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一生漂泊动荡,历尽艰辛,他以自己的流浪经历为素材,抓住“流浪”这条主线,创作了独具艺术魅力的一系列作品“北方故事”。通过分析这根贯穿作家生活与作品的生命之线,我们看到了作家本人和作品中人物的精神世界与意志品质以及作家的人生经历,个性追求与作品的主题意蕴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人是社会的动物"这一著名命题,开启了西方社会——文化对人的经典认识。在各民族的神话或隐喻中,最原始的神大多是女性,与大地相联系。大地是生态系统赖以生息繁衍的最基本的载体,几乎成为自然、生态的象征。因此,大地成了一个充满性别意味的隐喻,既有包容、承载、丰盛的滋养等积极涵意,也有被动、忍辱负重等消极涵意,核心是生殖、哺育和生命的繁衍。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异带来了两性不同的心理特征、性格气质、生活状态乃至价值取向,造就了不同的生存体验和生命范式。  相似文献   

3.
莫言小说的内核是作者的生命体验。这里所说的生命体验是指一种生命本体状态。莫言描绘了两种不同的体验,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叙述方式。在描写直接体验时,他大多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少数用第三人称,这类小说的主人公身上融入了作者自己直接的生命体验。在描写间接体验时,他采用亲属称谓,主人公都是“我爷爷”、“我奶奶”“我父亲”等,这些人的故事是靠“我”对“家族史”的回忆而断断续续讲出来的,“我”的思绪、梦幻、神游等常常进入故事,“我”以今人的思想去反观前人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莫言小说的内核是作者的生命体验。这里所说的生命体验是指一种生命本体状态。莫言描绘了两种不同的体验 ,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叙述方式。在描写直接体验时 ,他大多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少数用第三人称 ,这类小说的主人公身上融入了作者自己直接的生命体验。在描写间接体验时 ,他采用亲属称谓 ,主人公都是“我爷爷”、“我奶奶”“我父亲”等 ,这些人的故事是靠“我”对“家族史”的回忆而断断续续讲出来的 ,“我”的思绪、梦幻、神游等常常进入故事 ,“我”以今人的思想去反观前人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对覆盖全国14个省份的200名大学生样本进行生命认知调查,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从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生命的认知比较理性,能够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对人生有一定的规划,希望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但也有部分学生缺乏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死亡和自杀的认识存在偏差,影响生命认知的因素呈现多元化,从而引发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巴金以一种极端的情绪宣泄心中的革命热情,表达对黑暗的控诉与对光明的呼唤。作品凝结着"家"的情结,他也成为了一个"家"的守望者。《家》继续了《红楼梦》的大家庭崩溃的主题,进一步揭示了"家"的破败,《憩园》和《寒夜》是《家》的续篇,老姚和汪文宣就是觉慧出走后的两个选择,都昭示新"家"的成立与夭折,他的小说表现了封建大家庭的崩溃,新型家庭的建立与夭折的历史。他像一个虔诚的教徒,翘首期盼着理想的社会秩序,守望着家的乐园。  相似文献   

7.
当代著名旅美作家聂华苓是一位有着频繁的迁徙经验并同时多产的作家,其创作特点是强烈的自传色彩和女性视角关照。叙述者的生存状态与被叙述者的生存状态的同构性造成小说文本对于逃亡体验的关注,同时也决定了小说叙述的结构模式,即在困境与逃亡的对立冲突中表达强烈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8.
巴金以一种极端的情绪宣泄心中的革命热情,表达对黑暗的控诉与对光明的呼唤。作品凝结着家的情结,他也成为了一个家的守望者。《家》继续了《红楼梦》的大家庭崩溃的主题,进一步揭示了家的破败,《憩园》和《寒夜》是《家》的续篇,老姚和汪文宣就是觉慧出走后的两个选择,都昭示新家的成立与夭折,他的小说表现了封建大家庭的崩溃,新型家庭的建立与夭折的历史。他像一个虔诚的教徒,翘首期盼着理想的社会秩序,守望着家的乐园。  相似文献   

