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溢出指数法,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与我国股票市场行业指数2011—2021年的日度数据进行匹配,从波动溢出视角,研究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对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我国股票市场间的价格波动存在较为显著的双向溢出效应,同时,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对中国股票市场各行业存在风险净输出;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对原材料和可选消费行业具有显著的风险溢出,其中金属类大宗商品风险溢出最大;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对我国股市风险溢出具有时变特征,极端事件冲击与系统风险溢出呈现出明显的正向关联,而强监管政策的实施则能有效抑制系统风险的扩散。根据结论,提出监管层加强风险监管、投资者做好投资组合风险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股票市场收益和波动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和ARCH类型模型对沪深股市收益之间的关联性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这对于研究股市的结构和判断股市的走势及风险传递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显示:沪深股市日收益间有很强的相关性,沪市日收益的历史信息能用来改善对深市未来趋势的预测;沪深股市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上证综合指数和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为指标,运用多元GARCH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汇率制度改革后,我国股市与汇市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汇市对股市表现出较强的波动传导,而股市对汇市的波动传递相对较弱,存在着波动传导的非对称性。对于上述结论,本文主要从国际资本流动和贸易渠道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采用VAR和BEKK模型研究了美国金融危机前后美国股票市场、货币市场、汇率市场与我国股市收益率之间的均值及波动溢出效应,并通过对比危机前后溢出效应的变化,分析了其是否对我国股市产生了传染效应。研究发现,通过美国股市、货币市场和汇率市场,金融危机对我国股市收益率均值水平的传染效应显著,仅通过美国货币市场金融危机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传染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建设步伐的加快,科学地衡量碳交易市场与能源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Diebold溢出模型和Lastrapes联合溢出模型衡量中国碳交易市场和能源市场的静态与动态风险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碳交易市场和能源市场之间存在风险溢出效应,各个市场的溢出指数存在较为显著的波动。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加快建设碳交易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VECM模型和方差分解模型考察中国内地及其周边的主要股市的收益率与波动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内地股市与周边主要股市存在联动性,香港恒生指数对上证指数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陈婷  张墉奎 《大众商务》2010,(14):76-76
本文运用VECM模型和方差分解模型考察中国内地及其周边的主要股市的收益率与波动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内地股市与周边主要股市存在联动性,香港恒生指数对上证指数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2007年美国房地产市场上引发了一场次贷危机,由这场危机开始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亚洲六个主要股票市场之间的关联关系,次贷危机前后各阶段检验结果表明六个市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利用方差分解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确定短期影响因素,本文重点研究其他股市对中国内地股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次贷危机发生之前中国内地股市受其他经济体股市波动的影响较大,次贷危机之后中国内地股市对其他股市的影响变大。方差分解的结果说明中国内地股市的波动绝大部分来自于自身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以2017年1月3日至2020年6月30日全球2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股市的日度收盘价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含马尔科夫区制转换(Markov-Switching,MS)的GARCH-EVT模型拟合原始收益率数据的边缘分布,然后运用Regular Vine Copula模型刻画中国与全球股市的相依结构,最后通过估算?Co Va R和?Co ES等指标测度疫情冲击下各国股市对中国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前后的全球主要股票收益率具有马尔科夫区制转换特征,模型拟合效果理想;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与全球股市的相依结构在广度上有所弱化,但在深度上有所增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球大部分国家股市对中国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境外风险总体可控,中国股市的避风港效应已经相对显现。本文研究可为科学评估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缓释境外风险输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上海股市收益与波动的周内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市周内效应一直是金融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问题,许多学者已做了大量研究,但多数文献将收益与波动的周内效应分开来进行研究和检验,忽视了波动与收益的共生性,其结果缺乏严密性和说服力。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平行数据GARCH模型并给出了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进而对上海股市收益和波动的周内效应进行检验,既反映收益与风险存在共生关系,又避免了分别判断收益和波动的周内效应所致的缺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金融市场关联度的加深,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与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在加强。本文作者通过离散小波变换技术对期货数据进行去噪与重构,采用VAR(6)-GARCH(1,1)-BEKK模型分析了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与我国主要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小麦期货、大豆期货、玉米期货、棉花期货)的波动溢出关系。研究发现,原油期货市场与农产品期货市场均存在自相关性,且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其中,原油期货与玉米期货、大豆期货均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原油期货与小麦期货仅存在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原油期货与棉花期货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据此,本文认为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监管框架,降低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风险累积程度,防止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12.
