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群 《农业经济》2002,(8):12-14
走粮食购销市场化路子是我国迎接WTO挑战 ,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这一改革对促进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并与国际接轨的粮食市场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农业在更高层面上进行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和动力 ,对东南沿海乃至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   2 0 0 1年国务院决定率先在东南沿海的浙江、上海、福建、广东、海南、江苏和北京、天津等地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 ,这标志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国务院批准 ,江苏从 2 0 0 1年秋季起 ,全面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3.
一、目标模式 我们在对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初级的粮食“市场主体运行,国家宏观调控”模式和“一五”至“六五”时期(1953—1985年)高度集中的粮食统购统销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市场主体运行,国家宏观调控”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这一模式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取消国家定购,粮食流通彻底实现市场化;粮食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取消行政定价;把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彻底推向市场,使粮食生产者、经营者真正成为独立的  相似文献   

4.
自2002年5月起,青岛市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实行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在这次改革中,青岛市粮食局认真分析粮食形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设计改革方案,并认真抓好了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的落实。从半年多的改革实践看,我市粮食购销正常,市场稳定,没有出现政府担心的农民“卖粮难”和粮食部门担心的“收不起粮”的问题,实现了粮改的平稳过渡。经过半年来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5.
威海市是山东省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三个试点城市之一,在市场成为配置粮食资源主体的形势下,如何确保粮食安全是政府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这篇文章稍长了一些,但值得一读。此文对现行粮改政策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和深化改革的建议,我刊欢迎从事粮食生产、流通和财政、金融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同志参与对此文的商榷。  相似文献   

7.
朱斌 《齐鲁粮食》2003,(2):8-11
随着国务院28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范围逐步扩大,不少主产区地方政府放开粮食市场的积极性也相当高,但是,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不只是单纯的粮食流通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财税和金融政策调整等诸多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局。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和主销区已经放开粮食市场的情况下,主产区购销市场化改革可能带来哪些影响?应采取什么应对措施?就此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9.
一、从我国粮食流通沿革看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必然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 ,粮食流通大体可分 3个阶段 ,即从生产导向开始 ,经过销售导向 ,进入市场导向。第一阶段 :生产导向阶段。从 1 95 3年 1 1月到1 984年底 ,是我国粮食的统购销时期。粮食统购统销保证了国家对粮食流通的垄断 ,基本上满足了城乡缺粮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并通过工农产品交换“剪刀差”的形式为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积累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粮食严重短缺 ,长期求大于供 ,从而形成了以生产为中心的流通格局 ,生产者追求的是粮食生产数量而不问质量 ,粮食…  相似文献   

10.
广东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先锋之地,其粮食市场开放的步伐也是“敢为天下先”。有3点成功的经验和启示值得铭记和发扬:一是必须坚持推进市场化,实现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二是必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以更开放的思维保障粮食安全;三是继续完善现代储备制度,为粮食市场创造稳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一、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1998年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粮改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坚持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切实保护了农民利益和生产积极性;粮食促销工作成效显著,库存降低。部分市、县粮食销售基本顺价;粮食企业改革实现预定目标,企业亏损得到遏制并逐年下降;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情况良好粮食风险基金及时到位,市场管理得到加强;优质粮油开发进展明显,订单农业发展迅速;中央粮库建设多数已竣工投产;退耕还林粮食供应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完成粮食清仓查库,帐实基本相符。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说明粮改的…  相似文献   

12.
从今年4月起,我省青岛、烟台、威海3市率先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各地为保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归纳起来主要是“三加强一加快”,即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保护好粮食生产能力;加强储备粮体系建设,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加强市场监管,保证市场“放而不乱”;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战略性调整步伐,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粮食流通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2001年,国务院批准浙江、上海、福建、广东、海南、江苏、北京、天津等8省市在全国率先推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在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粮食购销体制方面迈出了第一步。在新旧粮食购销体制交替时期,如何改变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使之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改革要求,本文拟从分析现行粮食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入手,就粮食补贴政策调整谈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国家统制、低价强购、自给自足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征。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粮食体制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改革的目标取向。不解决这一问题,改革就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突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取...  相似文献   

15.
8月11日至14日,国家粮食局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了全国粮食局长培训班,国家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聂振邦主持培训班,并发表了《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讲话。聂振邦表示,近年来,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都体现了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改革原则,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了市场化取向,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同时,粮食生产和流通市场调节的范围逐步扩大,市场化程度正在逐步提高。聂振邦明确表示,在下一步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将继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上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市场调节的取向,…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导刊》2001,(4):17-18
从2001年起,我省取消粮食定购,实行粮食购销的市场化。如何迎接这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力求做到有备无患、乘势而上、万元一失,确保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7.
《齐鲁粮食》2003,(3):26-27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当前粮食主销区要加快放开粮食收购,粮食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主产区继续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切实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作为粮食主产区,如何应对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粮食流通体制缘何难以市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大部分的竞争性产业已经实现了市场化,但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反反复复,难以进行市场化改革,有时甚至还有逆市场化的趋势。这不仅与粮食经济的重要性有关,而且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本文所说的市场化不是指粮食完全由市场来调节,而是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适当、适时参与并矫正其缺陷的市场化)。具体来说有以下几大因素阻碍、延迟了粮食流通体制以市场为方向的改革。一、对粮食的非经济性质的矫枉过正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它承担了不少非经济职能。一是保证人们生存的社会性质;二是确保稳定供给的政治性质;…  相似文献   

19.
粮改方案以1995年前后的粮食形势为背景,我国1995年前的粮食状况是:第一,粮食生产水平不高,粮食安全体系比较脆弱,刺激粮食增产是改革的首要目标;第二,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因此,政府指令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粮食以增加农民收入,又能保证企业自身盈利,因此“敞开收购”和“顺价销售”成为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手段;第四,粮食产业化经营尚未起步,企业只需收购粮食再卖出粮食即可,因此,限定资金只在这两步间流转,成为既满足企业经营需要又减少挤占挪用的必然措施。“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从2001年秋粮收购起,江苏省实行了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改革,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离社会主义市场化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应致力于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粮食流通新格局。其基本内容与要求是规范的市场、合格的主体、合理的储备、稳定的购销衔接关系与灵敏的粮油信息。与此相适应,应注重强化省长负责制下的市县长负责制,对生产流通全面考虑、统筹实施;应有效设定江苏粮食安全目标,促进粮食生产、储备与市场建设相协调;应充分发挥粮食风险基金作用,促进尽快形成流通新格局;应加快依法治粮步伐,逐步建立健全粮食市场法律环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