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称呼语的种类多样,但是它们在范畴化中遵循类典型的排列。在称呼语的选用上,社会外部原因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语言使用者的个人能动性也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交际,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就是不同文化的交流。语言交际的成功,就是文化上的互相理解。因此,第二外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引入是很重要的,对法语中称呼语系统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3.
称呼语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称呼语具有指称特征和语用特征。翻译称呼语应该充分考虑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等制约因素,通过一定的转换实现最大程度的“等值”效用。  相似文献   

4.
称呼语属于人称指示语的范畴,是语用学的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试从分析称呼语在著名文学作品《荆棘鸟》中的运用来解释作品中几对主人公的情感纠葛。从语用的角度来分析称呼语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关系、情绪表达、和情节发展的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儒林外史》的汉英单向对比语料为研究对象,在人际功能的理论框架内,以定性分析的方法,从身份地位、亲疏程序、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对部分称呼语英译过程中的人际意义缺省和补偿做了尝试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面称呼语是人际关系、社会等级、情感交流的标志词,它能直接影响话语中说者和听者之间的社交距离,也能很好地体现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权势性和平等性。同时,面称呼语中的隐喻常常能把人们对各种事物的形象特征投射到对受话人的印象之中,从而形象并深刻地达到一定的语用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7.
语篇信息度指对于接受者而言,语篇信息超越或低于期望值的程度。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篇信息度越高,产生的焦虑感和不确定性越大,反之亦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生产出恰当的语篇信息度。  相似文献   

8.
语篇信息度指对于接受者而言语篇信息超越或低于期望值的程度。信息度过低会使语篇枯燥乏味,而信息度过高又会使语篇晦涩难懂。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篇信息度与焦虑感和不确定性成正比关系。适度的语篇信息度有利于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话语标记语对语言生成和理解起着重要的指引和制约作用。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者通过话语标记语引导听话者,从而降低了听话者对理解话语所付出的努力,大大提高了言语交际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文章通过图析话语标记语的社会语用功能,目的在于合理有效使用话语标记语,提高言语交际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篇信息度,然后按照de Beaugrande的语篇信息度等级划分理论,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篇信息度进行了划分,并分析了其升降级的功效,最后给出跨文化交际中语篇信息度的等级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1.
语用学近年来已被翻译工作者们广泛地运用在翻译实践中.翻译时,人们不仅注重字面语义的传达,而且为了实现更好的交际目的更加强调语义的转换,必须关注原文的语用意义,遵循目的语的语用原则,最大限度地取得译文与原文交际值的翻译等值.  相似文献   

12.
许多外国人的名字被中国化,颇具中国特色。这些外国人的名字大为简化,由多个音节缩减为两个或三个音节,较之原名好记得多,而且还符合人物身份,体现了称呼语的情感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英语常用委婉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在社会交际中如何正确地使用委婉语,以达到准确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语篇语言学(text linguistics)拓宽了传统语言学的研究视野,将之应用于翻译研究,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语境、文化和交际功能,使翻译从静态的词句视觉转换到动态的语篇视觉,从而产生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言语交际的"共鸣".本文拟简要介绍语篇语言学在翻译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将之引入到中国古典唐诗英译中,提倡在唐诗英译中树立语篇意识,用语篇语言学方法去指导具体的翻译操作,准确地传达原诗的"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和交际功能,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全球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图式是进行语篇分析的有力工具.中国学生在英文写作中,常常不知不觉地在使用汉语的逻辑思维方式和修辞概念,其话语推理方式和写作习惯不同于西方人,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在谋篇布局方面受汉语"迁移"的影响比较明显,中国学生其实是在用汉语的思维方式来为英语的文章布局.对于图式的掌握,可以帮助他们在写作时合理规划语篇,写出符合英语思维习惯的文章,以保持文章的连贯和流畅.  相似文献   

16.
模因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文化进化的理论。本文尝试将洋泾浜语、克里奥尔语和交际语当作一个发展的连续体,从模因论的角度对这一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7.
委婉语是英语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是用曲折、温和、含蓄的方式表达思想的语言,让对方能从心理上淡化甚至消除某些不愉快,营造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文章从其内涵、表达方式及其交际功能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使读者既能有效地传递信息,又能达到满意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8.
按照区别性特征[+/-对称称呼],小学《英语》教材会话中标识话轮参与者的称呼,可分成称呼对称模式与不对称模式两大类。对每一称呼模式所引发的常规关系及心理建模进行语用分析,明确找出单独使用姓氏的英汉语差异,可减少小学生在即时心理建模时产生偏误。  相似文献   

19.
该文认为理解和运用委婉语必须联系和立足于语境。据此,分析了委婉语的两大本质特征:内容的禁忌性和表达效果的愉悦性;并且阐述了影响委婉语运用的主要语境因素:交际者、交际主题、交际场景、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20.
礼貌原则是语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套约束人们日常行为的准则,该准则可以指导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委婉语的使用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委婉语的含蓄和文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社会的价值观。通过委婉语可以调剂人际关系。委婉语是对礼貌原则的具体体现,礼貌原则对英语委婉语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英语中的委婉语,认为委婉语是人们为了创造理想的交际而使用的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