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3年全国大面积缺电带动了电力建设市场投资热潮,一大批电力建设项目特别是火电项目纷纷上马。这些使经历了3年电力建设市场极度萎缩而举步维艰的火电施工企业不禁喜上眉梢,一度高呼:电力建设的春天来了,火电施工企业的春天来了。  相似文献   

2.
"确保保证体系、监督体系发挥作用"是上级部门针对电力工程建设的文件中经常会出现的内容。如《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15年第28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都提出了类似的要求。那么,上述这两个体系全称究竟是什么,两者的内容与关系如何,在具体的电力建设项目现场,如何将其融合发力?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建设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的自控意识、自控能力和防风险能力,提升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应是当前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探索企业现代管理方法十分必要。二、传统安全管理的缺陷传统安全管理缺乏全面、系统的安全生产的观点,使安全生产与生产经营脱节,出现安全、生产“两层皮”现象,或者将两者对立起来,割裂安全管理与生产经营的有机…  相似文献   

4.
当前,电力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电力施工企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严峻考验。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在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关系方面,仍在一定程度上显得不够适应,一手硬一手软、“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两个文明建设,不断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和企业发展需要,成为电力施工企业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下面,结合电力施工企业实际情况,谈谈当前应如何搞好两个文明建设,促进企业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风险预控的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研究和实施伴随着国华电力公司成立、发展的整个过程,公司针对企业发展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实际安全问题,持续地建设、完善基于风险预控的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努力达到"一切意外均可避免、一切风险皆可控制"的安全管控目标。2019年11月,国华电力公司的成果《以风险预控为核心的发电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荣获中电联2019年管理创新大奖。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电力建设市场的格局逐步打破,电力施工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受政策、经济、市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加上企业管理不善等内在原因,使越来越多的电力施工企业举步维艰.投标市场的无序竞标加速了恶化的进度,使电力施工企业生产陷入困境.许多电力施工企业自身管理薄弱,控制手段落后,材料浪费严重,成本失控,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如何加强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本控制就是解决成本失控问题的关键所在.现对电力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来宾市兴宾电业公司是柳州及来宾供电网区最大的趸售供电企业,负责来宾市旧城区及兴宾区24个乡镇的供电营业管理及电网建设任务。自1999年划归广两电力有限公司代管至今,公司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优质服务为宗旨,大胆探索改革新路子,如深入开展“电力市场整顿及优质服务年”及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委已经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七年内平均增长9.4%。到2008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40美元。到2017年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960美元;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470亿元。十年内平均增长7.5%。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作为电网经营企业,承担着电能的输送和配售职能。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优良环境,需要特别重视规划和前期工作。需要与发电企业协调运作共谋发展,需要扎扎实实地做好电力优质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辅助企业将与主业分离,成为真正的独立的市场主体,参加市场竞争。这必将迫使电力辅助企业寻找新的资源,开拓新的市场。一些实力强大的电力辅业企业,除了为本地电力生产和建设提供服务外,完全可以考虑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以抢占市场先机,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一些企业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如2002年山东电建公司成功竞标巴库电站项目,建成总装机容量为54万千瓦的自备燃煤电站;2003年,浙江省电力公司首次在越南投标就取得成功;中国电力技术进出口公司在印度尼西来、柬埔寨等地的电力建设项目中竞标成功。“走…  相似文献   

10.
江苏华电扬州发电有限公司是一个有着近50年历史的老国企,一度在江苏省电力同行中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如何走出低谷?技术、资金固然重要,但更需要培育一种能够推进和牵引企业发展的整体化、意志化、个性化的企业群体意识.而企业文化建设就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需求。  相似文献   

