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对技术型企业家的定义、内涵、特征以及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型企业家成长环境的三维模型,从一般环境、个人环境、特殊环境三个维度来分析影响技术型企业家成长的主要因素。并以湖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优化技术型企业家成长环境建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民持续增收的困局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政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是我国农民增收的主要路径。但这四条农民增收的主要路径正逐渐表现出某些难以为继的局限性,以强化路径依赖为主要手段的农民增收政策与措施的效力开始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农民的持续性增收正陷入某种困局之中。要解决农民持续增收的困局,必须从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入手,解决农村经济的深层次矛盾问题,而不应该将短期的因应性的宏观调控政策作为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唯一手段,这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之策。本文对我国农民持续增收的困局进行了具体分析,进而提出了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鹏  吴其娜 《大众商务》2010,(1):250-25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中国的农民工。因此,农民工回流问题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研究该问题具有很大的现实及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落实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增加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要切实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的投入力度,明确各级政府的提供农村公共物品的职责,创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变农村公共物品的制度外供给为制度内供给,完善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5.
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是贫困地区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举措。文章从新型农民的内涵出发,总结了新农村建设对农民能力方面的新要求,并从能力建设的角度分析了参与式扶贫对于培育新型农民的意义和作用,指出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是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载体,最后提出了以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作为路径为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中国的农民工。因此,农民工回流问题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研究该问题具有很大的现实及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尤其是教育部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引起了高等教育的重大变革。未来教育工作者们将掀起一场改革浪潮,地方高校转型建设发展工作正在高校深入开展,走一条怎样的转型发展之路是转型院校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中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其根源在于资本存量过高、工资收入过低导致的收入分配严重不均.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必须提高农民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两种途径,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关键措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要放在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发展上;提高经济增长率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并最终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完善健康的农村金融体系将会对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审视了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明确了构建良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从政府的视角提出了实现良好农村金融体系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近几年一些社会调查认为的"我国农民比市民幸福"的实质,初步探讨了物质和非物质因素对农民增福的贡献率大小,得出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民增收依旧是农民增福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十五大国民素质的郑重提出,人的素质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及21世纪中国的发展的关系密切相关。而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大社会难题。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本文从三个部分阐述第一部分提出人的素质的概念和现状;第二部分分析我国农民素质偏低的原因;第三部分提出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发展应用技术型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一个新的重点内容,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应用技术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测试调查的基础上,认为此类院校大学英语改革应当创新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继续实行分级教学、加强分类指导,加强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建设,提供更加丰富和细化的学习资源;勇于尝试新兴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论文分析了湖南农民增收的历程和湖南农民增收的意义,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促进湖南农民增收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明确的指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那么"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以及"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成为了当下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韩国"新村运动"的介绍以及分析,找出了我国关于"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以便我们国家可以更好地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提升留守农民素质是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辽宁新农村建设战略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文从多个角度探完了提升辽宁留守农民素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农民工群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工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凸显。但从社会地位来看,农民工群体处于一种"底层精英"的尴尬境地。一方面,他们在城市社会中处于社会的底层;另一方面,在农村社会中,他们却属于精英群体。农民工对新农村建设包括新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政治建设和新农村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开始,国务院开始正式引导一批非研究型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转型的目的是为了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加快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促进高校特色发展。而日本短期大学的发展历史悠久,日本短期大学的建校方针定位在:教授并研究专业领域的深层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职业以及实际生活中所需的技能。本文将比较研究中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和日本短期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异同点,并参考日本短期大学建设方面的办学经验,以期对我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工作以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而农民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农民的教育培训。虽然目前广西的农民教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从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建立一个健全的农民教育体系、注重对农民综合素质的培训、加强对农民市场理念的培养等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三农"问题由来已久,日益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经济文化因素作为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从深层制约和影响个体及其社会活动的状态,从而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立足于山东实际,研究山东省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的特点,山东省经济文化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促进经济文化变迁、带动山东农村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开展农民SIYB创业培训,培育创业型农民,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SIYB创业培训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如培训参与度不高、教材适用性不强、扶持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应通过提高受训者创业热情、增强教材的适用性、制定完善创业扶持政策、设立农村创业发展基金、建立农民创业孵化基地等途径,推动农民SIYB创业培训项目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