9.
与近几年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的"同命不同价"现象存在显著差异,并于2009年公布的《侵权责任法》第17条,作出了可以统一死亡赔偿标准的规定。有感于这一明显的变化,笔者尝试对支持二者的不同理论与逻辑进行分析,认为主要差异在于对生命价值可赔偿性的认识上,并由各假设的对比入手推导出可以对生命价值进行赔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生命教育内涵以及开展生命教育迫切性的研究,认为体育在生命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体育是生命教育的生物学基础、是生命教育的起点和重点,体育为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小说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安忆的小说一以贯之地强调女性柔弱而绵长的旺盛生命力,她以细腻的笔法、悲悯的情怀娓娓叙说着一个个女性的令人感慨的命运与灵魂,其愈来愈独特、越来越成熟的创作,成功地表达着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2.
对生命和谐的不懈追求——论高校生命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陷入了“技术陷阱”,现代人在技术中迷失了自我。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意识发生很大变化,呈现无视生命价值的行为取向。该文以生命化教育的意蕴为起点,解析了生命化教育的诉求,进行了高校生命化教育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史铁生散文《我与地坛》蕴含着作者对生命所独有的思考和感悟,让生命所拥有的价值散发出璀璨的光辉。史铁生以豁达的理念对待死亡与生命,他认为人生是设定的、必然的过程,任何残缺的、卑微的生命都拥有其存在的价值,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命过程,同时要以达观的心态直面死亡。  相似文献   

14.
电影《飞越疯人院》表现了麦克墨菲这个天真热情向往自由的中年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语狂欢给疯人院输入了新的血液,向美国民主文明的体制社会发起挑战,并强烈冲击了当时美国浮躁的、不堪一击的现代文化。本文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来重新解读电影《飞越疯人院》,从而揭示出作品中所包含的狂欢化色彩,进一步理解狂欢化理论和《飞越疯人院》,也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来对这部经典之作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5.
在湘潭城区内,如果你或你的亲人突遇不测,只要拨打8669120、8669110或者120三个电话中的任何一个,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救护车就会风驰电掣地火速赶到,他们急病人所急、争分抢秒地挽救病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五四时期,女作家受启蒙思想的影响,群体觉醒,塑造了一系列青年知识女性形象,勾画出了五四女性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不懈探究和追求的轨迹。五四女作家及其女主人公从反抗旧家庭,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出发,在抗争奋进的过程中历尽艰辛,虽然严酷的社会现实使她们感到世事艰难,但她们追求生命价值的脚步并不停息。  相似文献   

17.
青春与成长叙事是韩寒的创作核心。韩寒的小说善于使用意象,常见的事物寄托着深厚的意蕴。他的小说总是喜欢以车为道具,主人公被置于封闭的城池中,这座城池有时是实际存在的,也有的是虚拟的象征,主人公在城池中一次次流浪实现着反抗和蜕变。  相似文献   

18.
如何破解中职生面对语文学习漠视的坚冰,如何体现新课改下的文化生命,这是一个值得重视与思考的问题。在新课标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体验与价值观三个生命维度,以"渗透式""项目式""情境式"三个教学模式来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活中职语文课堂。徐瑛  相似文献   

19.
《海浪》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诗一般的语言和交响曲般的气势描绘了六个主人公的生命历程,展示了他们波澜起伏的内心意识情绪的浪涛,表现了人性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探索了人类生命和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部分新写实小说对男女生命意识的性别差异进行了描述。这可以从男女对待爱情的态度以及他们生命力的韧性程度两个层面来进行探讨,由此我们从中看到了男女对待爱情的迥异和女性生命力的张扬与男性生命力的匮乏。然而这些新写实小说并未将这些差异加以虚构和夸大,而是遵循日常生活或者历史还原的原则,完成其直面生活、直面人生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