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宣布首次发行公司债时的公告效应,研究发现:把公告日前后整个事件窗口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首次公司债的发行公告对股票价格并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如果以公告日为分界点,分别考察公告日前后的市场反应,公告日前后股票价格分别有正的市场反应和负的市场反应。公司债期限和相对发行规模对公告日前的CAR有显著影响;公司债券期限、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比、长期负债比率与对公告日后的CAR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主要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公司债发行的公告效应和对公司实际业绩的影响。公司债发行对公司股票价格和公司业绩的实际影响到底如何?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结论。随着我国公司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研究公司债发行对公司实际业绩的影响将是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盈余信息市场反应的角度,研究了XBRL财务报告这一会计信息标准化措施对资本市场信息反应效率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盈余公告后股价漂移现象,但与大多数研究结果不同,在2007~2011年期间的盈余公告后股价漂移现象存在熊市特征:在此期间,与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未预期盈余为负的股票价格向下漂移;而与大多数研究结果不同,未预期盈余为正的股票价格也向下漂移。同时研究还证明,XBRL财务报告的强制披露显著降低了盈余公告后的股价漂移程度,提高了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择2007~2016年首次公开发行公司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试图考察股价崩盘风险对上市公司是否发行公司债、债券契约要素以及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股价崩盘风险越高,上市公司越倾向于选择发行公司债;(2)选择发行公司债的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高,则公司债发行规模越小、期限越短;(3)随着股价崩盘风险的提高,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公司债的融资成本也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股价崩盘风险的提高同时导致了权益资本成本更大幅度的上升,上市公司选择公司债融资仍然有助于降低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股票和债券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丰富了公司融资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数字技术投资对数字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其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依然没有获得普遍共识。本文运用网络爬虫技术和事件研究法,以2010—2018年发布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5种新兴数字技术公告的21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数字技术投资公告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技术投资公告对企业市场价值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其中,[0,+1]事件窗口期的影响最大。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数字技术投资公告会引起显著不同的市场反应。除此之外,不同行业属性、企业规模和产权性质公司的数字技术投资市场反应也有显著差异,IT行业、大公司以及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值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6.
范涤 《财会月刊》2017,(7):120-128
以沪深A股市场的1283家上市公司2009~2015年发布的季度盈余公告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方法,研究了媒体关注度、媒体情绪与资产价格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告日前,媒体报道的数量可以影响公司信息披露的程度;媒体报道数量的增加,仅仅会对盈余水平高的小组的即期反应造成显著正影响,对其滞后反应造成显著负影响;从报道情绪上来看,正面情绪的增多会造成资产价格有正的即期反应和负的滞后反应,负面情绪的增多仅仅会造成低盈余水平组有负的即期反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沪深两市2000~2011年间74家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导致的异常收益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发行公告日当天标的股票的异常收益显著为正;公告日前30天的累计异常收益也显著为正。市净率越高的样本,其股价的累计异常收益越大;作为一种风险因素,投资者异质信念在可转债发行公告日前后影响标的股票的收益,即投资者的信念差异越大,投资风险越高,标的股票的累计异常收益也越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公司债券(第三期)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研究法对其发行公司债的公告进行了研究。文中分析了中石油发行公司债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公司债券发行市场环境和发行时间窗口选择,以及发行公司债票面利率的选择这些问题。本研究将有利于对中石油债券发行设计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对发布财务重述公告的上市公司在公告日前后的市场反应进行了检验,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重述公告引发的市场反应的差异。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具有显著的负面市场反应,且不同类型重述公告的市场反应各异。由收入确认问题引发的财务重述,其负面市场反应大于由其他问题导致的财务重述的市场反应;当重述公告涉及范围广、重述发起人为外部监管机构、重述涉及核心会计指标以及重述导致盈余调减时,其负面市场反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2006—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企业首次发行债券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水平。