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州经济这几年发展速度一直稳居全国前列,“温州经济模式”更是闻名海内外,温州经济所取得的成就却是靠一大批快速成长的温州企业所支撑的,而温州企业的成功又是充分利用被称为“中国犹太人”的温州商人,依靠二百多万温州商人在国内外创建的市场营销网络,把温州商品推销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相似文献   

2.
在温州模式萌发和形成阶段,“家庭工业——专业市场——小城镇建设”的经济格局锻炼了温州人掘“第一桶金”的本领,也培育了温州人投资房地产的意识与观念。上世纪70年代末,计划经济下产品的短缺为温州人积累原始资本提供了机遇,不计其数的手工业者遍布全国各个角落“拾遗补缺”,十万购销大军走遍千山万水为温州城乡大量涌现的家庭企业牵线搭桥。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浙江温州人很富裕,却很少有人去探究温州人为什么会富得这么快。实际上,温州人在短短几十年间就能由穷变富,确有一条不算什么秘诀的秘诀:那就是“强者文化”构筑了温州人今天的辉煌。  相似文献   

4.
9月20日,在温州有着“眼镜大王”之称的浙江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因欠款出逃,在温州业界引起的震动不亚于一场地震。如今名企老板“跑路”事件持续发酵,伴随频发的资金链断裂,最终将社会关注的焦点逐渐引至楼市。  相似文献   

5.
近30年来,先后有3个字与温州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第一个是“资”字,即温州人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自从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解决。第二个是“假”字,即温州在80年代甚至90年代初,假货的确不少,有些产业甚至是通过造假起家的。但随着原始积累的完成和品牌意识的兴起,温州货已经不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而是精品、名品的代名词,一大批全国名牌甚至国际名牌在温州逐步形成。第三个是“炒”字。近年来,媒体谈起温州,往往少不了一个“炒”字,如“温州炒房团”、“温州炒煤团”等等。之所以将温州人与“炒”字紧紧联在一起,是因为…  相似文献   

6.
温州庙多。在温州开车。时见金碧辉煌的大庙,几乎一村一庙,香火鼎盛。当地人给我讲了个段子,说中央领导来温州视察,一路走来,对身旁人笑道,“你们温州的庙很多嘛”。  相似文献   

7.
怎样看温州房地产市场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仁见仁,智见智,各抒已见,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温州的房地产市场真“火爆”。  相似文献   

8.
仅用20年时间,温州就完成了从“生存命题”到“发展命题”的跨越,然而接下来的20年,温州还能创造出更惊人的跨越吗?  相似文献   

9.
温州商会作用凸显:强大民间力量助推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赣英 《企业经济》2004,(11):152-153
“温州模式”是当今经济学界中研究的热点。在“温州模式”的形成中,商会对于温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温州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温州商会的重要作用进行探究,既可以进一步挖掘和发挥商会在推动温州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又可以为其它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现实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开放型经济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讨论由来巳久。近年来,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苏州选择了“引进来”的模式,温州选择了“走出去”的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新发展。本文比较了开放型经济两种模式的特点、成因和利弊,并对两种模式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东方 《企业研究》2001,(8):37-39
温州人会做生意,勇于开拓,敢于走出家门、国门。温州人遍布全球。有人说,只要哪儿有中国人,哪儿就有温州人。如果在哪儿只有一个中国人,那么,这个中国人准是温州人。也许,这话绝对了一点儿,但温州人生意做到了全国、全世界,却是不争的事实。 先讲国内,以新疆为例,在60年代,为支边来到新疆的温州人仅300 名,现已有8万多人,光乌鲁木齐市就有4万多人。他们主要经营皮鞋和棉纺织品,年交易额达几十个亿。温州的著名厂家,如吉尔达鞋业、康奈鞋业及夏蒙、报喜鸟西服等,在乌鲁木齐市场上都享有盛誉。 如今,乌鲁木齐的温州商人…  相似文献   

12.
柳市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模式”在突围,柳市在突围,低压电器在突围,但“突围”不仅是温州经济的关键词,也是现阶段所有中国企业的关键词,因为中国企业都需要突围……  相似文献   

13.
高岩 《中外管理》2011,(11):92-92
对于此时的温州,寻找到罪魁祸首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最关键的问题是,谁是温州模式的救世主?因为在未来,我们很可能要请他老人家再去一趟那个位于中国北方的资源大省——那里,同样拥有嫌贫爱富的“银老板”,以及危机四伏的“高老板”。  相似文献   

14.
温州14万家从市场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中小企业,正在又一次演绎着在市场夹缝中求生存的故事,再一次显现出“草根企业”的坚韧  相似文献   

15.
连日来,温州企业主接连“跑路”,甚至跳楼的案例也屡有所闻。当或真或假的消息满天飞之时,一种恐慌性的情绪正在温州弥漫。民间信贷的高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真切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温州“合作建房”项目即将完工,房价合六七千元每平方米,仅是同等地段房价的五分之一。成功运作温州合作建房项目的赵智强,联手北京律师成立团队,准备将“温州模式”复制进京  相似文献   

17.
温州民营企业家,文化水平不高,多来自草根阶层,但却善于学习,善于创新,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独特而有益的经营之道,它是“温州人经济”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温州人在经营理念、组织制度和管理生产、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独特之处和不断创新是“温州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8.
这个冬天,温州商人有点“冷”——迪拜楼市被套资金30多亿元,省外煤矿投资损失150亿元。“倒霉”与“倒煤”成为最近从迪拜与省外返乡温州商人的口头语。寒冬之下,温州商人开始反思“草根经济”。  相似文献   

19.
闹得沸沸扬扬的“温州安置房事件”,最终以“补差价”的方式收场。本来用于安置拆迁户的房子,被各路官员据为己有,而拆迁户陈松庭却仍在为争取安置补偿四处投诉与奔波  相似文献   

20.
和所有的资金一样,温州资金在全国“攻城掠寨”的同时,总在寻找着最有价值的“猎物”,当料尾楼闪现商机的时候,精明的温州商人又一次走在了市场的前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