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趋势及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近年来不断升温。2005年,随着大型中央企业和银行股登陆海外.中国优质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表现愈加引人瞩目。与此同时,关于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利弊之争也成为业内的热议话题。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海外上市现象背后,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不客忽视。为指导企业海外上市,规避上市风险,特登《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趋势及风险分析》一。[编按]  相似文献   

2.
叶湘榕 《商业研究》2004,(13):69-71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已走过十年历程。十年的海外上市路并不平坦,中国企业屡受挫折而又屡次掀起海外上市的高潮。从市场表现、融资效果、融资区域分布、上市企业结构特点、上市方式等方面分析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现状,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融资理念存在误区、企业素质未明显提高、上市企业整体业绩不佳,不被国外投资普遍认同、融资能力不强等。  相似文献   

3.
《商》2014,(12):17-17
随着配套政策的逐步完善,IPO重启已指日可待,资产优良的内地企业可望顺利通关上市.但仍有一些企业主动放弃这一机会转道海外上市。内地房地产、互联网及部分科技企业热衷于海外上市的现象,引起市场人士的疑惑和担忧。  相似文献   

4.
何铭宇 《新财富》2006,(2):18-20
股市的持续下跌.导致增发、配股等必须以股价为参考的再融资体系的价格重心下降,而可转债属于债券,并不直接牵涉到股价且发行量大,尤其是定向发行可转债的方式,可以直接避免让二级市场“失血”,在再融资恢复后将更受企业原股东的欢迎。对于符合内地企业海外上市规定的企业来说,如果等不及国内的融资排队,也完全可以通过在海外市场二次挂牌的方式,通过定向发行可转债进行再融资。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特别是近两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增长速度较快。那么,国内同样存在着资本市场,为何大批企业纷纷远赴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筹资呢?  相似文献   

6.
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IPO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德控股”登陆纽交所,为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IPO画上了一个令人关注的句号。2005年的中国企业海外IPO数量为70家,较2004年减少了约14%.但筹资金额约为212.3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了约90%。建行成功在香港IPO募集资金超过92亿美元(行使超额配售权后数额),成为香港证券市场有史以来单一IPO集资额的最高纪录,也是5年来全球最大的IPO项目。由于建设银行成功上市.使得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平均IPO数额大幅上升。自2003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IPO的融资额已连续三年远远超出境内IPO的融资额。2005年深沪两交易所发行15只新股共募资57亿元,约6.84亿美元,是1997年以来首发募资额最低的一年,比2004年减少了约35.86亿美元.而同期海外IPO的中国企业筹集资金比2004年增长了100.79亿美元。而且2005年海外新上市的公司数量是国内的4倍多.筹资额约是国内的31倍。2006年仍有相当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到海外上市.因此总结和研究2005年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最多的香港、新加坡与美国三个资本市场的不同特色.并结合2005年三地新上市中国企业的统计数据对三个资本市场进行了比较。对拟赴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海外上市之德国证券市场股票上市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力军 《财贸研究》2006,(6):125-129
中国企业在海外证券市场的上市不仅能够拓宽融资渠道,而且促进了这些企业按照国际市场规则进行经营,也有利于国内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和海外市场的拓展。但是,企业选择上市地点,涉及上市地法律环境、上市公司自身资质等多种因素。因此,中国企业对海外上市地点的选择,应当综合考虑上市的成功基础、上市成本以及维持挂牌的后期资金和技术成本等,尽量降低发行风险和成本,以期最大可能地取得海外融资成功。  相似文献   

