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二矿四采区位于井田西翼,其中30^#煤层为该矿井的主采煤层之一。煤层平均厚度13.66m,其煤质为黑褐色,木质结构、块状、煤质较好。其煤层结构为:3.70(1.23)8.68(0.05)1.00;伪顶为0.92m的砂质泥岩,老顶为泥岩和中砂岩,底为1.4.5m的泥岩和20.06m含砾泥岩。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该煤层回采巷道失稳情况愈加严重,巷道维护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2.
中煤平朔井工二矿21107主运顺槽沿11号煤层底板布置,上为29207采空区,巷道顶板距采空区间距在2.1~6.0m之间,属于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的掘进巷道.文章论述了该巷道掘进过程中在不同层间距下的支护方法和矿压显现规律分析,为类似条件下回采巷道的布置和围岩控制技术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矿井的不断延深,在深部的矿山压力及采动压力的影响下,回采工作面前后两巷的支护效果及维护愈发显得突出,特别是对煤质松软,煤层节理发育或含有小型地质构造的回采巷道来讲,巷道断面完整与否,严重制约着回采工作面通风、运输、行人等一系列问题。自从我矿进入二水平开采以来,前后两巷的维护工作量占全矿巷修工作的30%-40%。不仅增加了维修的人员和工作量,而且还增加了巷修成本支出。  相似文献   

4.
平沟煤矿多煤层开采过程中留设25m大煤柱不但造成较大的煤柱损失,采出率低,还因煤柱留设宽度和位置不合理,不但造成本煤层在回采过程中煤柱受力状态较差、维护困难,对下部煤层的开采和巷道维护同样是一个严重的威胁。通过对本矿16-1煤层采空区边缘煤体受力分析,计算出支承应力的分布情况,把巷道布置在应力降低区,再根据开巷后的煤柱和煤体受力状况对煤柱宽度进行调整,得出1603轨道巷无煤柱掘巷的可行性。设计出合理的支护参数和瓦斯防漏措施。通过巷道掘进及工作面回采期间的矿压监测,采用窄煤柱护巷大大减小了煤柱宽度,提高了采出率,改善了煤柱煤体的受力状况,提高了掘进、回采期间的安全系数,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矿井的不断延深,在深部的矿山压力及采动压力的影响下,回采工作面前后两巷的支护效果及维护愈发显得突出,特别是对煤质松软,煤层节理发育或含有小型地质构造的回采巷道来讲,巷道断面完整与否,严重制约着回采工作面通风、运输、行人等一系列问题。自从我矿进入二水平开采以来,前后两巷的维护工作量占全矿巷修工作的30%—40%。不仅增加了维修的人员和工作量,而且还增加了巷修成本支出。  相似文献   

6.
许杨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7):189-189,206
三软煤层顶板属于炭质泥岩、泥岩和细砂岩交替沉积而成,在掘进过程中顶板极易跨落,不易支护;煤层本身松软,呈粉面状发育,煤层本身不易支护;煤层底板属于泥岩或砂质泥岩,可塑性大,在巷道交叉点支护过程中,棚腿容易钻底,进而造成巷道支架变形严重,巷道维护率较大,尤其近年来综掘技术的普及应用,对巷道交叉点要求更高。本文将主要探讨复合支护技术在"三软"煤层交叉点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采区巷道支护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巷道断面的大小、煤柱的留设、采面的回采顺序、支护材质以及工作进度等诸多因素,北二采区煤层顶底板为泥岩,遇水膨胀、底鼓,支护难度较大,本文就如何解决该区域支护问题进行了探讨及论述,以期达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大雁二矿已采至二水平(250m),软岩巷道在高应力作用下巷道变形破坏严重,巷道支护问题越来越多,已出现多次翻修,现250大巷长期处于持续变形破坏状态,经过现场矿压观测资料数据分析,底鼓量和两帮收敛量比顶板下沉量大1—2倍。经核实现已到了变化量最大值,趋于临界稳定,实施二次支护的好时期,应有效扼制危岩出现和破碎区向纵深发展,以保证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浅谈煤巷锚杆失效原因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十年来对锚杆支护的应用,在体会锚杆支护技术众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以二矿为例,360区段30#2分层前后顺槽,305区段30#1分层回风顺槽,250区段28#层回风顺槽等锚杆支护巷道,在回采期间出现巷道变形严重制约生产的情况。250区段28#层回风顺槽在掘进剩10m贯通前,出现锚杆体被拉断,相继出现巷道顶板整体冒落事故,上述严重影响和制约生产情况的出现,均是巷道失稳的结果,而产生  相似文献   

