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策略□夏维江信贷资产质量不良,一直是困扰着信用社资金营运,提高效益的突出问题。信用社要在新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就要把不良资产占用降低到一个合理水平。一、不良信贷资产改善不快的主要原因信用社不良信贷资产形成的面宽、额大、时间长,究其原因是...  相似文献   

2.
银行体制、预算软约束与乡镇企业目前的困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当银行和信用社发现乡镇企业贷款项目中存在高风险项目时,通常不是将这些项目破产或重组,而是重新注资,允许继续运行,然后谎称其为安全项目。银行和信用社的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诱发了乡镇企业预算软约束和对信贷的滥用,导致了大批农村金融机构资不抵债,最终迫使国家采取压缩贷款额度、上收贷款权限等行政措施来缓解危机。结果,无论好坏,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减少了贷款发放,所有的项目都难以得到融资。当与银行和信用社的纽带切断后,依靠信贷发展的乡镇企业陷入困境也就无法避免。  相似文献   

3.
如何改善信用社的经营管理,使当地村民致富,使信用社走出困境,提高自身效益,是各级农金工作者苦苦探索的课题。近日,笔者对大兴安岭地区的部分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了考察了解,一些信用社的作法很值得借鉴。 活化资金,提高资产质量。信贷资产质量差、效益低是制约信用社发展的主要顽症。大兴安岭地区联社在加强信贷资金管理和运用,提高经营管理工作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收贷方式,超前思维,大胆运作,盘活信贷资金。如塔河信用社在对“两呆”贷款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清收。对一时难以收回的贷款,采用法…  相似文献   

4.
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低的成因及对策李忠实,景一男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信用社的信贷管理工作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既能把筹集到的资金及时运用出去.参与生产流通,实现三个效益,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又能针对日趋复杂的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强化信贷...  相似文献   

5.
加强信用社贷款风险管理,降低贷款风险程度,保证资金安全、是信贷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本人认为,加强信用社贷款风险防范,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坚持依法经营 在新的形势下,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经营信贷资产,对信用社来说十分重要。信用社干部职工如果法律观念淡薄,不严格依法办事,则将使信用社的工作陷于被  相似文献   

6.
去年底,中国信用合作协会筹备办公室组织人员分别到河南、山东、江西、浙江、贵州五省,对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情况专题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多次召开了省地合作金融管理部门、联社、信用社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 20余个联社、 30多个信用社支农情况汇报,征求了地方政府、农户对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的意见。   一、支农工作的主要情况   近年来,五省农村信用社按照国务院、人总行的要求,端正经营思想,下力气组织盘活资金,调整信贷结构,发挥联系“三农”的金融纽带作用,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持续增加。五省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  相似文献   

7.
所谓票据贴现是指工商企业以未到期的票据向信用社融通资金时,由信用社扣收自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将票面余额支付给持票人的一种贷款业务;或者说是信用社用信贷资金去购买了一张未到期的票据的经济行为。目前,全国很多农村信用社开办了票据贴现业务。为防范票据贴现业务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凡需贴现的企业,必须在农村信用社开立存款账户,并按有关结算和信贷原则办理,不能轻信资金掮客,忽视票据业务的系统性风险和内部人员联手作案的风险防范。二、办理贴现以联行电报形式查询汇票的真实性,还不能完全满足查询汇票真实性…  相似文献   

8.
加大力度根治顽疾孙子元信贷资产质量是信用社的生命线,事关信用社的兴衰存亡。信用社多年来积聚起来的信贷资产质量问题已日渐显现,不良贷款日益增多,应收未收利息居高不下,已严重阻碍着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亟待早日解决。一、在“体内”找病根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9.
一、牧区信用社经营面临的困境: ——发放贷款受限。首先是信用社贷款总量受限。年初我盟信用社各项存款加自有资金1.2亿多元,分行下达去年增加存款和股金计划2850万元,可用资金匡算在4000—6000万元。分行下达去年的指令性季度贷款指标最高2100万元,年末只能增长900万元。按此计划年末信用社贷款占用率仅为30%。其次是贷款结构调整受限。目前信用社的贷款90%属农牧业政策性贷款,这些贷款利率低、周期长、风险大、回收难。 ——调剂融通难。根据国家信贷政策,信用社资金营运困难时,一靠银行支持,二靠融通调剂,在我盟这两条路均不畅通。去年以来由于农行资金紧缺,截止5月末农行对信用社的支信贷款只比年初增加69万元,是上年同期的七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漫谈信用社信贷资产的风险周运学信用社的信贷资产时时刻刻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对这种风险抵御和防范得好与不好,是关系到信用社生死存亡的大事。坚持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实现信用社自身效益的重要原则。而安全性是第一位的,信贷资产不安全就无从谈...  相似文献   

