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利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1978~2004年的数据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分析,在大多数年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引致效应;从结构上分析,政府投资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从1998年开始,政府消费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引致效应;政府转移性支出在大多数年份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引致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分类回归树(CART)方法,根据中国地方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差异将中国31个省(市、区)分为两组,分别对两组区域进行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政府支出增长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在第一组区域具有显著的引致效应,而在第二组区域则表现为挤出效应。在第一组,农业支出、政策性补贴和政府消费的增长对居民消费具有较大的正向影响,但只能在当期发挥作用;在第二组,则是基本建设支出和科学技术支出的增长显著促进了居民消费,且显示出较好的持续性。应根据不同的区域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有效拉动居民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3.
基于消费跨期最优化框架,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及私人消费支出与政府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对中国数据的分析表明:短期内,李嘉图等价不成立,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呈互补关系,即政府支出增加将导致居民消费增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短期内是有效的;长期内,政府支出将完全挤占居民消费支出,因而支出政策不宜用于实现政府的长期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4.
政府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用Eviews软件对教育投资额与GDP进行相关关系分析,认为:政府教育支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政府教育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投资和消费资金的一部分,并且政府的公共教育支出通过产业的关联性和乘数效应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增长;二是从长期来看,政府教育支出作为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大大地提高劳动力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这必然导致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从而对宏观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居民消费增长仍相对滞后。此外,一些社会民生方面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显露。文章运用我国2007—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静态面板模型与动态面板模型,分别从总量和结构两个角度出发,检验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主要来自于人力资本投资支出与社会环境支出。针对现阶段我国民生性财政支出及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我国应加大财政向民生倾斜的力度,优化民生性财政支出结构,以及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相似文献   

6.
7.
本文构建研发增长模型分析政府科技支出和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从理论上证明二者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之后利用中国284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地方政府科技支出和教育支出能够促进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在支出后的第3期才会有所表现。(2)地方政府科技支出主要通过增加科技知识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且作用渠道为促进技术进步,而教育支出主要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且作用渠道为提高技术效率。(3)地方政府科技支出和教育支出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存在双门槛效应,当全要素生产率介于0.916 2和1.083 4之间时,地方政府科技支出能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但效果并不明显,而全要素生产率上升至1.083 4时,提升作用将发生跳跃式上升;教育支出具有相似的门槛效应特征,相应的门槛值分别为0.931 7和1.232 0。(4)地方政府科技支出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教育支出规模作为基础,当教育支出规模高于178 599.295 0万元时,科技支出才会表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9.
10.
近年来,中国政府消费支出的绝对规模在不断上升,而其占GDP和政府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有下滑趋势。政府消费支出中社会性消费在逐年增加,政府自身消费在逐年减少,但政府自身消费仍占有较大比重。政府消费支出城乡结构的不平等程度较大,东部地区政府消费支出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的政府消费支出水平最低。中国政府消费支出的偏差导致居民消费不足,结构错位,进而成为宏观经济结构失调、社会不平等程度过大的因素之一。矫正中国政府消费支出的政策取向应有一定的针对性,要合理定位目标,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并完善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门限面板回归模型对我国1978~2008年间29个省份(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政府消费性支出在促进私人消费和带动内需上是否存在Armey曲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该命题在我国并不成立,即政府规模扩张并不会导致政府消费对私人消费挤入(促进)效应的大幅度下降或者逆转.其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规模高于17.74%的省份(市)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如青海、宁夏、甘肃、陕西、新疆等地),这些地区和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而与私人消费呈互补关系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相对较为匮乏.政府消费规模扩张并不会直接导致政府消费与私人消费替代效应的进一步凸现,从而使得两者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保持互补关系,这同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张锡涛  张迪 《价值工程》2009,28(5):156-158
近年来,由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增长相对放缓,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消费持续低迷,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进一步扩大内需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1990年至2007年消费收入数据建立模型,从而得到上期收入、上期消费以及本期收入对本期消费的影响,并对近几年农村消费增长率的变化进行原因分析,同时提出刺激消费增加收入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已严重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及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构建一个功能完善、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都对重新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是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检验标准.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4.
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已严重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及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构建一个功能完善、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都对重新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是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检验标准.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5.
宏观经济变量与股市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设计了宏观经济变量与股市的传递途径模型,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初步得出了影响股市的主要经济变量与股市的相关关系,以度量宏观经济变量变动对股市的影响幅度和方向。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方法,统计出各种类型的政策对股市的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原理,构建了政府、科技型中小企业与民间资本投资主体的三方混合战略博弈模型,计算了博弈各方实现最大化效用时的均衡状态解,并进一步分析了在各方博弈过程中相关因素对均衡状态的影响,发现对违反法规的处罚力度、政府的监督成本及监管有效度、政府的资金支持程度等因素都会对博弈的均衡概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调查数据,对模型推导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支持了相关结论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董事会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重要的制度安排,其存在可以减少公司的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的价值。本文利用1999年沪深两地新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对董事会结构和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目的是发现影响公司业绩的董事会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方城市环境治理财政支出效率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持续的环境污染制约着城市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城市环境的公共品特征需要地方财政的大量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因此提高环境治理的财政支出效率是解决目前财政投入资金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对我国地方城市环境治理财政支出效率进行了评估,并实证检验了影响财政支出效率的环境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环境治理财政支出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转型期技术进步影响因素及其阶段性特征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技术进步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又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力.本文运用1978~2006年省区面板数据,基于DEA方法测算我国的技术进步效率,并对我国经济转型中技术进步影响因素及其阶段性特征予以分析,结果凸显出以1996年为分界点的阶段性特征.数理模型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进步的发散趋势较为显著,中国经济亟待从技术模仿向技术创新转型,结论从理论上支持转型时期技术创新支持经济增长战略的制定.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