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人莫骗人     
名人莫骗人现在,电视里常有一些名人做的商品广告,某某“星”或某某“家”出来说这个商品好、那种药效妙。可是人们用过一些“好”商品和“妙”药后,并没感到“好”、“妙”,有的反而觉得很糟。于是大呼上当!其实,有的做广告的名人根本就没用过这种产品,有的压根儿...  相似文献   

2.
富贵如车轮     
《东方企业家》2009,(7):99-99
写下这个题目,我便担心被富贵之人斥为“不厚道”。干什么连“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时间也不给,直直地就说人家的生活像车轮一般转换得飞快呢?这是因为,这篇小文是拿富贵与汽车说事,不由自主便将话头转向了“玄机”。这个话题的缘起在80多年前,1921年8月22日,张作霖在美国订购的一辆防弹汽车由天津英租界大连码头上岸,一时成为报章新闻和街谈巷议的绝好材料。这种情况与今天有些相似之处,打开互联网和报纸,我们也常能看到类似的新闻,如某某明星新换“座驾”,某某富豪订购世界顶级汽车,  相似文献   

3.
朋友是个不折不扣的“惊喜妞”,她的口头禅是“今天我得到了一个惊喜”:某某商品促销赠送了电影套票,“我正好想带孩子去看《功夫熊猫》,但是又怕她闹腾不肯看,浪费,这下不怕了,多好啊。”或者“今天真是大大惊喜了一把”,原来是自己种的君子兰并没死,居然还开花了。  相似文献   

4.
逢年过节,给上级送礼这事普遍得就像丢自行车。如果硬要刨根问底地问个“为什么”,那只好说:人家都去送你不去送行吗?。那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做法是不识时务的。遇着上级领导家里有红白喜事、你能视而不见不去送礼吗?假若真的没送,在送礼的人群中没有你的身影出现,你等着瞧吧。人言可畏的议论会让你浑身冒汗:“某某没来,是不是领导对他有看法了?”在眼下这种送礼分先后、礼品分轻重的风气中领导能对你没看法?尽管送礼俗不可耐,不过在几分无奈中送礼者也体会到了送礼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由于“礼”是润滑剂,好多上下级关系的维护…  相似文献   

5.
商品房山现质量问题怎么办?开发商消失了怎么办?农民工工资被拖欠了怎么办?14城市给房屋质量上保险多方将从中受益。专家表示,“建筑工程险”有望成为强制保险,将不正视工程质量缺陷的开发商挡在门外。  相似文献   

6.
“卖”的陷井夏志琼近年来,农民种什么?养什么?生产出的产品出售给谁?什么时候卖?都自己说了算。然而很多农民不会卖,极易掉进卖的陷井。陷井之一,越贵越不卖。当一些商品价格一涨再涨时,农民就不知道自己的商品值多少钱了,怕价格继续上升,卖了吃亏,所以就干脆...  相似文献   

7.
留心农村电视广告,时常看到一些个乡亲在“现身说教”着“XX口服液”、“XX神”。“XX饲料”、“XX全元素追肥”等商品的神奇功效。活生生的“事实”摆在你面前,不由你不信服。但倘若真买了这种商品,人们大都会惊呼上当:效果不过如此!一向忠厚朴实的乡里乡亲咋也学会了蒙人?究其原因,一是拿人东西手短。有些村民最先买了商品后,虽然发觉功效平平,但由于人家送来了“礼品”、“纪念品”或者中了“大奖’,填补了自己的损失,得到了实惠,也就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仗义执言”、推波助澜,人为地夸大功效,把十分普通的商品吹成了“…  相似文献   

8.
逃避控购的新花招陈万驻1994年以来,我县部分单位一股风装备了“大哥大”,好不潇洒。这些单位财力紧张,哪来的钱购买“大哥大”呢?且“大哥大”属省审批的专项控制商品,控办又是如何审批的?其实,许多单位都没有出钱购买,也就不须经控办审批了。不用花钱就可使...  相似文献   

9.
眼花缭乱的“名牌” 每天我们都被各种“牌子”包围着,喝饮料,是选“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鞋子穿“耐克”还是“李宁”?肥皂是用“雕牌”还是“白猫”,等等。这些大都还是些国内外知名品牌,但更多的是一些不知名的牌子,有一些在外包装上还写上“某某协会推荐产品”,“某某博览会金奖产品”,甚至是“中国公认名牌”等等。作为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系列的腐败案的暴露,尤其山西“黑砖窑”事件的爆发以及处理,都毫无疑问地表明了我国政府反腐倡廉力度在不断加大,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与关注。权力究竟是什么?它又能给权力的拥有者带来什么?权力能否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行买卖呢?如果能,那这种“商品”的价格又怎样来确定呢?然而,任何腐败表象背后都隐含着深刻的经济根源,  相似文献   

