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媛元  谭建斌 《全国商情》2010,(6):25-26,24
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明显拉动作用,扩大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根本着力点.从宏观经济层面对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认清当前我国的消费水平,坚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力采取措施提升消费,充分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2.
在需求层面,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之一,新发展格局下应增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分析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应深入研究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时期特征、城乡特征和区域特征。基于经济增长率核算方程,从不同时期、城乡和区域三大维度对居民消费的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进行测算,概括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分布特征。在阶段特征层面,改革开放早期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居民)消费拉动,之后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下降,近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在城乡特征层面,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显著高于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近年来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所提升;在区域特征层面,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高于东部地区。最后,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提出增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翟文 《全国商情》2010,(4):57-58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至关重要.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扩大内需尤其是拉动农村居民消费将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本文从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入手,着力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拉动农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相对于投资,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小,如何提高消费以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转型期我国社会经济改革的重要问题.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演变的基本特征,建立了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误差修正模型.经验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正向拉动作用,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大.由于居民消费率持续偏低,要提高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必须建立提振我国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教育消费是目前倍受社会关注的热门的话题,不少人对教育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预期持乐观,态度,本认为:对教育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必须有客观的认识,对教育消费拉运动经济增长的限制必须进行较为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长期以来,在我国这"三驾马车"跑得快慢不均,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现代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健康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消费拉动,消费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的经济增长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负面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因此今后的宏观调控政策应该以扩大消费需求为着力点,逐步提高消费率,促使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运行,从而保障我国经济能够长期自主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是我国目前最热门的经济话题之一,而在扩大内需方面尤以如何扩大消费需求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从消费需求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着手分析我国当前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有利条件及在扩大消费需求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由此寻求在目前市场前景下通过扩大消费需求实现经济增长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长期以来消费与投资结构失衡的情况下拉动经济增长的这一宏观背景,2007年很可能并非消费与投资刺激经济格局转变的“真正拐点”,短期内很难扭转二者的结构性失衡,政府应更加重视消费,全球经济波动情况下外需风险加大时显得更为突出;“一次性退税拉动消费”这一论点具有较大局限性,新时期拉动消费还须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不同省区市,需求要素拉动经济增长作用的程度不尽相同。文章着重研究影响需求要素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后得出以下基本结论:整体上看,消费拉动和科技促进因子是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发挥的最大影响者,其次为外需拉动因子、政府干预因子和市场发育因子。在东部省区,消费拉动和科技促进因子、外需拉动因子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而中西部地区政府干预因子影响作用则更加明显。由于需求要素拉动经济增长的省际差异性,因而其政策含义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全国城镇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作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提出通过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加强城镇居民设施建设,健全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来扩大城镇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增长是迅速的,但是消费占GDP的比重在下降。真正转变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把依靠外需的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内需,才能使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作用。利用江苏省1993-2012年的数据资料,从宏微观角度分析了收入增加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劳动者报酬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正效应,其促进消费的长期影响明显高于短期影响;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贡献率的实证分析和国际经验的比较,得出一个结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是消费需求而不是投资需求,单靠投资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持久的。因此,下一步扩大内需、启动经济的政策重心应是认真分析和研究居民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变化规律,调整消费政策,激活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论述了启动消费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然后运用计量方法论述了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拉动消费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消费主体角度,消费可分为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三个部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上述三个消费变量对总产出的冲击效应。选择江苏为研究对象,对总产出、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四个变量建立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探究三个变量对总产出的冲击效应。结果显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对人均产出有微弱的负向冲击效应,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对人均总产出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政府消费对于经济拉动作用具有短平快的特点,但是难以持久。因此,应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角度去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仅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应压缩政府消费,将宝贵的财政资金用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提高保障水平,并且继续不遗余力地提高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内需、外需与经济增长——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VA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协整方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我国内需、外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内需、外需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出口波动会通过影响投资、消费而放大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短期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大,长期内,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在此基础上,结合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情况,提出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动态效率是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的核心问题。论文基于Diamond模型,讨论了宏观经济最优资本存量的黄金律规则,并利用AMSZ准则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实证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与消费的关系以及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认为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可以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消除经济增长的动态无效和促进消费,进而使经济增长由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转向依靠消费主导的模式上来。  相似文献   

17.
关于扩大江西消费需求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结构变化显,消费方式逐步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蕴藏着更大的消费升级的潜力,同时也表明我国经济进入了以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快速发展时期。同样,江西省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进一步加强,消费支出呈现全面增长的态势,消费领域不断扩大,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但是江西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低于全国。制约江西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多多,本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制约江西消费需求的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扩大江西消费需求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而居民消费率却呈现下降趋势,成为阻碍经济增长方式从外需拉动到内需拉动转型的关键。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影响,进而提出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巨大影响,政府果断采取措施以图振兴经济。从2009年来看,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显著,但是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仅靠投资拉动是完全不够的,也是不合理的。当前,民间投资增长较慢,出口下降明显,扩大消费需求应当可以成为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有效手段。结合当前消费领域存在的问题,政府需要从不同方面着手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消费,确保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始终把扩大国内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培育消费热点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而国际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都将会发生新的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增大,而经济增长的动力将由供给转向需求,由生产转向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