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将实物期权的特征与被进行证券化融资交易的专利的特征进行对比后发现,专利资产证券化中的专利权具有明显的美式看涨期权特征.因此,采用实物期权评估方法对专利资产证券化中的专利权价值进行评估可以获得最接被证券化专利价值的结果,为实物期权评估法在专利资产证券化中的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资产池在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核心作用。知识产权证券化中资产池是通过基础资产技术重组构成的,并且这种重组效果直接的影响着证券投资者的实际利益以及实现知识产权融资目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中资产池需要对单一资产风险进行评估,这样才能够保证投资者收益稳定性,实现企业资产流通的可持续性效果。知识产权证券化中资产池能够实现基础资产群组化目的,保证基础资产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晓东 《商业时代》2012,(33):88-89
研究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风险及防范,对于推广知识产权证券化及企业融资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规范的分析方法,从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种类及流程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结果发现,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风险主要来自基础资产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因此,笔者提出了应加大对基础资产的严格把关、构建公示机制、订立契约或合同分担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闫雪晴 《上海商业》2023,(2):103-105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凸显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对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性。信贷资产证券化在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收益的同时,其风险也不容忽视。本文在介绍信贷资产证券化定义及机理基础上,分析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推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股票市场的波动使机构投资者日益追求多类证券品种及具有避险功能的投资组合,同时各金融机构日益重视其资产流动性的内在要求,使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市场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急剧变化。资产证券化业务正成为商业银行、信托、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拓展业务空间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寿险证券化是寿险公司通过发行以标的业务现金流为支撑的资产支持证券的融资或转移寿险风险的过程。与一般资产证券化相似,寿险证券化的基本原理包含风险重组、风险隔离和信用增级三个原理,但融合了寿险业务的特殊性。寿险证券化可分为内含价值证券化、责任准备金证券化、风险转移证券化三类,且每类均包含特有的经济学与保险学原理。前两类证券化的目的是融资套现,而后一类则是为了转移极端死亡率风险和长寿风险。  相似文献   

7.
梁娟 《商场现代化》2006,(3X):281-282
资产证券化的进一步发展,不仅给全融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给会计提出了新问题。会计确认问题是资产证券化会计的核心问题。虽然在我国现有的会计制度或准则中,有些内容是和资产证券化业务相关的。但是,我国对于资产证券化的系统的会计规范,仍然没有形成。“准则为主、制度并行,原则指导、规则推进”的规范模式对于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或许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信托公司的业务创新已经成为中国资产证券化实践的催化剂和促进资产证券化实践突破现有法律制度限制的重要途径;资产证券化也为信托公司的业务创新开辟了新的渠道。所以,可以说,是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先行者。本文讨论了利用信托实现资产证券化的几种具体模式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专利资产证券化的前提是对被证券化专利价值的准确评估.被证券化专利价值的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法律因素、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对被证券化专利的三类影响因素进行准确分析是确保得到其评估价值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刘娅 《消费导刊》2014,(7):13-14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诞生以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发展,资产证券化的种类和规模也不断壮大,然而资产证券化也是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导火线。此文以会计的视角,从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信息披露以及资产证券化对发起人的影响,对资产证券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ABS)产生、发展并盛行于国外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目前已经于金融资本市场的各个领域内大放异彩,例如汽车抵押贷款,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等等。本文试就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的结构设计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资产证券化的一个重要分支,自诞生以来被广泛运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经过数年来的发展,业务规模逐步增长,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相关政策法规也愈发完善。以建设银行为例分析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发现在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方面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信贷资产证券化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企业资产证券化既能满足企业通过真实卖出资产获得流动性的要求,又能降低资产负债率。2005年中国开始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业务,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被叫停。2014年国家大力推行资产证券化业务,此业务开始循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左正龙 《中国市场》2009,(10):33-34
本文通过对比美国次贷与中国已开展的证券化业务,指出美国房贷危机的出现并不是资产证券化的必然产物,我们应积极稳妥地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等无形财产权在社会生活越来越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然而知识产权开发运营则始终停滞不前,因此本文引进了知识产权开发和金融融资的双重制度创新——知识产权证券化。作者独到地揭示了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法学和经济学本质;并合资产证券化条件创新性地分析了哪些知识产权适合进行证券化操作。  相似文献   

16.
银行理财、信托产品和基金专户业务的告诉发展证明了财富管理的中介业务有着巨大的发展,从券商目前的业务分析,资产证券化是其进入该领域的主要途径.本文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其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在我国的现状,并进行了展望.未来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资产证券化将面临巨大的市场和机遇.  相似文献   

17.
2014年是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扩张"元年",本文在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归纳了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总结了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现状,并结合市场中最新的相关政策指引和重大事件对我国资产证券化未来的发展情况做出了前瞻性判断。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有的资产证券化增级机制结构单一,技术简单,仅仅能够满足当前的低层次试点证券化业务。随着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不断广化和深化,各类资产质量较差的证券化产品将陆续推出,这无疑将对作为资产证券化三大技术之一、证券化产品结构设计的核心——信用增级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在介绍国内外增级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情况,探讨适合我国资产证券化行业现状的信用增级结构。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在我国资本市场已发展逾6年。但无论资产种类、资产规模,仍不能满足大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需求。究其根本,在于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特殊的“未来债权类”资产,能产生现金流的并非知识产权本身,而是知识产权的许可使用权。因此,知识产权在证券化过程中,会由于法律权属、真实出售、现金流预测等环节遇到很大障碍。这些障碍既是资产证券化的合规要求,也是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偏好要求。传统的资产证券交易结构难以解决这些难题,而双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破解了此难题。双SPV结构的核心在于通过整合资产池,以金融债权SPV1构造成新的、更加合规的基础资产,旨在将“未来债权”转化为“既有合同债权”,从而实现知识产权的同质化。本研究结论为:(1)双SPV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的搭建,可以解决知识产权资产的合规化、规模化、成本化困境,同时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2)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商业银行要重点遴选那些由优质金融机构担任的原始权益人,要尽可能穿透性审查底层债务人,要利用好和争取更优惠的政府政策,勇于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尽管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起步较晚,但在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