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V3风靡全球,摩托罗拉作出决定:要做手机业设计第一的公司。 MOTO设计师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令你的创新的设计语言既与现有风格保持一致,又能让市场为之一震”  相似文献   

2.
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手机的定位与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是占领我国手机市场的三大国外品牌,他们为了在中国争夺市场份额.采取了一系列营销手段和成功策略。本文概括分析了三大手机销售厂商在产品定位、营销策略方面的独特优势和特点,相信对我国手机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一句“手机中的战斗机”让几乎全中国人民记住了波导,作为国产手机的领军企业,2000—2002年,波导连续三年夺得国产品牌手机销量第一。2002年,公司成为国产品牌手机产销量率先突破1000万台的企业,跻身世界“第一方阵”。同年,公司新工业园落成,年产能达到2000万台。2003年上半年,信息产业部统计数据显示,波导手机销量超越摩托罗拉、诺基亚等所有品牌,  相似文献   

4.
耿景辉 《商》2001,(7):43-43
目前,我国的手机市场有96%的份额被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飞利浦、西门子等国外品牌占据着,国产手机该如何向这些“巨头”们叫板呢?2001年5月中旬,波导公司在北京作出了响亮的回答:立足我国手机消费的第一需求:把市场的“盲点”变成“亮点”。  相似文献   

5.
孙伟 《市场周刊》2004,(1):30-32
据国家信息产业部资料显示:2002年,波导手机成功生产手机749.21万部,年销售678.55万部。在2002年中国手机市场排名前十名的品牌中,波导销量仅列摩托罗拉和诺基亚之后,位居“探花”宝座。对于波导,这个诞生仅11年的民营企业,人们不禁发问:波导为什么会有如此骄人的战绩?在今天的手机战国时代,是什么成就了波导?  相似文献   

6.
杨宁  吴琳  安倩  孟宇 《市场周刊》2004,(8):12-12,25
摩托罗拉公司为其推出的时尚MOTO系列手机精心打造的“连续剧”广告推出之后大受好评,然而,摩托罗拉公司不是第一个在国内电视广告市场推出“连续剧”型广告的企业。早在2002年,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为雪碧的推广制作的萧亚轩和杜德伟共同演绎的广告片是国内第一部“连续剧”型广告。与这种形式新颖的广告相比,国内大部分企业的电视广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外来的和尚跑过来念经,而且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念得还不错,那么我们本土的和尚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相似文献   

7.
大禹·TCL     
《广告大观》2003,(11):80-81
21世纪初,以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为首的“洋品牌”占据着80%以上的中国手机市场。新生的TCL移动通信同其它国产手机一样由于资金、技术、规模的限制而步履维艰,是进口组装、贴牌生产、低声下气做代工(OEM),还是自主研发生产真正属于中国自己的手机?是在不到20%的井底空间偏安一隅,与低档手机国内厂商“窝里斗”还是奋起挑战实力强盛的跨国巨头引领中国手机抢滩登陆中高档品牌“诺曼底”?TCL面临着艰难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8.
《广告导报》2006,(7):127-128
导读: 关注国内手机市场的人会发现,在外资品牌占据多半市场的格局中,仍有一些本土品牌依旧坚固地拱卫着自己的市场阵营,其中表现出色的一个品牌就是多普达。当多数国产品牌还在为维持市场份额殚精竭虑的时候,多普达却在阔步前行,并且收益颇丰。 多普达手机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着很独到的产品定位战略: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的开发。这一战略让其避开了混战最为激烈的中低端“红海”市场,确立了“智能手机专家”的高端品牌形象。 但随着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品牌对于智能手机的重视和投入,如何在营销上开辟新的“蓝海”?成为多普达手机面临的新抉择。利用网易126邮箱推出“126手机邮”的机会,多普达进行了一次营销“蓝海”突破。[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熊莉  刘晓云 《成功营销》2011,(6):41-43,40
2004年加入摩托罗拉,2009年初离开,2011年年初重返——在手机行业绕了一圈的刘树基又回来了,这次他自信满满。因为摩托罗拉有了新机会.在这个战场上.他有十足的发挥余地。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摩托罗拉已经很久没有“存在感”了。2007年以后,摩托罗拉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增长率不断下滑,当时忙于削减成本的摩托罗拉只是问或...  相似文献   

