,就像地平面一样,一旦我们走近,就离我们更远。  相似文献   

10.
刘岩 《魅力中国》2013,(14):378-378
近期,经过对武警院校会议精神文件的学习,认真组织讨论了总部首长重要讲话、《武警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关于推进武警院校教育教学转型的意见》等重要文件,感到受益匪浅,我深刻领会了总部党委的决心意图,看到了武警院校一年的调整改革中做出的成绩.明确了院校发展目标和未来几年的具体任务,对学院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同时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北方经济》2006,(7):F0002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内蒙古电子学校,2003年经自治区政府批准独立升格为电子信息类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学院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性职业院校.全国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指导工作先进院校,内蒙古信息化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信息产业部批准的承担“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的院校.国家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之一。今年6月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确定为“内蒙古信息化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12.
1980年,我在海西州州委宣传部工作.一天早晨,州委办公室主任王平顺陪着一个陌生人来到我们办公室,他给我们介绍说,这是刚从西宁调到海西的副州长赵喜民同志.王主任介绍一毕,赵喜民同志就补充道:"我以前在青海日报社工作.因为分管州上的文化、教育、卫生工作,以后免不了要和宣传部打交道.今天先来认认门,认认人."听我说着一口"秦腔",赵喜民就问我:"陕西人?哪个县的?"我回答说:"富平."他接着说:"我是西安的,离你不远,乡党.以后在工作上多多支持."平易近人,清新随和,让人感到一种无可抗拒的亲和和热忱,这就是赵喜民同志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13.
《当代陕西》2010,(6):61-61
西安思源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12年来,学院的核心人物周延波以超人的毅力,励精图治,硬是把思源打造成国内极具影响力的一所民办高校。他提出学院的办学宗旨是一为中国青年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服务,他的团队愿景是一办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应用型大学。  相似文献   

14.
惠州是广东省历史名城,在古代即有“岭南名郡”的美誉。在惠州青山绿水、湖光山色的倚丽中,怀抱着一所历经沧桑,但为惠州人引以为豪且名扬四方的高等学府———惠州学院。 惠州学院位于惠州市惠城区,由丰湖、金山湖两个美丽的校区组成。 惠州学院是2000年3月经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通过,教育部正式批准,由惠州大学更名的一所本科院校。 惠州学院的历史可远溯到公元1254年南宋时创建的丰湖书院。它曾是广东四  相似文献   

15.
何祚庥院士一直是公众眼中的新闻人物,而这是本刊记者第二次采访他。2006年底第一次采访时,何院士对高新区发展的高谈阔论言犹在耳。再次联系,何院士依然非常爽快,并就26位专家提给国务院的联名信被摩光这一事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以及未来我国汽车能源的判断等,如此富于思想性的交流,让记者感到着实地上了一课。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除了讨论汽车氢能源,何祚庥院士更多地谈到解决石油短缺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电动机车。他的表迭很直接,或许会让在场的人觉得近乎“偏激”,但他所表露的神态让记者真切地体会到一位老专家对中国汽车能源的坦诚与贡任。  相似文献   

16.
2004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三农问题顿时成为各方关注焦点.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生养我们的土地,把关心给与勤劳朴实的农民,呼吁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但事实上,有一个人为了"三农"的问题,已经研究了几十年,实践了几十年……他叫温铁军,现在人们叫他"温三农",他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中国体改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理事长兼院长.  相似文献   

17.
《发展》2008,(7):159-159
范仲淹小时候是个穷苦的孩子。他两岁死了父亲,为了生活,母亲带他改嫁到了朱家。朱家也很穷,无钱供他读书。他就一个人来到一所寺院,一边干杂活,一边苦读,常常读书到深夜。困了,他就用冷水洗洗脸。最使他感到困苦的就是每天的饮食,  相似文献   

18.
1992年4月7日,对汤君年来说,这一天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和太太一行四人搭乘中国民航的飞机,从北京出发,于当晚8点40分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这一段行程,无非也是日常的商业活动——从此地飞往彼地,再从彼地飞往此地,随后,就是一连串的拜访、谈判、签约------假如说有一点点区别的话,他的这次上海之行,应该算是一次被动的安排。如果不是他刚刚见过中国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的主任王兆国,如果不是他自我介绍祖籍上海南汇,如果王兆国主任不特别建议他到上海看一看,此时此刻,汤君年肯定已经坐在香港的办公室里,开始和他的助手安排…  相似文献   

19.
洽明 《中国MBA》2004,(7):1-1
今年六月,来自费城西郊的沃顿商学院院长贺克博士站在金茂凯悦80层楼上俯瞰黄浦江两岸的风景,他坦言到目前为止对中国还知之甚少,现有的了解还不足以令他获得清晰的感觉,一如隔着玻璃的遥望。为此他率领学院明星教授团并吸引500名全球校友聚会上海。  相似文献   

20.
根据浙江省建设主管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料表明,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已达95.1%,作为全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全新的运作机制,改革创新的丰富内涵,培养有用人才的水准以及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办学理念,是育人之魂,办学之本。为探索该学院的办学水平及其深化改革的具体内涵,记者一行采访了该院丁夏君院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