11.
国家对商品“三包”有何新规定?河北临城县读者范建华来信问:国家对商品“三包”有何新规定?范建华同志:国家经贸委、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工商局、财政部最近联合发布《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自《规定》发布之日起,售出的商品要按此规定实行“三包”,1...  相似文献   

12.
记得三年前的一次朋友聚会,席间来了不少生面孔。初次见面,免不了相互介绍一下自己。酒过三巡,我掏出自己的名片给陌生的朋友每人发了一张。接着很自然地说:“我是某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某某楼盘的销售主任。”“搞房地产的!”旁边铁哥们的解释让我心中顿生自豪:搞“房地产”,多好的活儿啊!“别整那么高雅,不就是卖楼的么!”  相似文献   

13.
《东南置业》2007,(1):93-93
近日,郑先生看中福州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某某城”的一套商品房,对该房子还比较满意,但是,当谈到商品房的具体价格时,售楼小姐却要求郑先生必须先缴纳10000元的“诚意金”,才能由她请示销售部经理后最终确定销售价格,否则不予受理。于是,郑先生向该公司缴纳了10000元的“诚意金”,并由售楼小姐出具了收条。后来,郑先生了解到该房屋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于是他决定不买了。但是,当他向开发商要求返还之前所缴纳的10000元“诚意金”时,开发商却以郑先生违约,开发商有权没收“诚意金”为由拒绝返还。由此,郑先生问,开发商是否有权没收“诚意金”?他能否要求开发商返还“诚意金”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对于假冒劣质商品,有严格的法律解释。1990年国务院批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五条规定:所谓“冒牌商品”是指假冒他人产品的产地、厂名或者代号的商品。如某种电器,产地明明是国内某地,却标为“美国”,这就是冒牌商品。所谓假商品是指商品名称与商品质地不符,以假充真的商品。如名为“羊皮沙发”,实际上是人造革沙发。这便是假商品。所谓“劣质商品”是指主要指标不符合标准,影响正常使用的商品。这里的标准应以哪家为准呢?1993年9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四条,第…  相似文献   

15.
每个地区都有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活力。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特产品品牌意识弱化现象尤显突出,制约了土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些高科技产品的事,与土特产品无关,这是短识的,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土特产品中注册商标、塑造品牌的还是较少的,一般地都是用“土”名走向市场的,叫“某某地的蘑菇”、“某某地的山野菜”、“某某地的苹果”等等,尤其那些乡土艺术品更缺乏品牌;另外,土特产品的特性使同类产品相对集中,市场相对狭窄,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从而造成消费者不知哪家的…  相似文献   

16.
让诚信成为一种国民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时期以来,“诚信”和“质量”成了新闻媒体见报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如“打造某某诚信企业”、“打造某某诚信市”、“质量兴企”“质量立市”等等。换句话说,“诚信”和“质量”问题已经严重威胁一些企业和地方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周末见到几个朋友,说前段时间结伴去了威海看房。我闻言大惊.问,难道就是那个日日打电话骚扰我的威海某某公司吗?他们问.你说的是哪家?我惭愧道.因为短信电话不断.我基本上在对方说完“威海”两个字后不到一秒钟必挂电话.所以从来也没有听清楚过。”不过.用这种方式销售的楼盘,只怕不是那么靠得住,你们千万要要小心啊。”  相似文献   

18.
王观然  熊朝霞 《数据》2008,(11):36-37
面对城市生活中铺天盖地的商品促销信息,你是否也会“我为打折狂”?调查发现:近九成的消费者不同程度地喜欢打折消费活动?还有近一成的消费者更为冲动?即使生活中不需要的商品,遇到打折也会兴奋拿下。  相似文献   

19.
这两年,商场、商店内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恐怕非“特价”、“打折”莫属了。应季打折特别是换季商品价格打折,被商家视为一种促销和处理积压商品、回笼资金的最佳经营手段。“全面打折”、“惊喜特价”、“换季大减价”……红一块黄一块的打折广告极大地刺激着消费者的购物神经。“惊爆特价!存货有限!”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但是且慢,还是请你问明白、考虑好之后再掏腰包,否则,在你买回打折商品的同时,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可能一同被商家折掉了。问清打折原因明明白白消费现在很多商家打着让利或促销的牌子,折价销售商品,若在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20.
朱雪尘  孙雅男 《英才》2007,(6):89-93
初涉江湖之时,世人听到最多的介绍是“这是某某的儿子”。等到有一天,类似的介绍变成了“这是某某的父亲”,这或许就意味着,当年的青涩少年,终于可以独当一面了。自空降天地源股份有限公司伊始,行走地产江湖数年的柳政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