10.
公司人     
《商界》2008,(9)
高通CO0桑杰·贾出任MOTO手机业务新掌门;默多克希望MySpace在中国市场争第一。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手机市场的品牌越来越多,尤其是2000年国产手机在市场上全面出击,使手机市场的竞争更加白热化。面对进入成熟期的市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发掘创意,开拓思维,改变观念。基于此,摩托罗拉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市场做了许多创新尝试,最成功的是“目标品牌分化策略”。在通信行业将品牌进行分化,用目标品牌在全球范围推广产品,摩托罗拉是第一家。摩托罗拉经过3年的全球市场调研发现,随着手机外型和功能的不断完善,围绕产品衍生出各种文化价值与内涵。各式  相似文献   

12.
改变,有什么不可以? 坐在陈伦洁莹(Kitty)的办公室,看看她墙上挂着的阿尔卡特OT715广告的油画,想想第一次在南京见面至今5年了,她也从miclub com再次回归广告,任Arnold Worldwide Partners亚太区创意总监。人生的改变,在你我也许是满脸唏嘘,在她,却是"改变,有什么不可以?"一如她择善固执的生活态度:永不回望。时光如斯,对于风云际变的手机市场,改变则早已从"教育使用"变成"品牌个性"。诺基亚早已不是"科技以人为本";摩托罗拉变成了"MOTO";爱立信前面加了姓氏索尼。  相似文献   

13.
《三联竞争力》2009,85(4):27-27
摩托罗拉手机?我们不记得了。 2009年2月24日,摩托罗拉宣布,将出售旗下手机通信部门Good Technology,这又让人想起摩托罗拉手机两年卖身未遂的遭遇。  相似文献   

14.
从1987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开始运营900MHZ模拟移动电话业务算起,中国的手机市场已经跨过了十五个春秋。今天,模拟移动网早已成为历史,手机市场也由当初的摩托罗拉一家独霸变成了如今的群雄逐鹿。诺基亚、西门子、三星等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洋品牌,而成为国人生活中最为寻常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以TCL、波导为代表的国内手机厂商也在不断攻城掠地.逐步“收复”被洋品牌占领的国内阵地。手机市场争夺战愈演愈烈,层出不穷的品牌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在这里我们就对国内外的一些著名手机品牌来一次大盘点。  相似文献   

15.
2001年的手机市场由两个话题启动:一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三大品牌在中国电信营运商的帮衬之下,大打GPRS技术和运用的热身战;二是摩托罗拉关闭中国之外的几大手机制造基地、爱立信声称不再以手机生产厂商身份出现。这两大调整,表面看来与国产都没有直接关联,但实际上都深深影响经过了前三年的起步、成长和暂时的市场挫败之后的国产厂商。2001年的手机大战就将在技术更新和产业链重组这两个主旋律下展开。  相似文献   

16.
与诺基亚、MOTO、三星、索爱等国际知名手机品牌相比,国产手机的短板与其说是品牌和营销,不如说对供应链的掌控。只有在供应链上挺直腰杆,民族手机厂商才能真正地吐气扬屑。  相似文献   

17.
杜博奇 《商界》2015,(4):128-130
拥抱联想,摩托罗拉回归中国市场,面对渠道受阻、定位高端、市场格局突变等不确定因素,它靠什么来重新赢得中国消费者青睐?1月26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摩托罗拉的产品发布会如期举行。发布会以三幅画面开场——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1984年摩托罗拉推出的全球第一款移动电话"大哥大"、2004年上市的"RAZR V3"手机。浓厚的怀旧氛围中,摩托罗托卷土重来的雄心呼之欲出。在很多中国消费者的记忆中,Moto这个名字一度成为"手机"的代名词。然而,自从被谷歌收购之后,摩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球手机市场规模不断扩张,中国则为手机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平台。针对激烈的产品竞争和市场分割,市场竞争策略的制定成为手机行业各大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文章以三星手机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策略。概括了三星手机的市场发展现状,对三星手机市场竞争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进行分析,剖析了三星手机市场竞争的三大策略,即跟随策略、产品组合策略和差异化策略。最后总结出三星手机市场竞争策略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事实上,摩托罗拉的产品技术从来没有比诺基亚的差,但是为什么曾经作为全球第一手机品牌的摩托罗拉,却在短短几年内被诺基亚超越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古心 《经贸导刊》2000,(10):26-27
我国手机市场目前的竞争态势是:“三大巨头”(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瓜分了85%以上的数字手机市场,“四大家族”(飞利浦、松下、西门子、NEC)占据了近11%的市场,“散兵游勇”(其它国外厂商)争夺剩下的几个百分点。那么,国产手机还能抢占多少市场份额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