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凯 《政策与管理》2008,(24):30-30
“做大做强是一种诱惑,眼下中国民营企业家正是应该抵制诱惑、开始补课的时候。(他们)要补心态平和、不再想入非非的课。”“云南红”酒业董事长武克钢说。“云南红”这个葡萄酒品牌还并不为人熟知,因为创办10年至今,“云南红”仅占有中国葡萄酒市场5%的份额,这并非武克钢经营不力,而是刻意放慢脚步。  相似文献   

2.
《企业研究》2008,(5):4
“心态决定命运”尽管耳熟能详,但真正能够以营销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心态”的恐怕不多。“心态”应该由“心”和“态“组成,“心”即是:有心,用心,诚心,责任心,企图心:态即是态度,状态。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认为塑造阳光心态只是个人的事,其实团队也需要塑造阳光心态。在营销团队久了会发现发展好的团队氛围也好,发展较差的团队氛围也较差。好的团队,伙伴们相互鼓劲解难,阳光正面的东西多;不好的团队,伙伴们相互挤兑泄劲,消极负面的东西多。同发展受阻的团队伙伴谈心,很多营销伙伴都会把一肚子的牢骚和委屈向你发泄,我敢保证,只要交流超过半个小时,“老百姓戴有色眼镜看我们,认为保险是骗人的。”“保险不是人干的”“我是被别人骗来做保险的”等消极负面的言辞都会出现。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的人,生产不同的东西,或说不同的话”,无疑是对市场营销理论中细分市场的最通俗理解了。买房子的人可以分门别类,心态种种,目的各异。同样是一件好东西,不同的人看中它的不同方面。在营销中要向各类人展示他们所关心的信息才能事半功倍。让我们看看买房人的众生态,再想想如何营销口巴。  相似文献   

5.
团队成员没有归属感,造成了营销团队人力资源的高频流动。一个流浪的人儿在营销团队里能干事创业吗?显然不能。业务他们想做就做,不想做就走人,营销团队对他们的“不辞而别”只有望人兴叹!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利用各主体现行的留人策略外,还应尽快创立营销团队股权激励机制,用机制“调整”营销人员没有归属感的心态。[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一家知名的服装集团,聘用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大学毕业后不愿回家乡的“飘一族”。于是,形形色色的职场形态.五花八门的职业人心态在这里浓缩和裸现……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保健品市场,有几个企业在“悄无声息”地赚钱,它们不采用传统的“广告轰炸”,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它们的存在,但它们一年也能销售几个亿,因为,它们使用的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前沿的营销手段之一——“会议营销”。蜥蜴团队的一位老友是北京的一家采取“会议营销”的公司的营销总经理,他们主要产品是老年人保健品。三年多来,已经在全国拥有了70多家经销商,年销售近2亿元。像广州等大城市,每个月仅在会议营销现场就能销售100万元左右。在保健品行业营销难度增大、营销费用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这家公司生意如此火爆的原因何在?我们的那位总…  相似文献   

8.
谭琴 《东方企业家》2004,(8):154-157
好像有预谋一样,两位“烟斗客”都只肯透露自己的英文名字,并异口同声地说,“烟斗让人心态很平和”,他俩除了“烟斗”,不言其他。  相似文献   

9.
《中外企业文化》2005,(11M):86-87
做保险营销工作可真不容易,要练就一身与客户打交道的本领,其中平和的心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做做以下的测试,看看你是否已练就了这一功夫.  相似文献   

10.
王缨 《中外管理》2006,(1):98-100
“中国企业目前的销售非常粗放。”“不仅中小企业,中国的大企业也一样。”“企业看似重视营销,其实不然,它就是等着拿订单。”“营销上升不到最高领导层作为企业的首要任务来认识,也没能从更高层次上打造企业的营销体系。”从销售业务员、营销主管到营销学专家,竞众口一词:这种现象很普遍!企业,就是把东西卖出去,把钱拿回来。企业生存的巨大责任压到了销售部门与销售人员的肩膀上,要么“大爷”的位置伺候着,要么不当人用。但凡没有订单、回款,你就遭白眼、走人。销售队伍是一拨一拨地换,他们是企业里最不稳定的那批人。而我们大量的营销理论与课程仍旨在教导销售人员五花八门的销售技巧,告诫他们要有如何如何的销售心态,自信、自信、再自信!国际营销大师也接踵而来,其营销之“术”也反复地被我们揉来搓去……可严重的问题是,即使这样,企业的销售业绩还是上不去,销售水平仍然很低;同时,中国的市场环境被搞得很乱,尘埃四起!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当我们把视线转向企业的文化形态时,便发现真正需要提升的,是我们的营销价值理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至莲 《财会月刊》2013,(2):I0014-I0014
现在职场的中坚力量有了一个新名词——职场“三明洽”。职场“三明治”通俗而言是指那些在职场担当一定角色的人,他们上面有必须服从的领导,下面有必须管理的团队,他们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也难免遭受上下给予的压力。做好职场“三明冶”必须拥有正确的“三明治”心态,即职业心态、专业心态、敬业心态,这三种职场心态在现实中是一种递进关系。作为职场发展进程的一部分,“三明治”又成为了职业经理们名副其实的必修课。这里介绍消除压力的四招式。  相似文献   