研究发现,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债券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发行债券通过建立替代性融资渠道缓解融资约束,延长整体债务期限,提高信息披露水平这三个路径来提升企业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企业后续发债行为后,公开发行债券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仍然存在;相比于公司债,企业首次发行债券种类为中期票据和企业债时,企业创新水平提升更显著;企业首次发行债券时,债券信用评级越高、发行利率越低,对于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越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债券市场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为企业创新发展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来自债券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选取财务重述对市场造成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选取(-200,-6)为估计期,分别计算每支股票的日超额回报率,并对所有样本的日超额回报率和累计超额回报率进行单样本T检验,以研究财务重述的市场反应。研究结果证明,财务重述行为发生前后较短的事件窗口期内,市场会做出显著的负面反应。且更正公告和传递坏消息的财务重述公告会给市场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补充及更正公告、传递消息性质不确定的财务重述公告会造成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而补充公告和传递好消息及无影响消息的财务重述公告不会给市场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以2008-2010年上市公司的兼并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对不同交易特征下的并购财富效应进行分类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总样本存在提前反应,并产生积极的公告效应,但其股东财富效应在公告日后并未显著增加;股票支付公司在整个事件期内的股东财富效应显著高于现金支付公司;资产收购公司在公告日后的股东财富效应显著高于股权收购公司;关联并购公司在公告日前和公告日后的股东财富效应分别显著低于和高于非关联并购公司.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担保公告的信息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回顾及中国资本市场特殊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担保公告的市场反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发布担保公告日前后出现显著为负的累积非正常报酬。研究中我们按担保方式、担保对象对担保公告进行分类,发现不同的担保公告蕴含不同的信息含量:互保、单向信用担保、非关联方担保这三种担保的市场反应为负;而具有反担保措施的担保公告市场反应为正;对于关联方担保,市场没有显著的反应。  相似文献   

14.
《财务与会计》2008,(6):47-49
主持人:股权再融资是公司上市后进行再融资的一种方式,一般有配股和增发两种。从理论上讲,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应该能够增加公司价值,但大多数研究表明,股权再融资的市场反应是负面的,即公告后股票价格下跌,实施后长期业绩较差。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2006年5月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选取了A股市场中小板块企业2007、2008、2009三年的相关数据分别作为牛市、熊市和对比平衡市的数据样本,对现金股利"心理账户"效应研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在牛市的时候,市场对现金股利预案的公告做出了显著的消极的反应;在熊市的时候,市场对现金股利预案的公告也有显著的反应,但是显著性有所下降;在2009年平衡市的时候,市场对现金股利预案的公告作出了显著的积极的反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沪、深上市的浙江82家企业为样本,用事件分析和多变量分析检验了CAR对公开的财务信息敏感性和敏感的指标,从而分析和研究了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相关性、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和披露信息的可靠性等问题,研究发现,股市中样本股虽然存在着显著的超常收益率,但CAR对财务信息的反应不明显。这一研究为探讨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和正确估算企业的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特征提供了有用的线索和资料。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001年4月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最终成功发行可转债的7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其首次公告可转债发行议案为公告日,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对其公告日前后超额收益率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可转债发行公告具有显著负的股价效应,这种负的股价效应在"清洁样本"以及"股改前样本组"表现得更为显著.这说明了上市公司在公布可转债融资公告的同时,释放的"好消息"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可转债发行负的公告效应;佐证了股权分置改革在一定程度减少了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基于Longstaff和Schwartz的公司债定价模型,从信用风险度量的角度对我国中期票据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表明:股票市场波动率、无风险利率、利率期限结构的斜率等结构化模型变量对中期票据信用利差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基于低频数据的流动性衡量指标在模型中不显著。引入宏观、发行主体和债券构成要素等因子后的回归结果表明:产出指标、债券评级与信用利差负相关;债券新增供给量、久期及发行主体的权益乘数与中期票据的信用利差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澄清及时性、澄清态度和澄清内容准确性刻画澄清公告可信度,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澄清公告可信度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澄清越及时,澄清态度越肯定,澄清内容越准确,澄清公告的可信度越高,市场反应越大,市场对利好消息的可信度有更显著的市场反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2005年5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中国A股上市公司可转债预案公告的101个样本,结果显示预案公告效应显著为负,但全流通股样本的预案公告效应为正,这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对60个可转债发行公告样本的研究表明,中国可转债的发行公告效应显著为正,这与英美市场完全不同,其原因可归结为股权分置改革及《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的实施。本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可转债发行公告的股价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通股比例和股权集中度有力地解释了预案公告的负效应,与预案公告效应正相关;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和股权稀释度是发行公告正效应的显著影响因素,与发行公告效应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