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以ST公司的控制权转让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方法分析控制权转让对ST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表明:控制权转让前一年,ST公司的业绩最差,表明ST公司总是等到最差的时候才会选择控制权转让的方式去改善业绩;控制权转让当年,业绩改善不明显,而控制权转让后的一、两年内,S公司的业绩有显著的提高,主要是因为资源的整合效应需要一定时间,转让后一两年才会体现;转让后的第三年,公司的业绩出现了一定的回落,表明ST公司控制权的转让较多的注重短期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1999-2001年沪市上市公司209项国有股股权转让事件为研究样本,从两个理论层面展开讨论股权转让折价的影响因素:国有股的流动性限制与控制权收益。研究发现,国有股权折价水平主要取决于公司经营的不确定性,公司较大的经营波动性,提高了股权转让折价水平,也正说明了转让折价主要是由于国有股权不可流通造成的;从控制权收益角度,本文发现公司规模、业绩对股权转让折价水平的影响是负向的。  相似文献   

3.
以2001—2010年深沪两市A股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控制权转移事件中目标公司国有股东将股权转让给民营股东会对其短期市场反应和长期财务绩效产生何种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控制权性质是否变化,并购都能够给目标公司带来显著为正的短期市场反应,民营化的公司市场反应更强。但是控制权转移完成之后,民营化并未比其他控制权转移的公司给目标公司带来更好的长期财务业绩。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问题由来已久,一直受到经济管理学家的关注。控制权转移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有何影响,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如何,中外专家和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控制权转移会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应考虑控制权转移后公司的长期绩效与短期绩效这两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从总体来看,控制权转移后公司经营业绩有所改善,只是改善的程度有的公司明显,而有的公司不明显,这需要综合考虑盈余管理、公司控制权转移后的资产并购和公司所处的行业特征及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原因进行基本面分析和行业分析。  相似文献   

5.
刘嘉威 《财会月刊》2011,(27):57-59
本文以2005~2009年94个导致控制权发生转移的股权转让为研究样本考察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在沿用大宗股权交易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研究表明股东类型、负债率、公司规模、控制力等因素对控制权私利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从1997年到200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生的国有资产局将控制权转让给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法人企业的案例数据。研究发现国家股控制权转让后公司业绩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证券市场对国家股转让行为做出了积极的反应,产生了明显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国大陆A股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数据的分析表明,企业股权转让更容易发生在股权较为分散的公司中,但是股权转让后的企业效率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公司控制权的转移往往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由此可见,通过鼓励企业股权结构分散化并对控制权私人收益加以必要的管制,对提高股权转让的效率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2007年进行股权转让的ST公司的经营绩效为视角,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股权转让类资产重组对ST上市公司的短期绩效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其影响的可持续性较差,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目前进展颇为顺利.主流蓝筹绩优股大都完成股改。到了2006年.剩下的“拦路虎”主要是一些亏损公司(ST公司)、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的公司(曾经的PT公司)及业绩滑坡严重即将进入ST的公司(以下将上述公司通称为T族公司)。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7-2009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公司为样本,采用截面Jones模型、DD模型、真实盈余管理模型计算控制权转移公司的盈余管理。研究发现,尽管市场环境(股权分置改革、会计准则)发生改变,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中仍然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控制权转移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较高。进一步分析控制权转移特征后发现,协议转让的公司、最终控制人发生变化的公司、董事长发生变更的公司更偏好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1.
选择高特佳控股博雅生物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探求私募股权投资选择主导企业IPO背后的行为逻辑和策略选择。研究发现,绝对控制权不仅可以改变私募股权投资的相对控制权劣势,而且会为私募股权投资提供足够的激励以改善公司治理和企业业绩,进而实现快速IPO目标。待IPO完成后,源于资产重组将会实现更为广泛的经济利益,此时选择继续持有股份、进行资本市场运作已成为私募股权投资的占优策略选择。因此,研究认为选择IPO前控股、IPO后长期持有股份是中国情境下私募股权投资的另一重要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是现代公司治理与公司金融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控制权转移定价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而控制权溢价更是决定双方利益的关键。衡量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溢价水平,探讨什么因素对其产生影响,是研究控制权转让定价问题的基础,也为准确评估转让定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姚禄仕  方芳 《价值工程》2009,28(6):130-133
选取1179家样本上市公司,分非ST类公司和ST类公司两组对多元化发展模式与公司经营的关系进行比较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非ST类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与多元化程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ST公司多元化经营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14.
李晓慧  殷红 《会计之友》2012,(14):65-71
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我国的控制权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文章以莲花味精控制权转移为例,研究控制权转移过程中大股东的盈余管理行为以及市场反应,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控制权转移前大股东尤其是经营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倾向于向下进行盈余管理,调减利润,以便通过政府部门审查并获取定价优势;在控制权转移中,投资者对控制权转移公司抱有乐观预期,从而导致市场出现积极反应;信息提前泄露和内幕交易行为的存在表明我国目前的控制权市场还不健全,缺乏一套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是否具有改善经营绩效的功能?本文以1997~2000年在A股市场发生控制权转移的153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总资产收益率扣减行业均值后,作为绩效衡量基准,选择控制权转移前2年至后3年共6年作为时间窗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权转移后的3年或4年里,样本公司的经营绩效得到了改善;有偿转让型的控制权转移绩效优于无偿划拨型;部分转移型的控制权转移绩效与全部转移型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家》2021,(3):1-1
张近东做了一个艰难的抉择:转让上市公司苏宁易购23%的股权,转让完成后苏宁易购成为一家无实控人的公司。这意味着张近东对他一手创办的苏宁的控制权将大大减弱。对创始人而言,失去控制权显然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对于苏宁来说,这应该是一个理性的选择。纵然创始人有万般不舍的情结,企业也应该有独立于创始人之外的生命。张近东放弃部分控制权,才有可能给苏宁的未来带来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公司目前的控制权结构进行分析,总结了我国公司治理特征及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引出对股权结构的分析,研究股权集中度、国家持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外资股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系.以公司规模变量、协议转让规模、盈利能力、财务杠杆、目标公司是否拥有配股资格为控制变量相应建立分析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在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议要降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私有收益,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加第二到第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第一大股东形成制约作用;二是积极引入法人股、外资股,增加社会公众股,降低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改善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控制权协议转让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前一直是上市公司并购的基本形式,要约收购仅是辅助手段。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由于现行法在定价和审批等方面的限制,协议转让受到严格限制,导致股改后我国控制权市场面临空缺,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丧失,公司并购裹足不前。未来应当对现行规则进行改革,建立起以协议转让和证券商报价制度为特征的控制权协议转让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在现代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中,由于股权分散及搭便车问题的存在,股东在其和经理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大股东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因而对公司股权结构的研究,特别是对大股东在公司治理结构中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研究,从一个角度揭示所有制意义上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控制权市场在交易主体的行为特征、交易动机和价格形成机制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完全不同于发达证券市场上的某些特征,可能会冲击国内很多经验研究的数据基础.由于上市公司股权处于分置状态,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有的股份无一例外都是非流通的法人股股份(包括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和社会法人股),因此只能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本质上是协议转让的法人股市场.本文中,我们将公司控制权转让定义为第一大股东发生变更.  相似文献   

20.
马骁  魏晓平  孙琼 《会计之友》2008,(29):107-108
本文通过对2006年和2007年控制权私人收益对比分析发观,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和股权改革的完成,上市公司股权转让事件急剧下降,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大小也得到有效降低。这说明新会计准则和股票全流通有效改善了公司的外部环境,增强了广大投资者的保护,降低了控制权私人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