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大大地增加了农村金融的供给,提高了农村金融的运行效率,并有效地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农户和小微企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无疑有助于普惠目标的实现。但是普惠政策性目标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盈利性目标的冲突,制约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解决好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对于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为了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章首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进行概述:接着对其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简单论述;最后通过政府、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三方面对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村镇银行分布偏向东部地区,而农村资金互助社则多分布在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分布的不平衡不利于改善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县域和乡镇的农村金融服务。通过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在国内的分布特点,得出影响它们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区域分布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村金融供给面临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乏力、大型商业银行涉农不足的难题。推动大型商业银行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合作是解决当前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问题的新思路。本文从分析大型商业银行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时各自面临的难题入手,探讨了二者合作支农的可行性,并结合国内外经验提出二者可采取参股发起建立村镇银行模式、批发贷款模式、信托合作模式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5.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一支重要供给力量,对解决农户的贷款难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农村社会资本,即信任、规范和网络3个角度探讨其如何降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并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利用社会资本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对农村金融的改革的重视以及农村金融机构的供需不足现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运而生,同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农村新型中小金融机构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本文以大湘西地区为例,以农村金融发展的三个理论为支撑,从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大湘西地区农村新型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联系大湘西地区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帮助解决其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7.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农村金融的发展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自银监会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之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缓解了农村的金融需求,促进了农村金融行业之间的竞争,提高了农村金融的整体服务水平,成为农村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限制其可持续发展。对此,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前广西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明显不足,服务内容单一,难以满足金融需求主体多样化的需求。要提升广西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需要了解金融需求主体的需求特征,完善金融供给主体的供给方式和力度,引导农村资金回流,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合理引导非正规金融机构,推进金融创新,满足多层次金融。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作为首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省份,其辖内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经走过十年的发展历程,逐步成为服务吉林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新生力量。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制约,吉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还存在着服务能力有限、协作能力不足等问题。为迎接机遇和挑战,吉林省应加大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完善监管措施,大胆鼓励制度创新,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供销系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农村金融创新,为"三农"提供融资服务。本文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供销系统参与农村金融服务的四种选择路径,深入探讨了当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就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农村金融服务的存量和各类金融机构分布结构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农村金融机构增量不足和存量结构需重组的原因,并从政府应该补贴农村金融机构和农业保险、逐渐增加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合理确定信贷支农功能分工以及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布局要满足区域发展的特点等方面提出对于增量改进和存量结构重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3月1日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开业。对推动我国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组建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对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与服务体系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改革开放30年之缩影:农村金融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经历了建立单独的农村金融、建立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信用社市场化、成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四个阶段。相对城市而言,农村金融发展依然滞后,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表现为农村金融的结构和运作机制存在缺陷,服务设施差、机构网点覆盖率低、服务手段落后、产品单一、贷款难等问题依然存在,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不够,还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韩院院 《大众商务》2010,(16):153-153
伴随着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推广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相继设立,逐步形成了一个农村政策性、合作性、商业性金融等共同组成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本文参考美国成熟的农村金融体系,指出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推广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相继设立,逐步形成了一个农村政策性、合作性、商业性金融等共同组成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本文参考美国成熟的农村金融体系,指出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运用六维度分析方法描述我国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排斥的具体状况,认为金融排斥会导致城乡二元化加剧,农村地区金融发展受限,社会排斥加深,严重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种状况源于金融机构自身商业性要求以及中部农村地区地理区位分布不利、经营效益较差等。今后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走有“农村特色”的信用体系建设,创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以缓解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排斥状况。  相似文献   

17.
农民金融权利是农民平等获得金融服务的基本权利。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问题严重,金融服务供给的组织形式单一,以及农民自身权利意识的淡薄,导致农民金融权利得不到保障。保障农民金融权利,要建立普惠性金融体系,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规范民间金融机构,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法制宣传,完善农村金融立法。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用社几经变迁和体制改革,终归定位为地方金融机构,其改革与发展,事关农村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事关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事关支持"三农"发展.探讨如何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地方金融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年来,金融为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农村地区"融资难"现象依然存在。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出台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发展的优惠措施,大力创新农村贷款担保及保险业务,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信用模式,发挥地方政府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缓解“三农”和农村小微企业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之所需。以河南省为例,深入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而提出河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