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融资成本高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当前货币供应充裕的背景下形成了货币政策悖论。其主要原因在于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错配。伴随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和对外开放,货币需求会有更加明显的变化: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社保体系的不完善、制度性套利动机,以及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交易性货币需求减少而预防性和投机性货币需求显著增大。因此,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货币政策,应关注货币需求方的变化,促进货币供求的均衡,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金融发展增大了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在金融市场途径和金融机构途径都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形成了较大冲击。在金融市场层面,互联网金融发展加剧了利率上涨、资产价格以及汇率下跌预期,使货币政策陷入"流动性陷阱";在金融机构层面,互联网金融发展提升了商业银行揽储成本、挤压了其创利空间,压抑了商业银行信贷供给意愿,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徒增、降低了抵押资产价值,增加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和冲击货币政策效力。为应对冲击,新时期应拓展货币统计口径,增强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精度;健全法定准备金制度,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扫清货币政策传导障碍;服务实体经济,增强货币政策可控力。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1997年之后,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典型现象,具体表现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和实体经济变量即产出和物价变化的脱节.用现存的货币经济学理论均不能有说服力地解释这些现象,为此需要研究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研究虚拟经济格局下货币供给行为及货币供给量变化对于物价变化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论证在虚拟和实体两部门经济结构下,现代经济周期运动的不同阶段出现的货币供给量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背离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对于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货币政策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采用2000年至2010年季度总量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技术,对货币政策与企业债务融资的关系进行考察,研究结果显示:货币总量变化对银行信贷、企业财务状况、债务融资的时间序列变化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债务融资的动态调整因企业规模不同而存在差异。这表明,货币总量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有效代理变量,同时,企业可以依据货币总量的变化、银行资产的调整,权变地选择债务结构,应对自身财务状况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融资政策逆周期性对货币政策执行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欧拉方程"模型,利用2008年至2015年期间债券发行企业的面板数据,定量研究地方融资平台和普通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发现,地方融资平台所受融资约束小于普通企业,放松货币政策有利于缓解普通企业的融资约束,但地方融资平台融资约束主要受政府融资政策影响.由于地方政府融资政策和货币政策均存在逆周期特征,因此经济下行时,普通企业融资能力在货币政策宽松同时受到地方政府融资政策宽松挤压,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果明显减弱.政府应逐步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资长效机制,减小其对货币政策调控实体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得货币政策效果出现了非线性特征,并且在不同领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运用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对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常规性货币供给冲击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效果较强,而非常规货币供给冲击对虚拟经济的作用效果较强.这一研究结论为更深入地认识货币政策运作机制,以及为货币当局的政策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宋立 《西部金融》2003,(1):6-10
一、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货币市场、利率渠道对货币政策的传导 利率渠道对货币政策传导作用的发挥,首先是在货币市场调节金融机构的资金供求,进而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总需求.货币市场及其完善与否是利率渠道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用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经济模型来理解中国货币政策。模型及其估计结果表明,至少在现阶段,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仍然是适用的,而泰勒规则类的利率规则并不适用于现阶段的货币政策。模型及捡验结果还表明,在我国经济中存在着较大的名义刚性,由于名义刚性的存在,供给冲击不是影响通货膨胀波动的主要因素,影响产出波动和通货膨胀波动的主要冲击来自需求方面的家庭偏好及实际货币余额的变化。经济中存在的名义刚性对理解从需求方面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货币信贷高速增长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体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非金融企业部门产生的对货币供应的强烈需求,商业银行行为方式的转变,发育不完善的资本市场,这些都决定了货币信贷的高速增长。目前,我们要弄清货币信贷快速增长的深层原因,以适时传递货币政策信号,加快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拓展运用市场手段调控货币供应量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目前,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受国际国内环境影响,天水市工业企业利润及预期盈利下降,客户需求订单减少,企业家信心指数大幅下滑,工业经济减速迹象日益显现.面对形势变化,企业应做好市场细分,抓住机遇进行并购整合及结构调整,谨慎引进投资与对外投资,同时,货币政策松动下需提高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11.