12.
村“两委”换届不仅是党委的大事,更是群众的大事。但是很多群众对换届工作抱以旁观心态,一是群众不愿问政治,对换届工作不关心,二是党委换届公开程度不高,群众想关注,却不知从何入手。因此,要想办法让群众成为“主角”主动参与到换届中来,避免他们静座旁观当“看客”。  相似文献   

13.
2012年6月号人力资源板块的85后工作心理调查很有意思,里面说,一大半的8S后对目前的工作状态满意,他们觉得工作难度不大,胜任不成问题,唯一不太理想的是福利和薪酬,不过这也不算85后们独有的心理状态。但为什么还有超过一半的人打算未来一年内离职呢?很多人想不通,还有人觉得这是因为85后们“过度自信”,想法太多。对此,我不想评论,只说几个身边同学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营销正处于变革时代,变革的基本特征是营销环境和营销要素发生了根本性和革命性的变化。1997年以来,很多企业突然发现,他们曾经赖以成功的营销法宝,当作“经验”宣传的一整套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段不再有效。他们发现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者群发生了转移,主要竞争对手和主流商业形态发生了 变化。而经销商和业务员也发生了分化。  相似文献   

15.
营销是企业的头等大事.营销创新如火如荼。关系营销.体验营销等等人们至今还记忆犹新.营销领域掀起了一次又一次革命。当经过那么多“营销革命”以后,营销人发现革命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解决一个问题.带来更多的问题”。更有人说营销就像“狗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手里总是只有一个.甚至于跟风到最后分不清什么营销方法最好(俗称营销不适综合症)。针对这种不适综合症我们认为最现实的办法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调整心态,无需盲目跟风;二是把丢掉的拣起来.实施营销整合就够了。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年广九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私营企业家,号称“中国第一商贩”。当时被评为十大企业家之一。 很多人说年广九搞企业是土法上马,不懂营销,没有专家顾问团。年广九不信服,千里迢迢来到郑州,找到河南省营销协会的企划高手,与副会长范云峰等进行生动活泼的深层交流,于是,就有了以下的营销对话——……  相似文献   

17.
能做到“急人之所急”的人很多,但能坚持时时为你着想,事事为你分忧的恐怕连自己的生身父母也未必能做到,因为他们总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本文讲述的是一位年轻家庭主妇的故事。对她而言,失去另一半是不幸的,然而,因为保险,她的后顾之忧顺利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所谓线性,是有规律的,成比例的;非线性,是不成比例,没有规律的。作为企业来说,线性营销走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有多大的投入就会有相应比例的产出。我们大多数的企业都是这样经营的。而非线性营销则是广告语说的“不走寻常路”,用的是非常规的思维和运作方式,出奇制胜,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近几年的苹果、小米、微信、FACEB00K等都是非线性营销的成功者,他们在迅速做大的同时让很多人眼红。  相似文献   

19.
众说纷纭     
2003:厂商关系反思年2001年,笔者从生产技术工作转行到营销,中国营销界普遍将这一年定义为中国市场“抢跑道”的一年;而对于2002年,有专家定义为中国市场“厂商博弈”的一年,而且总体上是商家压迫厂家为主流;2003年过去刚刚一半,我却准备大胆预测,不,应该说是衷心希望2003年能成为“厂商关系反思”的一年。反思的实质是找出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譬如现在很多厂家饱受商家、渠道制约压榨之苦,但是都是商家不讲道理?可能有这些因素,但是厂家们在扩大自己产品市场之初有没有“病急乱投医”,给商家做出过度承诺等等非理性…  相似文献   

20.
每个人的世界都在他的脑中,思维方式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决定了一个人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是且歌且行,还是负重蹒跚,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就是这个道理。职场中的伙伴性格各异,心态不同,但在展业遭受拒绝时往往表现出共同的情绪低落现象,产生一种“拜访恐惧症”。如何让伙伴们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始终对保险营销充满激情与勇气,我在晨会中试着用“意义换框法”对伙伴们进行了一次潜移默化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