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刘杰 《大众商务》2022,(6):272-274
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不断变革的背景下,各类劳动人事争议出现频率逐年上升。当前阶段,导致事业单位劳动人事争议出现的原因主要分为用工方式多样化、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不完善、职工维权意识提升等方面。为了更加合理、公正的解决事业单位中出现的劳动争议问题,应从将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关系转向企业劳动关系、推动劳动人事仲裁司法化、完善劳动人事...  相似文献   

2.
2008年,随着《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出台,标志着劳动关系进一步被纳入法制化轨道。从表象上看,企业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劳动用工风险的考验,但从深层次看,《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与完善,在赋予劳动者更多权益的同时又显然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有利于赋予员工强烈的归属感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劳动关系主体利益越来越多样化,造成劳动争议数量的增多。劳动争议的高频发生使劳动关系矛盾成为各类企业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人员的不稳定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造成社会劳动关系动荡。目前集团公司的劳动关系风险处理机制属于事中控制,事后补救,如何将劳动关系争议扼杀在萌芽中,将是集团公司在劳动关系管理实践中重要的研究内容。除严格执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完善集团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外,构建一个劳动关系风险预警系统是集团公司维持和谐劳动关系,维护人员稳定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劳动关系风险预警系统的概念,并阐述了构建企业劳动关系风险预警系统的相应原则,最后提出了企业劳动关系风险预警系统的整个构建框架,希望为集团公司及各类企业的劳动关系风险预警工作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化、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与市场经济同处于转型期的劳动关系,正处于巨大的制度变迁时代。当前我国现有劳动法律体系的形成,为解决劳动争议提供了配套的法规依据。劳动争议既是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一种对抗性矛盾,也是一种非对抗性矛盾。劳动争议的矛盾固然可以转化,然而,当事人任何一方的不当行为,往往促使矛盾激烈化。因此,把当事人之间的协商机制作为解决劳动争议的基础性程序,坚持协商原则,加强工会的自身建设,发挥企业在预防、协商处理劳动争议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正确把握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方针和总揽全局的领导艺术。深入进行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正确处理搞活企业劳动用工制度与稳定职工队伍的关系,是坚持这一战略方针和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6.
笔者试图从劳动关系系统论的角度将农民工权益受损的原因归结为其所在的整个劳动关系的非正常化,即当农民工、用工单位及政府这三个主体各自超越其角色定位、两两关系异化时,劳动关系得不到正常发展,农民工的权益必然受损。对此,我国正在逐步建立劳动关系的三方协商机制,通过对农民工调查结果的分析,本文认为当下改善农民工权益保护状况的关系在于从制度层面和主体层面摆正劳动关系系统主体的相互关系,从而确保三方协商机制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7.
目前,人民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与过去相比,在劳动争议的主体、内容和范围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劳动争议的主体范围扩大了。作为当事人一方的企业不仅包括国有企业,还包括集体企业、“三资”企业、私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此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  相似文献   

8.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危机时代,劳动争议案件日益增多,劳动关系问题开始凸显和爆发。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面临巨大挑战。文章认为,面对后危机时代和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挑战,企业应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通过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减少非正规就业是提升国民就业质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基础。利用世界银行2005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着眼于从企业用工"双轨制"的视角考察政治关联对企业雇佣行为的影响。在使用合同工比例刻画企业用工"双轨制"的基础上,研究发现,政治关联有助于减少企业劳动用工"双轨制",且这一影响在政府管制水平较高的地区更显著。同时,政治关联对企业用工"双轨制"的影响与企业要素密集度和产权性质密切相关。政府关联有助于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用工"双轨制",而对资本密集型企业、外资企业的用工"双轨制"无显著影响。上述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政治关联产生的经济效应的理解,也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有益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前,山东省很多公立医院在劳动关系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规范甚至不合法之处,导致劳动争议频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及对医院的忠诚度下降。医院应构建劳动关系预警指标体系,并将其纳入PDCA绩效管理循环,通过计划、监控、考核、诊断、改进等措施,确保医院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促进医院和员工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对国内外劳动争议相关研究现状和特点进行简要总结的基础上,利用人社部社区直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企业劳动争议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所处地区、行业会显著影响企业劳动争议的发生;员工受教育水平同劳动争议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同劳动争议的发生则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此外,税后劳动报酬对于企业发生劳动争议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前我国的改革深化实施,在企业的劳动用工管理模式上也要能创新,提高用工管理的整体水平。本文主要就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现状以及管理的方法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良好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劳务派遣已成为用工的重要模式,对劳务派遣的法律约束也呼之而出,但出于平衡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及用工单位三方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考虑,《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实施条例》给三方带来的制度效应是双重的。基于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三个不同视角,对劳务派遣制度安排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劳务派遣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山东省很多公立医院在劳动关系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规范甚至不合法之处,导致劳动争议频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及对医院的忠诚度下降。医院应构建劳动关系预警指标体系,并将其纳入 PDCA 绩效管理循环,通过计划、监控、考核、诊断、改进等措施,确保医院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促进医院和员工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在体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立法宗旨前提下,注重实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调和平衡。与《劳动合同法》相比,《实施条例》对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企业用人自主权的规定等更趋理性,对《劳动合同法》中的原则性规定及存在重大分歧条款,做了具体补充和必要衔接,增强了《劳动合同法》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劳动合同法》的贯彻执行。但《实施条例》搁置了部分争议条款,《劳动合同法》仍有多处空白待补充;《实施条例》仍存在规定不明的条款;《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影响在短期挑战大于机遇。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引发了许多争议,其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成为争议的焦点。企业基于自身的利益关系排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如果能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从长远看则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月1日起,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物业服务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在用工方面受该法影响的程度无疑是比较大的。本文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对物业服务行业的影响,并提出了以促进建立开发商、物业服务企业、业主与员工多方利益共赢为目的的,通过转变物业服务企业的用工思路、员工的处理劳动关系观念与方式,以及建立新型劳动关系,适应《劳动合同法》要求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医院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与以临床医生为主的知识型员工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构筑人力资源竞争力,是完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目标关键。然而目前,很多县级公立医院在知识型员工劳动关系管理方面存在诸多违法之处,导致劳动争议频发,知识型员工满意度降低。本课题通过对山东省D县人民医院知识型员工劳动关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县级公立医院劳动关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使劳动关系管理规范化、合法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国企改革有关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作了一番探讨。首先澄清了“减员增效”的正确涵义,并提出应建立科学的企业用工机制,正确处理与用工相关的系列关系。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法》对民营企业实际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正逐步显现出来,影响范围涉及到企业成本、企业建章立制、用工管理规范以及劳动关系、企业家信心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