11.
当前,无论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还是行业发展态势来看,都是电力建设发展难得的机遇期。国家电网公司于2011年启动了“五大体系”建设,加快电网建设步伐,以满足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然而,地市级电力施工企业基本上仍是粗放型发展方式,急需由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向精益型管理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2.
在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大前提下,我国企业的改革正逐步从宏观制度的改革转向企业内部竞争机制的建立。电力建设市场也将建立和完善市场主体责任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市场供求机制、市场价格机制、市场保障机制和市场监督管理机制。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决策层在市场机制日益变化的形势下,能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早建立起市场竞争和市场营销观,实现从单纯的电力建设单位向自主经营、自主开发的经营实体的根本性转变,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可否生存,可否发挥优势,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关键要素。1.电建市场竞争力量分析。市场…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是电力工业改革和发展、努力保证电力稳定供应任务十分繁重的一年。在发展方面,电力生产建设和消费将呈稳定增长态势,部分地区和时段电力紧张依然存在。在改革方面,电力体制改革将向纵深发展,电网企业的主辅分离改革将进入实质性阶段;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将积极推进;具备条件的地区,竞价上网和向大用户直接供电将开始进一步试点;企业改制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同时,要看到电力改革与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资源约束矛盾突出,煤电油运供求关系依然紧张;二是价格上涨压力较大,价格联动机制和疏导难度加大;三是传统增长方式转变、产…  相似文献   

14.
自2002年底实行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各电力企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品牌建设作为企业的软实力,也是电力企业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2003年,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推出了以汉字小篆体"大唐"二字构成的企业标识,同时启动了商标注册的工作.2009年,公司打破"电力企业无品牌"的常规思路,制定并全面实施《品牌战略》,明确了大唐集团公司的中文品牌名称为"中国大唐",英文名称为"CHINA DATANG",简称"CDT";提出了"让世界因清洁能源而美好"的品牌愿景,"清洁电力的奉献者"的品牌定位,"提供清洁电力,点亮美好生活"的品牌口号和"负责任、有实力、可信赖"的品牌形象,对"中国大唐"品牌的建设目标、传播体系、管理体系、行动计划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于集团公司的品牌建设之路作出了系统、全面的规划.通过参与公司近十年来的品牌建设工作,笔者感觉到,加强发电企业的品牌建设必须把握好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张卫 《化工管理》2013,(10):175-175
随着各种新兴技术和先进理念的应用,国内的油田生产得到了不断的深化发展,但各种生产机制和管理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特别是随着电力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油田生产中的电力建设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电力建设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的难度和繁杂程度也是越来越高,这就对电力企业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有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有更先进科学的项目管理理念和措施手段来适应发展的需求。由此,油田电力施工项目管理的工作成为企业生产工作中关键部分。文章结合油田生产的特殊性与电力建设的专业性,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探讨如何有效开展油田电力施工项目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案例概述合肥电力安装有限公司以"三融合三着力"的工作思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三融合"即示范企业建设与优化企业管理架构相融合;示范企业建设与企业党建相融合;示范企业建设与安全生产管理相融合。结合自身实际着力强化强化施工作业能力,提升项目管控能力,培育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主辅分离,将电力施工企业推向了电力体制改革的前沿。电力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市场竞争意识和竞争实力,以便与主业剥离后,能够独立地适应市场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8.
以实现"双碳"目标为愿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电力产业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核心命题,同时也预示着电力系统的一次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已经来临.作为电力产业的前端和基础,电力建设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积极打造"数字电建",既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需要,也是推进自身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恭城瑶族自治县电力公司是一个地方国有供电企业,有职工395人,下设6个部室,17个生产单位,6座35千伏变电站,一座代管的110千伏变电站,9个乡镇供电所,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人,担负着全县工农业生产及城乡人民的供电任务。恭城瑶族自治县电力公司1996年被国家电  相似文献   

20.
3月15日,电力行业迎来了"9号文"颁布5周年的"生日"。改革推进5年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电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赢得新突破,激发了市场活力,也暴露了一些缺陷与不足。作为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电力的主力提供者--新能源,在电力改革中扮演了什么样的重要角色?新能源面临的深层次矛盾与挑战究竟为何?新能源如何更好地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以及"十四五"时期如何更好地推动新能源有序、经济、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近期采访了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和国网能源研究院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马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