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宝清 《会计之友》2007,(4S):44-45
与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相比较,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准备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计提减值准备的确认时间、计提范围、计提金额的计算以及核算等方面。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于坏账准备的核算,与原行业会计制度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相比,新<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统称新制度)充分体现会计谨慎性原则,在坏账准备的计提、坏账损失的确认以及账务处理等均进行了重大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外商投资企业自2002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迄今已有一年。随着2002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展开.《企业会计制度》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有关法律法规之间的差异日渐显露。本试从核算原则、核算期间、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出口销售收人确认、计提福利费、再投资退税等外商投资企业的特殊方面阐述企业会计制度对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核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企业计提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中,由于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较长,并计提折旧,其减值准备的计提既影响当期所得税,也影响以后期引折旧的计提,从而影响企业所得税,因此,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分析最具代表性。同时,由于我国的所得税核算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种方去,因此,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企业昕得税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本文以企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发生差错更正时的处理为例,来分析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与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相比较,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新准则增加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本文就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核算方面新旧准则的不同点谈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6.
职工薪酬核算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停止计提应付福利费后职工福利核算《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及修改后《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企业执行《企业财务通则》后不再计提应付福利费。但不允许企业计提应付福利费并不是禁止企业发放福利,只是要求企业发放的福利费不再通过应付福利费核算,而是直接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同时,发放职工福利标准不再是14%,而是根据企业效益或成本承受能力实施福利计划。  相似文献   

7.
固定资产减值和固定资产折旧均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资产负债表上看固定资产减值和累计折旧两者均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从计提的原因上看两者也有相似之处——技术进步和遭到破坏使得固定资产价值降低是计提折旧或计提准备的共同原因,正因如此在实务中往往对两者的认识不清,存在模糊之处,笔者重点对两者区别及相关账务处理做以探析,以期对实务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事业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必要性及其范围,提出了几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基本思路,在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方面,简要说明了其如何明确固定资产折旧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价值虚高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只核算账面原值,不计提折旧,这样导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现时净值随着时间推移相差越来越大。固定资产的损耗不能在成本中得以体现,导致成本费用减少,虚增盈余。  相似文献   

10.
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后,原未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如何核算、新购入固定资产如何操作,以及如何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本文针对这些实务问题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高校固定资产核算"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核算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一般来源于财政预算拨款或预算外资金,不通过计提折旧进行价值补偿,不为固定资产更新筹集资金。而且,行政事业单位是非盈利性的,不强调收益,一般不要求收支配比(事业单位的经营收支除外),这就决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无需计提折旧。考虑到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为了弥补不计提折旧可能造成的固定资产维修和更新能力不足问题,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要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专门用于固定资产的修购。  相似文献   

12.
一、会计准则关于职工薪酬核算的主要变化及容易出现的问题 会计准则关于职工薪酬核算的主要变化有:一是职工薪酬接受益对象进行分配;二是职工福利费按实际情况计提;三是累积带薪缺勤要单独确认;四是辞退福利按权责发生制处理;五是增加以股份为基础的职工薪酬。  相似文献   

13.
会计准则关于坏账准备核算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坏账准备计提范围的差异《旧准则》坏账准备计提范围仅限于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企业不应对应收票据计提坏账准备。如果有确凿证据证明应收票据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坏账准备;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新旧制度衔接中如何进行固定资产核算是各高校会计实务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从新制度对固定资产核算的要求出发,分析核算难度,进而找出固定资产按新制度核算的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及其主管部门在固定资产核算方面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5.
熊伟  吴丽君 《财会通讯》2007,(11):44-44
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了资产组年末有减值迹象时,应对其进行减值测试,决定是否计提减值准备。在实务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需要有相关依据,这时企业就要设计资产组减值核算的原始凭证,以满足会计核算和日后账务审查的需要。本文通过一个资  相似文献   

16.
施工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对施工企业来说夯实了资产基础,更注重了职业判断,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等特点.但对施工企业也产生一些影响。如资产规模会缩水.会计与税收的分离更大.加大了企业税收核算的难度和成本,核算更细化,对施工企业的收入和损益的影响更大,对会计信息的披露更规范,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如.《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企业必须计提坏账准备等八项减值准备.这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施工企业本来就资产负债率高.加上计提八项减值准备,资产规模会缩水.负债相对而言反而会加大,《新制度》对或有事项中预计负债很可能流出企业时.要确认为负债,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上.对或有资产中很可能流入企业的部分只作披露,而不列为资产。资产负债率过高.对施工企业的招投标工作和向银行信贷工作都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杨富民 《财会通讯》2007,(11):48-49
一、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坏账准备核算方面主要的区别在于,在使用备抵法核算的前提下,《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估计坏账准备可以用三种方法,即赊销百分比法、应收  相似文献   

18.
一、通过自动转账凭证功能模块实现在企业工资业务核算过程中,涉及职工福利费提取、工会经费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个人所得税计算等业务,通常情况下,企业采用系统提供的自动转账功能模块来处理工资费用的计提业务。财务软件一般提供了按比例转出发生额、按比例转出余额、按  相似文献   

19.
王建安  蔡雪晴 《财会月刊》2013,(10):120-121
083.公司以出让方式取得一块土地的使用权,建了一栋办公楼和宿舍楼,宿舍楼部分楼层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对职工“发售”(职工仅拥有使用权),部分用于职工宿舍。请问:宿舍楼是否能入固定资产核算?“发售”部分是否应计提折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新会计准则中,对企业应收账款核算做了更加规范细致的规定。文章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中对应收账款核算的若干影响,从而得出了以实际情况细化对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完善计提坏账准备的信息披露工作、强化相关会计岗位人员的回款意识以及建立企业应收账款对账系统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