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革英 《企业家天地》2011,(10):106-107
农村和谐发展就是人的全面、持续和协调发展。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农村职业教育则是承担着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的历史使命和重要任务。当前,应积极探索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发展农村经济,要让广大农民致富,还要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要重富裕,也要重文化。要“两条腿走路”,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健康、和谐发展。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农民去建设新农村,农民的文化素质的提升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文化和民主政治建设中起着重要的载体作用,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必然选择的形式。因此,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问题,要从立法、资金和政策等方面采取措施,以完成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从长远发展高度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要完成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就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加强农村党的建设,使农村党组织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更好地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历史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党和政府加快农村发展的又一伟大创举,其根本目的是推动农村的整体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发展和完善农村的养老保障事业是新农村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透过新农村发展的理念去分析未来农村养老方式的趋向,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好的带头人。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增强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共建和谐的创新能力,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必须适应形势、转变观念、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改进工作、创新机制,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新能力,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胡瑞芬 《现代经济》2007,6(8):76-76,80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决策,就是要以生产发展解决农业问题,以生活宽裕、管理民主解决农民问题,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解决农村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保证,根本在于如何解决好“人才强农”问题。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从政策、资金、技术、管理、农村公共产品等方面给予支持是完全必要的。但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调动农民自己的力量是关键,提高劳动力素质是根本。而信息化则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途径。信息化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政治民主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是发展农村经济,核心问题是发展能力和发展环境,涉及众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议题。财政政策作为促进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应当而且能够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财政政策设计和执行管理是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60年来我国农村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1949-1978年的农村发展,通过完成土地改革,实施统购统销政策、人民公社体制和户籍制度,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1979-2009年的农村改革发展,通过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提高农民主体地位,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变革和整合了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加强和改善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新的发展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摆上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位置。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在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和完善市场基础性作用中,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需要经历磨合、渐进、发展阶段的过程,要想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不断延续,就要千方百计地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必须从基本国情等多方面来考虑,并对不同情况进行有力的改革。文章从论述的角度谈谈该如何增强建设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农业资源、农村体制改革及农民收入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往前迈进。  相似文献   

12.
经济新常态下对农村改革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农村各项金融政策的实施可以全面提高农村的综合发展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制定金融政策,才能解决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不足问题,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我国不仅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还是一个农村相对落后的国家,必须要从金融政策优化出发,提高农村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一、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认识 1.开展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20世纪50年代,我国也曾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其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和文件中,也多次提到要建设新农村。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围绕实现小康目标,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农村小康建设的热潮,名称各异、  相似文献   

14.
一、目前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我市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处在推进新农村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面临着“构建两型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连年增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新农村建设在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要从农村文化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农村社会主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而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就必须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法律、法规来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地位和作用;各个涉农部门要形成完备和可操作的政策体系,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发展环境;按照自愿、民主、因地制宜、市场原则,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成祖松 《全国商情》2006,(11):95-96,7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而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的小康,就必须要实施“亲农化”战略,即以农村工业化和改造传统农业相结合为突破口,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进而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真正达到建设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段晓梅 《全国商情》2009,(13):15-17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要把握以发展县域经济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趋势,即:县域工业化带动农村生产发展,县域经济特色化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县域经济外向化开阔新农村建设的视野,县域城镇化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发展泽普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从财政的角度看,要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应着重解决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应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明确划分各级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责任,建立需求表达型的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和农村公共产品的多渠道融资制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王左 《现代经济》2009,8(4):130-131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极为重视的工作重心。自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关于“三农”问题发布了八个一号文件,其实质就是要增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协调国家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从而带动国家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1%,农村的发展与稳定有利于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农村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