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会计界对分期付息到期一次性偿还本金的溢折价债券研究较多,债券溢折价按市场利率核算摊销,也有规范的操作,而对到期一次性偿还本息溢折价债券的论述甚少,本文就此谈点看法,供同仁参考。假设甲企业1990年1月1日发行五年期债券,总值100万元,票面利率为年利12%,到期一次偿还本息。若长期债券全由乙企业购入,发行时市场利率分别为10%和5%。现分别计算债券发行价格,并按甲、乙企业分列债券溢折价按市场利率计算的摊销表。一、发行时市场利率为10%债券发行价格=到期偿还本金按市场利率计算的现值+各期票面按…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及其他金融负债进行后续计量。其中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项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此规定明确债券的溢折价摊销只可采用实际利率法进摊销。债券按付息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另一种是期满时一次还本付息。不同版本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讲解中比较详尽的阐释了实际利率法下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溢价或折价摊销,而对于到期还本付息的债券如何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其溢折价,则未提及。文章试从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应付债券溢折价摊销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主要包括企业购入的各种债券。 企业购入债券价格可能等于、高于或低于面值,高于或低于面值购入债券称为溢价和折价购人,债券的溢价和折价应在债券有效期内进行摊销,也称为利息调整,调整后的摊余成本应等于债券的面值。但笔者认为,现行一次还本付息的应付债券利息调整计算中摊余成本计算有不妥之处,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4.
债券溢折价摊销的实际利率法是以债券发行后每期期初帐面价值乘以债券发行时的金融市场利率来计算每期利息费用,以此与按债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相比较,进而确定每期实际摊销额的一种方法。本简要地谈谈实际利率法及其核算。  相似文献   

5.
新准则使企业购入债券并持有至到期的核算不仅较旧准则难度有所增加,而且没有具体区分溢价、折价购入债券的核算,这使会计工作者和学习者在处理这类业务时往往混淆不清,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本文将对企业溢、折价购入债券并持有至到期的核算进行对比解析。  相似文献   

6.
骆国城 《会计之友》2009,(14):97-99
按各期应付债券总账余额和实际利率确定应承担的债券利息费用,按票面利率确定各期应付债券总面值的应付利息,各期承担债券的利息费用与应付利息的差额形成了应摊销的债券溢折价额,  相似文献   

7.
湛忠灿 《财会月刊》2007,(10):78-78
分期还本债券是按不同的到期日偿还本金的债券,和一般债券一样,也存在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而且溢折价应该在持有期内摊销完毕,摊销方法有直线法和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法的处理与一般债券相同。但由于其本金在债券持有期是分期偿还的,所以本金在不同会计期间的金额是不一致的,本金在不断变小,溢折价摊销的直线法也不是简单的平均摊销。下面通过举例对此摊销方法的简便会计处理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8.
吴翔 《广东审计》2000,(6):42-43
企业决定以购买债券的方式对外投资时,必须先根据该债券发行的方式与所确定的利率,和当时资金市场或银行存款的利率进行比较之后,再做出是否对其投资的决定。一、债券投资形式债券发行的形式,现制度规定,有平价。溢价和折价三种形式。其区别仅在于购入债券时所支付的现金实际数与债券券面价值的差异额。即平价债券按债券面额支付现金数。溢价债券按规定的高于债券面额、折价债券按规定的低于债券面额支付现金数。债券到期还本付息时,无论是哪种形式购入的债券,均按债券的面额兑取本金,按该债券发行的所规定的利率收取利息。现行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会计准则要求按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价和折价。目前一般的做法是以债券投资溢折价摊销计算表计算债券摊余成本,本文运用T型账户进行计算,使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确定方法更为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会计准则要求按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价和折价。目前一般的做法是以债券投资溢折价摊销计算表计算债券摊余成本,本文运用T型账户进行计算,使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确定方法更为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11.
企业债券折价(溢价)摊销方法的比较与选择刘玉勋,李彦苹企业发行的债券是一种按照规定条件承担付款责任的合同,其付款条件是由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每年支付利息次数和偿还期(n)等因素组成的(本文为简化叙述,假设每年只支付一次利息)。由于市场利率与票面利率往...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级会计实务中持有至到期投资首次接触到实际利率的摊销,理论相对较深。作为从事财务会计教学的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将如何贯彻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将理论较深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好懂作为努力的目标。本文就时间数轴、T型账户分析在"持有至到期投资"教学中的运用分别就溢价购入、折价购入分期付款的核算作一次有益的尝试。一、溢价购入(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1)债券首次发行时购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计量,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成本。初始入账成本高于面值的部分,应借记"持  相似文献   

13.
正企业债券发行在外一段时间后,可能由于企业无需再使用这项长期资金,或许市场利率大大低于票面利率等原因,企业要提前收回发行在外的债券。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采用实际利率  相似文献   

14.
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溢价或折价发行外币债券时发生的借款费用内容包括四项:债券利息、债券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辅助费用,以及由于汇率变动而发生的汇兑差额。借款费用的确认主要解决将本期发生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问题。借款费用准则规定,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在符合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情况下,应当予以资本化;不符合条件的借款费用,应当于发生当期确认  相似文献   

15.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债券及应付的利息,它是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一般公司债券的价格受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债券发行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三种情况。所谓面值发行就是说债券的票面利率和投资者的必要报酬率是一致的,也就是市场利率。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涉及应付债券的溢折价或未确认融资费用及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摊销时。一律采用实际利率法。文章将利用账户法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债券溢折价摊销的计算方法,现行规定可采用直线法或实际利率法。直线法就是将公司债券的溢价(或折价)额在付息期间平均分摊;实际利率法则是根据各期实际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的差额来分摊债券的溢折价额。直线法计算简便易行,但不能准确反映企业当期投...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当期利息收入与当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的差额作为当期账面成本的摊销额。指南中明确说明了企业取得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投资,其付款额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相似文献   

19.
企业在购买长期债券投资业务中产生的溢折价,应当在持有债券各期间按照实际利率分摊,实际利率核算法要求企业按照各期持有债券实际占用的资金额和债券实际利率确定各期债券占用资金的利息收益。采用实际利率确定各期承担的利息收益,能更合理体现各期实际持有债券所占资金获取报酬的配比性要求,《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各期持有债券资产的投资收益,从而分摊债券的溢折价。笔者认为从以下四个环节把握实际利率法在核算长期债券投资业务中的运用:可长期债券投资业务核算的初始计量、确认债券投资收益的后续计量、期末核算所持债券资产净值变动的后续计量和转让出售债券的处置业务核算。  相似文献   

20.
金融债券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其溢、折价的核算过程十分繁琐。文章针对此问题,以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为例,构建了一个统一的溢折价摊销数学模型,极大地简化了计算过程,既易于理解也便于操作,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