借助缓冲区分析、向量自回归、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等方法,用房价波动溢出指数测度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房价波动溢出效应。实证表明:中国与各缓冲区国家的房价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总波动溢出效应和定向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多元GARCH-BEKK模型对沪市工业、商业和地产行业之间的均值过程和条件方差过程的信息溢出效应分析发现,三个行业间存在收益过程的单向溢出效应,且除工业类对商业类股价波动的溢出效应不明显之外,其它均存在显著的波动双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4.
使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发现,境外股东在中国股市充当了一定“调节器”的角色,即:当股价波动剧烈时,境外股东增持可以降低波动;当股票交易不活跃时,境外股东增持又能活跃市场。同时,境外股东持股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境外股东持股市盈率、资产负债率相对高和基金持股相对少而波动性较大的企业时,境外股东持股能降低股价波动、股票收益率波动和系统风险;反之则会增加股市风险。应引导境外股东战略持股市盈率较高、资产负债率较高的股价波动较大的上市公司,从而充分发挥其“调节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宏观经济变量冲击与我国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宏观经济变量对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影响比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传染规模呈扩大趋势,同时银行风险的溢出效应比较明显。本文模型结构和模拟结果显示的四个特征表明,监管当局在防范我国银行风险传染方面不仅要关注宏观经济变量冲击的负面影响和银行在同业拆借市场中的具体交易情况,还需要关注银行风险的传染源和风险溢出效应。监管机构可以通过建立银行偿付水平对应于不同宏观经济变量的敏感系数,时刻关注宏观经济的异常波动对银行偿付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RCH模型族等数量经济理论和方法,对中国股市波动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沪、深股市波动序列具有宽平稳性且波动与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波动回馈效应,并且其杠杆效应也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7.
个人投资者众多并不是造成我国股市异常波动的真正原因,造成中国股市异常波动的真正原因于其特有的带有一定制度性缺陷的系统性风险:上市公司业绩普遍下滑的业绩风险;政府对股市干预的过度和不连贯的政策性风险;市信息不对称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服务业区域间溢出效应与反馈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通过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了中国东北、东部、中部、西北和西南五大地区服务业的溢出效应,然后通过两区域投出产出模型衡量服务业地区间的和地区内部相互的反馈效应。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是区域间经济交流的最大收益者,所受到的溢出效应最大;而西北地区是最小收益者,所受到的溢出效应最小;沿海地区区域内的服务业联系要强于内地;内地对沿海的服务业外溢效应要远远高于沿海对内地的;与内陆相比,沿海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同时商业运输业比其它服务业的外向性特征更加突出;服务业的各种效应程度小于工业,而大于农业。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7—2020年12家沪深上市城市商业银行863个交易日的面板数据,利用广义方差分解法,分析上市城市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关联性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城市商业银行间的风险溢出显著双向关联且存在风险溢出性,外部冲击对城市商业银行间的冲击具有异质性,但是银行间的风险外溢及风险净溢出效应具有一定差异。城市商业银行间的风险具有动态溢出效应,金融风险具有周期波动性且极端事件的外部冲击较为明显。城市商业银行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网络效应,部分银行的网络溢出效应较为突出。为此,需要强化地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监管、增强造血能力、建立风险联席处置机制,以不断降低其金融风险及风险传染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汇率日交易数据,通过构建VAR-GARCH-BEEK模型分阶段实证研究了人民币对东亚货币汇率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金融危机期间和二次汇改后三个时期,人民币与菲律宾比索、港币、新加坡元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最为显著;相比金融危机期间,二次汇改后人民币与东亚货币汇率波动溢出效应有明显增强.文章最后对人民币参与东亚汇率合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