10.
一、地质概况与工作面生产条件1.煤层赋存条件范各庄矿2429S工作面为12煤层与12.5煤层合区回采。该区域煤层为复杂结构厚煤层,12煤层与12.5煤层夹层为粉砂岩,平均厚度0.71m。合区煤层平均厚度6.5m,煤层平均倾角9°。2.主要地质构造2429S工作面地质较复杂,工作面中边眼范围内赋存一组断裂构造带。3.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工作面参数:设计工作面可采走向长度为1736m;倾斜长度188.2m,合区煤层平均总厚度6.5m,其中平均采高2.8m,放顶高度为3.7m,采放比为1∶1.32。二、回采工艺方案比较1.技术比较依据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需要,结合2429S工作面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
陕西富源煤业回采巷道均为半煤岩巷道,顶板以细粒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层状结构及各岩层厚度极不稳定,层间含有0.1~0.2m的泥岩或砂质泥岩。巷道采用锚网索支护,掘进后巷道从中线弯曲下沉,严重时锚索被拉断,与回采工作面相邻的巷道最明显。通过现场调查、数据监测和理论分析,提出锚杆配合钢带使用,重新优化调整了支护参数,现场实施后,顶板基本没有下沉现象,巷道整体没有变形,基本达到支护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某矿回采巷道底鼓具体状况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回采煤层厚度、底板围岩的强度等内容,在此基础上,阐明造成该矿软岩回采巷道底鼓的主要根由,针对现状以及底鼓原因指明对其进行控制的相关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平煤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朝川矿一井1970年8月1日建井,1980年5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0.45Mt/a。2012年核定生产能力0.57Mt/a。主采煤层为己组煤,平均厚度为4.5m,煤层沿走向起伏变化大,煤层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和砂岩,底板为泥岩。直接顶厚度变化大,岩性较软,顶底板及煤层条件复杂。煤层瓦斯绝对涌出量0.17m3/min,相对涌出量1.36m3/t;煤层可自燃,自然发火期12个月;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22.2~25.3%。一井己16-17-21070(里)采面位于二水平暗主斜井以东,己16-17-21070工作面以北,第四勘探线以西,采面南侧为己16-17-21070工作面采空区,煤柱宽度8-10m,采面北、东、西侧尚未采动。为朝川矿首个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作面。该工作面井下标高-185.0~-251.5m。可采走向长度300m,采面倾斜长度140m,可采面积40727m2,可采储量24.7万吨。根据己16-17-21070(里)综放工作面掘进揭露资料统计,该面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煤厚2.0~8.4m,平均4.5m。  相似文献   

14.
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大雁二矿已采至二水平(250m),软岩巷道在高应力作用下巷道变形破坏严重,巷道支护问题越来越多.已出现多次翻修,现250大巷长期处于持续变形破坏状态,经过现场矿压观测资料数据分析,底鼓量和两帮收敛量比顶板下沉量大1-2倍。经核实现已到了变化量最大值,趋于临界稳定,实施二次支护的好时期,应有效扼制危岩出现和破碎区向纵深发展,以保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在工作面回采作业中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在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情况。基于黄陵矿业某矿111工作面的工程概况与支护情况,结合沿空留巷技术,在111工作面巷道内沿空留巷内布设“十字交叉法”测点,并设置信号柱,对该留巷的围岩变形收敛情况进行监测,得出留巷滞后回采工作面20~40m时开始出现巷道压力显现;当留巷滞后回采工作面140~180m时,巷道的变形量达到最大,巷道压力几乎处于峰值;当留巷滞后回采工作面200~260m时,巷道压力开始趋于稳定。通过了解巷道矿压显现与变形情况,为沿空留巷的设计优化与巷道内的临时支护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回采巷道在生产过程中时有底鼓现象的发生,严重制约煤矿安全生产。针对这种现状,根据应力转移原理对底板开挖卸压槽防治底鼓技术进行分析,采用高强度支护巷道围岩,并在巷道底板开挖卸压槽对巷道底鼓现象进行治理。实践证明在巷道底板中开挖卸压槽防治巷道底鼓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但其施工工序相对复杂,且卸压槽参数确定比较困难,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治理巷道底鼓方面应用相对较少。本文以近水平煤层回采巷道底鼓现象为研究对象,对回采巷道开挖卸压槽进行底鼓治理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高应力巷道周围岩体的变形得到了有效地控制,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高应力巷道底鼓问题,维护了巷道的稳定性,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陕煤化集团彬长矿区大佛寺煤矿40104工作面为401采区首采面,工作面走向长度1920m,切眼长度260m。工作面为高瓦斯超长工作面。该工作面回采4号煤层。赋存稳定,厚度13.4~16.5m,平均厚度15.1m。煤层结构简单.含两层夹矸。赋存较为稳定,其中下部夹矸厚度0.05~0.10m.其距煤层底板1.0~2.0m不等,上部夹矸厚度0.2-0.4m,平均0.35m,距煤层顶板平均0.4m,岩性均以泥岩为主。  相似文献   

18.
由于薄层状顶板的承载能力小、稳定性差,一般支护方式很难维护,通过对鑫瑞煤矿5号煤层薄层状顶板在回采巷道中难以支护的理论分析,研究提出顶板采用水力膨胀锚杆配合架棚支护,帮部采用高强度螺纹钢锚杆支护。该技术在现场实施后,巷道变形量很小,有效解决了鑫瑞煤矿采空区下薄层状顶板的回采巷道的维护难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提高急倾斜煤层巷道放顶煤开采的回采率,保证回采工艺的流畅性,在开采过程中需要对顶煤松动爆破。本文以大汉沟煤矿5号煤层为工程背景,依据5号煤物理力学特性、赋存条件及巷道放顶煤工艺的特点,研究确定顶煤松动爆破方案,为大汉沟矿运用巷道放顶煤开采急倾斜煤层提供理论依据。对同类运用巷道放顶煤开采的急倾斜煤层矿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6年灵北矿在准备回采六采区外部右二片上层采场时,在前顺槽内遇到一条原地质资料中没有的无名断层,且该断层落差较大,落差最大处达20余米,给该采面回采巷道布置带来很大难度。为了多回收煤炭资源,灵北矿工程技术人员在矿领导的带领下,通过多方论证,做了大量细致工作,最后决定,六采区外部右二片上层前顺槽布置紧贴断层面掘进。在施工过程中,解决了巷道掘进难度大、支护困难等问题,最终取得了掘进与回采的双重成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回采率。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今后采掘巷道的布置及回采技术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