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汇率作为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其实质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汇率的变化通过影响货币的相对购买力和贸易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和对外贸易活动。现首先阐述了2005年"7.21"汇率改革和2015年"8.11"汇率改革,并分析了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主因素,主要有我国外汇供求状况与人民币汇率间的相关性分析;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的相关性;人民币汇率指数与美元指数的相关性。最后通过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模型,说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和美元指数是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汇率作为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其实质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汇率的变化通过影响货币的相对购买力和贸易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来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和对外贸易活动。自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于2005年7月和2015年8月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本文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从长期来看,决定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基本因素是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从短期来看,决定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则是人民币汇率指数和美元汇率指数的相对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1985-2009年我国货币错配指数、外汇储备总额、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人民币汇率制度作为研究样本,构建状态空间模型(SSM)。由此得出结论:人民币汇率是影响我国货币错配程度的最主要因素;人民币汇率、汇率制度以及外汇储备额均为货币错配指数的格兰杰原因;浮动汇率制度更能缓解货币错配风险。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货币功能,成为主要的贸易计价结算货币、金融交易货币以及国际储备货币的过程。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的汇率改革开启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萌芽和发展,现阶段中国快速增长的对外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影响力的提升等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但由于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合理、人民币国际结算的失衡以及"霸权货币"的抵制,使人民币国际化面临不少困难。我们应完善和推广自由贸易区建设,形成本土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和人民币回流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机制,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协同推进渐进式的资本项目开放与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进一步扩大双边本币互换的范围和规模,以东亚货币合作为基础,推进国际货币合作。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成为美元、英镑、欧元、日元之外第5种"货币篮子"定值货币。当纳入人民币的"新"特别提款权横空出世时,由于特别提款权定值过程改变,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将会体现在特别提款权的价值变动之中,人民币带来的最大影响在于特别提款权汇率的能否继续维持稳定性。汇率的稳定性是提升特别提款权作为储备资产吸引力的先决条件。只有币值稳定的货币才能较好地执行最基本的流通手段和贮藏工具职能。本文将主要探讨人民币加入一篮子货币之后特别提款权汇率的短期波动问题。  相似文献   

6.
《商》2015,(38)
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焦点,特别是美国参众两院先后通过关于汇率改革法案,不断质疑人民币汇率政策。汇率主权是国家货币主权的应有之义,主权国家有权决定并且改变本国的货币价值,不受其他国家干涉。随着中国变得越来越稳定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贸易国的地位,改变人民币汇率自然会影响到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敏感神经。中国政府应该在坚持货币主权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灵活的法律手段解决人民币汇率争端,促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寻求国际合作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根据特别提款权盯住一篮子货币的定值方法及其过去几年的汇率变化,人民币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后,对美元的浮动幅度会加大,而对欧元和日元的浮动幅度可能会减小.为此企业应该做好汇率风险防范、进行产品创新,适当增加欧元、日元等货币的使用,以化解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使用GARCH模型对2005年7月以后东亚货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金融危机之前,人民币汇率对林吉特、韩元、新加坡元和新台币四种货币的汇率影响显著,而金融危机后,菲律宾比索对美元汇率也受到了人民币的影响,同时人民币对大部分货币的影响系数在增强。这说明人民币正在成为东亚地区重要的"锚货币",而这种"锚"作用的一个重要实现方式是引导其他货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但VIX指数的影响一直比较显著,这凸显了人民币作为区域货币锚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范义秀  张骅 《商》2012,(7):115-115
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不停地给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中国政府在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同时自2005年7月21日起,完善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放弃了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而选择了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而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汇率形成机制的改善也符合人民币国际化的客观趋势。人民币自2005年起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也一直表现出上升态势。汇率波动幅度的增加和升值的大趋势使得汇率传递问题的研究具有更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仲敏 《商》2014,(19):97-97
近十年前,人民币汇率不断被升值,有管理的浮动真正实行起来,用以盯住美元制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有效加强了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本文提出了当前汇率制度改革的短期及长期目标,并借鉴他国经验,根据"蒙代尔三角"理论模型提出了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方向的建议,阐述我国要通过利率——汇率的传导和汇率形成机制等方面更好的完善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到达经济平衡实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银行于7月21日傍晚公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启动.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自2005年7月21日起,1、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12.
蔡红艳 《现代商业》2012,(36):36-37
在现在这个开放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一个国家的汇率制度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稳定来说是一个具有非常重要影响的因素。是否拥有稳定健康并且适合经济发展的汇率制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金融稳定,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是中国现代汇率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了更加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这就意味着人民币的波动幅度将变大,汇率风险也将增加。对人民币汇率市场以及汇率衍生品市场进行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政策灵活性的视角出发,用相关理论分析了两种不同汇率制度下汇率波动程度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而比较了1994年和2005年我国先后两次汇改后汇率制度改革效果.并通过相关实证检验,表明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具备更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和传导机制,建议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率改革,无论是汇率水平的变化和调整,还是汇率形成机制的变革和演进,走的都是一条渐进道路,既不是"一次性大幅升值",也不是"一次性制度革命",在风险全球化和世界货币体系格局发生新变化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向合理均衡水平接近,其形成机制向自由浮动的市场化机制演进,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挑战,其预期风险也有增大之势。  相似文献   

15.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汇率机制改革公告,我国将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文首先对人民币货币篮子的构成和权重进行了分析,认为现阶段人民币的汇率制度仍是一种“参考美元为主的软钉住汇率制度”,并解释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然后分析了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的利弊;最后对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稳定。  相似文献   

16.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实行新的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约2%.这是1994年中国进行汇率改革以来的重大变化。在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下,中央银行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7.
随着1997年至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减弱,以及中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200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作出重大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之前人民币在事实上盯住美元的浮动汇率制,演变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管理浮动汇率制。通过对教材与文献的查阅分析,笔者得出结论:改革至今的近8年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总体成功。然而,目前人民币汇率制度仍旧需要完善。本文将在简单回顾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史后,重点研究分析2005年人民币汇率的制度改革的动因及成效,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笔者的个人观点,对发展趋势作出预测,以期加深对汇率问题认知的时效性、现实性。  相似文献   

18.
司雯 《商场现代化》2011,(36):63-63
我国转入市场经济体制后,随着体制条件、经济与金融环境、市场发育程度的日趋完善以及经济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及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货币替代亦悄然出现,并开始对宏观经济的诸多方面产生冲击和影响。本文主要从人民币汇率角度来论述货币替代现象,讲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货币替代的影响和货币替代对汇率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自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结束单边升值态势,双向波动已成为新常态。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将更具弹性,"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这一方向不会改变。2018年,由于美联储加息叠加美元升值,货币危机在众多新兴市场国家轮番上演,新兴市场货币汇率动荡,土耳其、阿根廷、巴西、俄罗斯、南非货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贬值。外贸企业因受汇率波动影响,面临着收汇风险增大、订单减少等风险。因此,不论是从汇率改革方向还是从外部环境上看,市场参与者都不能再对过去汇率的低波动习以为常,需要适应汇率市场正常的涨跌,并提前对外汇风险敞口进行管理。本文通过调研外贸业态发达的义乌现状,分析中小外贸经营主体汇率风险管理的现状,提出汇率避险建议与对策。本文提及的中小外贸经营主体不仅仅指经营进出口业务的中小生产型企业、外贸公司,也囊括了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参与外贸经营的市场商户。  相似文献   

20.
陈钧 《北方经贸》2011,(10):90-91
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未来会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会日渐增加。要预测未来汇率变动趋势,灵活选择和使用计价结算货币,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利用贸易融资转移外汇交易等手段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