经济转轨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经济均衡机制转换对货币中性或非中性影响的角度,探索经济转轨时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文章认为货币中性或非中性的判断有一个"中性→非中性→中性"的演化过程,这一过程一般与货币自身功能的强弱演变相关,而后者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形态结构的变化.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得出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体制转轨,经济均衡机制由资源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过渡,货币对实质经济的影响也逐渐减弱,处于由"非中性"向"中性"转变的过程之中,从而削弱了货币政策对扩张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会影响货币需求结构的变化,而货币需求结构和货币政策效果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化导致全国"一刀切"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东西部产生了政策效果区域差异。本文基于EViews软件,针对货币需求结构比例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这一结论,以浙江省和贵州省为代表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东西两省在居民消费水平不同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为差别性货币政策的实践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国内外经济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对货币需求量的较准确估计又是货币政策能够有效的重要前提。因此。学术界对货币需求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按照传统计量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方法和现代计量分析方法.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两种计量方法分类的枢架。结合货币需求影响因素的不同,阐释了总财富、困内利率和通货膨胀、股票市场、经济预期、制度和经济变革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对国内外实证研究进行了评述,但从研究成果来看,我国货币需求实证研究尚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过热现象,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作用下,出现了居民增行本币资产和减持外币资产,导致基础货币过度投放进而造成货币过量供给这一“货币反替代”问题。货币反替代现象是一国居民对本外币的相对需求发生了变化,导致国内流通领域中外币通过各种渠道转化为本币,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削弱该国货币当局对金融体系的控制权,妨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影响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效用。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有效的货币政策是抑制货币反替代的一个重要手段。要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就必须运用各种制度和政策资源抑制货币反替代。.  相似文献   

15.
由于经济社会的融资结构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央行引入社会融资总量指标作为货币供应量指标的有益补充。但是,金融监管资源在部门间、中央与地方间条块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制约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影响整个货币政策管理的转型。运用协作型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应建立和完善两个层次的协调机制和央行与地方政府间的协作制度,完善社会融资规模指标体系和货币政策决策组织系统。  相似文献   

16.
传统理论认为,货币需求稳定与否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货币需求是稳定的,应选择货币供应目标;否则,应选择利率目标。目前我国货币需求并不稳定,但我国却不能按上述原理进行选择,而是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并应随条件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7.
在资本市场条件下,证监会的融资政策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共同构成了我国金融政策的核心,对货币供应量具有重要调节作用。通过分析在资本市场条件下的货币供应模式,考察近两年来证监会融资政策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践,发现证监会融资政策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在政策取向上存在不一致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为保证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证监会的融资政策应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保持协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政策逐步通过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多个渠道的传导对社会经济起着主导作用.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为主线,全景介绍各类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体系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分析了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体系建设的影响,认识到金融创新就是增加了经济主体资产组合中新的可选资产,进而引申更多更复杂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实质.对这些内容的理解要有动态时空观.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货币资本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二、三卷中,其逻辑主线是: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资本及其循环积累——货币资本的作用——货币资本商品化{借贷资本、生息资本}——虚拟资本。货币资本在资本主义或市场经济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其量的变化决定着市场经济运动的方向。马克思的货币资本理论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及实施以维护金融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也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和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开放经济视域下含有金融加速器的两国DSGE模型,利用2006-2020年的季度数据和脉冲响应技术结合中美货币政策实践进行模拟检验,从实体经济债务视角就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进行解释论证,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调整使得中国实体经济企业债务偏离稳态水平,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债务的风险累积和风险暴露程度存在异质性,并且冲击结果受到中国应对措施的影响.基于此,货币当局应寻找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与实现中关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之间的平衡点,完善金融风险监管制度,构建公平有序的信贷资源配置环境和稳定汇率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