8.
截至目前,我省共有48家企业实现海外上市,共募集资金43.5亿美元。我省企业海外融资呈以下特点:一是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苏南地区共有42家企业在海外上市,占全省海外上市企业的87.5%,其中,南京市12家,苏州市8家,无锡市16家,常州市4家,镇江市2家;苏中、苏北地区分别有3家。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内地企业登陆海外股市。不可否认,不少中国公司都通过海外上市受益匪浅,但也不乏值得吸取教训的个案。鉴于跨国公司主动申请退市的案例越来越多,业内人士提醒说,中国企业谋求海外上市千万不可盲目,到海外交易所上市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固然诱人,但更需综合考虑上市当地的潜在投资群体以及监管环境等因素,免得走弯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众多境内优秀企业到海外资本市场融资上市,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共有81家企业实现海外上市,共筹资204.9亿美元,2006年分别增加到86家和44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海外资本市场先后对中国企业敞开大门,中国企业通过海外上市,不但可以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还可以提升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品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适合海外上市,本文通过对几个主要的海外市场的上市条件进行对比,比较海外上市与本土上市的优势、劣势,分析了我国企业境内外上市的最佳选择,为我国中小企业境内外上市地点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内地每年通过券商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在A股市场上市的企业家数超过1000家,而每年能够批准上市的只有约80家,通过率不到8%。这无疑粉碎了很多企业的上市梦想,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目光放到了海外,上市门槛相对来说较低的新加坡交易所是他们的选择之—……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是否会影响企业国际创业海外市场选择是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文章在相关文献基础上,以国际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为研究视角,提出相关假设,并以京津地区中小国际创业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利用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进行国际创业机会识别对企业海外市场运营绩效影响显著;对海外市场目标国的选择虽然不受地理、文化及心理距离影响,却受语言距离显著制约;同时企业年龄及企业家从业经历也成为利于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进行国际创业机会识别的显著影响因素。本文研究结论将对企业家或创业者海外市场商机获取方式及海外市场选择战略规划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刘猛 《新财富》2005,(4):94-95
2004年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叉一个高峰年,境外上市筹资额约为国内的2.6倍。据统计,2004年有84家中国公司在美国、香港、新加坡等证券市场上市,总筹资金额高达111.5亿美元,而中国内地证券市场2004年首发筹资额仅为44.71亿美元,创下自1997年以来酋发融资额的最低点。大量优秀企业海外上市,使得国内证券市场边缘化和空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完善外资并购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出台,将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企业海外上市的冲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近年来不断升温。2005年,随着大型中央企业和银行股登陆海外,中国优质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表现愈加引人瞩目。与此同时,关于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利弊之争也成为业内的热议话题。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海外上市现象背后,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不容忽视。为指导企业海外上市,规避上市风险,特摘登《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趋势及风险分析》一文。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企业海外上市与公司治理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大量企业选择在美国、英国、香港、新加坡等海外市场上市融资,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市场较为发达、融资能力较强,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也较为完善,治理标准较为严格,我国企业到这些国家或地区上市,面临的是比国内更强的治理约束环境,这将对于改善中国企业的治理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分析海外上市对于改善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的作用,并对企业海外上市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伟 《大经贸》2006,(9):12
种种诱惑,让企业家以为海外的聚宝盆触手可及,而脚下的障碍变成透明,摔交成为了理所当然。 障碍一:公私不分 民营企业通常延续家族制企业的管理模式,即使改制上市成为公众公司后,也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完善治理结构,尤其是内地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忽视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准则,历史档案资料混乱,其账目的可靠性一直受到市场质疑。由于缺乏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历史财务资料,以致境外投资者无法接受内地民企的盈利情况。这些都是内地民企海外上市中遭遇困难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8.
倪青山  彭涛 《商业时代》2007,(1):29-29,83
国内很多中小企业试图通过海外上市获得资金支持。而美国资本市场反向收购由于其时间短、成本低、成功率高等特点,越来越受青睐。本文通过详细介绍美国资本市场反向收购的相关知识,以期为国内企业海外上市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新财富》2006,(9):41-41
后股权分置时代资本市场将有哪些深刻变革,企业可获得什么机遇,上市选择本土还是海外;萨班斯法案实施带给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哪些严峻挑战,怎样准确应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与并购的环境如何,借助资本市场能否获得捷径;海外资产怎样监管,如何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如何利用资本市场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股票期权等激励约束机制为何成为日益重要的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了我国未来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目标,要求“在统筹考虑资本市场合理布局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而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也渐渐成为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研究海外相对成熟证券市场股票上市的法律要求和上市许可程序,有助于我国企业增强对海外市场的认识,避免海外盲目上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