11.
信贷档案是信用社资产运动的真实纪录,是信贷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科学、完整的信贷档案,可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最大限度的保全信用社资产。然而,在目前一些地方的信用社,却普通存在着轻视信贷档案管理的现象,其主要表现是:一是农村信用社信贷档案要素不全,内容过于简单、陈旧。目前信贷档案主要是企业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借款合同、契约,借款申请书等。有的甚至连这些东西也不全,更不要说翔实可靠的调查报告和贷后检查报告,以及贷款的往来票据。有的则是第一次发放贷款时企业交来的营业执照,没经过年检现已过…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陕西省安康市信用联社以贫困村为战场,以贫困户为对象,采取有效措施,竭尽全力,搞好扶贫开发,促进信合事业的发展。全市信用社共发放扶贫贷款5000万元,重点对贫困村组的桑、烟、板栗、柑桔、魔芋、药材和农田基本建设等重点项目提供信贷服务,扶持贫困村和贫困户的经济发展。坚持实行联社领导亲自抓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在信贷扶贫中,市信用联社建立了联社领导亲自抓,信用社主任包点送信息、送资金、送技术到位等一系列信贷扶贫配套管理服务网络。就我所包点的双龙镇来说,该镇由于自然条件及各种因素的制约,原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由于不良贷款的增多,致使部分信贷资金陷入死“胡同”,严重影响着信贷资金的周转和循环,影响到信用社的直接经济效益。对此,信用社通过法律手段来收回这些不良贷款,已成为信贷工作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的确,依法收贷为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  相似文献   

14.
运用法律手段收回到逾期贷款,是当前信用社盘活沉淀资金,确保信贷资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依法收贷工作已在各地金融部门普遍开展。但是,由于信用社历年来粗放经营,非正常贷款比重较大,加之信贷人员不足,素质偏低,面对千家万户的贷户已有些力不从心,导致有的贷款长期无人过问,或是走马观花  相似文献   

15.
一、小额信贷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推行小额信贷是信用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举。有的人认为这是应时文章,而非长久之策。实际上,小额信贷使信用社端正经营方向,转换经营机制,改进金融服务,密切社农联系,在实现农民增收与体现服务宗旨上,找到了“双赢”的结合点。因此,小额信贷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将对信用社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更能发挥信用社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牢固占领农村金融阵地。二、小额信贷不是囿于传统农贷,而是突出便民服务。小额信贷通过建立农户经济档案、评定信用等级、核定贷款…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资金营运应当纳入农业银行综合信贷计划进行衔接和平衡,以利农村金融秩序的稳定,同时给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及展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从这种意义上看,信用社转存资金应当纳入银行综合计划进行管理,但信用社作为经营农村贷币信用业务的合作金融组织的质的规定性,决定了信用社经营上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从这种意义上讲,在尊重信用社自主经营权及兼顾金融秩序稳定的前提下,不应给信用社资金设置比例笼子,即不应给信用社硬性下派转存款任务。  相似文献   

17.
咸水信用社是四川巫溪县农行系统历年亏损最大,资金负债最多的信用社。在资金形势十分紧张的1993年,这个社却面貌大改,不仅甩掉了亏损帽子,而且在支持当地经济发展上也有了新的突破。 咸水山大坡陡,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经济条件落后,农村信贷工作十分被动,60%以上的资金呆滞。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怎样才能让信用社从逆境中崛起?经过一番冥想苦想之后,他们针对全乡剩余劳  相似文献   

18.
资金效益与信贷干部队伍建设是不可分割的。干部队伍素质决定信贷资产质量,资产质量决定资金使用效益。当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村信用社要提高资金效益,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村信贷人员的素质。 一、现状 从我盟信用社信贷干部队伍看,管理经验严重不足,不适应当前农村信贷工作的需要。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 1、重放轻管,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不相适应。有些老农贷认为,农贷工  相似文献   

19.
应解决好“人”的问题段晓宏目前信用社大范围地亏损,除信贷资产质量差、收息率低、资金成本高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行人事制度不适应信用社目前的实际。(一)用人名为合同制,实为终身制。主要表现在:合同内容不健全;言词不坚决,后患大;合同签有期限,...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两年多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紧紧围绕“立足三农,发挥优势,完善功能,改善服务”的指导思想,不断开拓信贷领域、完善服务功能、加大支农力度,为全省以抗旱保粮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是以树形象、树信誉、攻难点、抓关键,提高信贷支农资金实力为目标,广泛开展组织盘活信贷资金活动,促进信用社业务总量、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逐步跨上新台阶。从1997年开始,全省农村信用社扭转了年底信贷回笼时存款猛增,年初信贷投放时存款持续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